第一百八十四章 难堪的对峙(1/2)
陈隆之转过身,目带泪花,伸手扶住王夔壮若牛背的肩,有感而发:“大宋有王大人这样的官,有简州这样的百姓,何愁北虏不去?何愁失地不复?本官到了这里,看到这番景象,更坚定了北上成都府的决心,王大人也不必守在这简州了,即刻点起人马,随本官北上,替我光复汉州吧,简州我另择人来替。不过汉州在成都府以北,靠近利州边陲,责任重大,风险万分,王大人可愿意?”
王夔被感动得热烈盈眶,他是个坚定的主战派,骨子里就流着澎湃到极致的血,因为性情粗犷到不像个读书人,本不大受前两任制置使的待见,一直窝在没有油水的简州好多年,今日得遇同样热血的上官陈隆之,如久旱逢甘霖、迷途遇知音,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于是“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叫道:“愿随大人效死!”
“好!”陈隆之把背后猩红的大氅一撩,豪气干云的迎风伫立于城头,按剑低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北虏不退,我陈隆之誓不南返。”
城池之下,被烧成灰烬的房屋中间的官道上,一队队宋兵络绎不绝的徐徐向北,“宋”字大旗在六月的流风中猎猎飘扬,勾勒出一副雄壮的军旅图。
陈隆之北上,除了调走守川东的两万兵之外,还广发檄文,调各地蛮兵助阵,整个四川南部东部,山林间都有蛮部应征而出,或三五百人,或一两千人,因为大的部落在赵彦呐时期就已经被挑走了人马,剩下的凑一凑,加起来也不足一万,还是五颜六色的拼凑而成,也打着各式旗号,跟随在宋兵后面。
而同一时间里,制置副使彭大雅却在恭州府城头指挥着大批的民壮加固城池,一车车从附近山上开采下来的石头被推过来,由石匠们微微雕琢,打造成条石,再一层层的砌在夯土所制的城墙上,将泥土城墙改造成更加坚固的石头城墙。
彭大雅反对陈隆之的北进,倾向于在川东一带构筑山城防线,二人政见不同,谁也说不通谁,干脆各干各的。你带兵去成都,我留在恭州,两不相干,相互看不到乐得清静。
在这嘉熙元年的夏日里,湿热的天气成了宋朝最为有力的武器,被暑气和四川特有潮湿折磨得疾病横流的蒙古大军不得不败给了自然规律,他们纷纷北返,都元帅塔海带着抢掠而来的人口和财富退回了利州以北,川中一带成了大片真空。
趁着蒙古人回师北方避暑,制置使陈隆之率军北上,一直推进到了成都府往北两百里的汉州,距离蒙古人据守的剑阁不过咫尺之间,形势大好,整个蜀中战局有了反转的迹象。
不过,真正身处局中的人都知道,这是假象。
蒙古人的退走,不是被大宋官兵打跑的,而是自己走的,走得从容不迫,走得潇洒自如。
基本上川北的所有易守难攻的隘口关卡,都被蒙古人捏在手心里,随时都可以大举南下,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吃罢早饭之后纵马提刀,一日疾驰数百里,晚上就能在成都城头下耀武扬威,跟在自家草原上一样自由。
所以陈隆之在给枢密院的报告中指出,虽然大半个四川重新落入大宋手中,但“反复不过一念之间,蒙古人可随心所欲,旦夕入寇。臣居成都,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祈盼暑气长久,北虏停留北地的时日悠长,多留时间给四川备战。”
四川战局,处于一个微妙的僵局中,这个僵局的产生,完全是天气和蒙古内部的权利斗争造成的。
所以清醒的陈隆之表面上气壮如牛鼓舞着四川军民重建城池、一副大宋又打回来了的气焰,暗地里,他其实很忧虑,很担心。
他派出去散向四方的使者,快马奔向各处,主题只有一个,要钱要兵!
就地招募的兵马也在加紧训练,但这些农夫盲流能在战场上做什么,只有天知道。
其中还有一个插曲,彭大雅也没有闲着,在到处修城,修城筑城同样也需要钱,这样一来四川赋税虽然没有上交朝廷,但两人都不够用,还发生了互抢对方银车的恶劣事件。
这样一来枢密院就不能继续装哑作聋了,不得不委派京湖制置使孟珙兼任四川宣抚使,过来调停了一番。孟珙在襄阳也有一摊子事,自然不会在这边多做耽搁,把两人训了一顿就回去了,还留了点人马给势单力孤的陈隆之。
陈隆之和彭大雅消停了一会,但文人看不惯一个人就一直看不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埋了种子发了芽,逐渐成长,将会成为影响四川大局的危险炸药包。
于是,当远在大理的长孙弘也接到一份陈隆之的书信时,也就合情合理了。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大理四季如春的气候令人在午膳饱食后有种昏昏欲睡的懈怠感,城内的街道上零零散散的没有几个行人,就连蹲在铺子门槛上招揽顾客的小二们也有气无力的懒得招呼,他们的心情就跟门楣上因为没有风而软哒哒低垂着的旗幡一样,充满了倦怠。
不过这种懒懒散散的气氛随着街道越往北走,就越淡薄。靠近城北军营,一队队挺胸昂首的军兵开始频繁的出现,这些兵很是矫健,出则成列入则成行,走路时迈着一种整齐划一而在以往的大理兵身上从未见过的步伐,甩手甩脚的很精神,令人一看就不自觉的感到一股阳刚气。
“听说这叫齐步走,是石门蕃参军后入门必学的功课,光是练这一项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