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杜家岭(1/2)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杜文晋心中猛的一跳,突然想去老族长去世时念叨过,他本是琅琊古郡人士。不会就是这个杜家岭吧?
“丁江北,这里属于津卫郡,还是琅琊郡?”
“侯爷,是琅琊郡。这里还没过浑水江,要过了浑水江才算津卫郡地界。浑水江以河为界,河南南北两岸说话都不一样,南岸多种榆,北岸则多柳,一眼就能分的出。”
杜文晋点点头,他杜家的家徽里就有榆树叶儿,看样子这个杜家岭还真有可能是自己的祖籍地。
既然已经来到这里,怎么说也得去看看,于是道:“传我军令,我军自此地向东行进,目的地,杜家岭...”
杜家岭,庄如其名,就是坐落在一个土丘顶上,全村二百多户人家,庄子多数人都姓杜。整个村落都被高大的榆木包围,远远望去就像墨绿的大蘑菇般矗立在平原上。走的近前,树隙间红砖白瓦别有一番韵味。
雨下不停,村子前面有几个顽童带着苇笠在踹泥巴,不时还有家人的呵斥声。杜文晋的队伍刚出现在雨幕里,那些大人便发了他们,也不顾淋湿衣服,慌忙跑出来各自拉着孩子跑回家。
五百铁骑金戈进村这还是杜家岭头一次,尽管杜文晋早有军令,不得骚扰村庄。庄子里的人还是被吓的不轻,纷纷锁门闭户不敢出来。
“老乡,有人吗...”
杜老三沿街喊了几声,半天出来一个老头。老头扶拐,走路颤巍巍一阵风就倒,身后还有一个黑脸愣头青年撑伞,二人慢腾腾走了过来。
“小老儿杜德先拜见各位军爷!”说着,老头就要下跪。杜文晋轻手一抬,无形劲力将老头又托了起来。
老头吃惊不敢乱说话,杜文晋道:“老伯莫要害怕,我们不是坏人,只是雨大想要寻个地方避避雨,等到天好了我们就走。”
看这些军士模样确实狼狈,再看领头的杜文晋一副眉清目秀模样,也不像坏人。老头松了口气,“各位军爷不嫌弃,就去我族学堂里歇歇脚吧。”他还真不敢把这些当兵的往家里领,万一是引狼入室怎么办。
杜家岭的学堂建在村后,一连排高大的空屋只放了些桌凳。今日大雨,教书的先生和学童没有来上课,倒是很适合安置这五百人。
杜文晋进屋,老头找出一条布巾给他擦脸。杜文晋道了声谢却没有去接,微一运功,身上亮起无数微弱电芒,霎那间雾气腾腾,只是片刻功夫,全身衣服尽是干透。
其他众人也有模学样纷纷烘干身上的衣服,原本还干干净净的学堂里顿时飘满了水雾,弄的似同仙境一般。
老头心中惊骇,还当遇上了天兵天将,心中惊喜莫名,只以为是杜家岭祖宗坟上冒青烟,天神下凡路过杜家岭。激动道:“各位仙人,小老儿这就回去叫族人们送宴席来,各位仙人稍待...”
“哎,老伯不要麻烦了...”杜文晋忙阻止道。
老头哪里能答应,不伺候好了天兵天将杜家岭怎么能发达起来,杜家子孙怎么能昌盛?
也不知道自哪里来的力气,老头拄着拐杖走的飞快,眨呀就与愣头青年消失在雨幕中。
又过了小半日,大雨开始变小。村里出来一群手提食盒的村民,也有抱着酒坛的,大人孩童足足上百人。
“各位大仙,我们准备了些酒菜,各位大仙不要嫌弃,将就着吃些吧。”老头道。
众人淋了半夜的雨,身上的干粮早就湿透了难以下咽,现在闻到饭菜的香味顿时觉得腹中饥饿。只不过杜文晋早就有令在先,现在也不敢伸手去接。纷纷看向杜文晋。
杜文晋无奈点了点头。众人一声欢呼,纷纷接过村民手中食盒,放在地上胡吃海喝起来。
从村民衣着来看,这里的日子还算富庶,不少半大小子都挺壮实。杜文晋想了想自须弥石中拿出一个锦盒,交给老头杜德先。
“老伯这里有盒回气丹,你拿回去给大伙分了吧。”又细细叮嘱了用法用量。
村民们见杜文晋手上一闪,手中便多个一个锦盒,俱是惊呼出声,纷纷拜倒在地。老头杜德先满面红光,颤巍巍打开锦盒,里面是百十颗银光闪闪丹丸。
丹丸阵阵清香散发开来,众村民闻了顿觉好使吃了人参果,精神大振。
“这是仙丹!”
老头杜德先忙将锦盒合上,小心收在怀中。想要再给杜文晋行礼拜谢。
杜文晋哪能让他给自己行礼,依照杜家辈份,这老头还算长自己一辈。
“老伯,请问你们庄子里以前有没有个叫杜一川的人?”
“杜一川?”
老头杜德先皱起眉头,仔细思索起来,半响摇了摇头道:“小老儿不记得有这么号人...”
杜文晋略感失望。想想也是,杜一川是一百多年前离开的琅琊郡,就算这个老头的父亲也未必能知道,况且杜一川也未必就是这个庄子的人。
一直站在老头身后的愣头青年突然道:“族长,那个杜一川我在族谱上见过,不就是年前村头去世的杜仕福的亲大伯吗?”
老头杜德先恍然,“我记起来了,仕福老叔早年是有个亲大伯的,据说出海寻仙去了。怕是得有个一百多年了,我还是听村里老人说起过的...”
还真有个叫杜一川的?再说起出海寻仙,那看样子是错不了了,杜家岭应该就是自己的祖籍所在。杜文晋站起身来,拿过一把雨伞,闪身出了学堂。
细雨蒙蒙,杜文晋围着杜家庄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