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新华书店偶遇(1/2)
历史车轮,缓慢而执着地向前。
85年,全国开展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加快推行厂长负责制,促进企业由单纯生产型向经营开拓型转变。93年国家持续推进国企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速企业市场化运营。这场改革,历时八年推进,对绝大部分员工来说都是艰巨挑战,毕竟要从一直以来已经形成的固有观念思想中跳脱出来,不断颠覆自我,超越自我,要告别不患寡而患不均、吃不饱饿不死时期,还要承担失败潦倒的风险,不是一般人能揽的瓷器活。
陆归申,生于建国后50年代,幼儿时处于人民公社阶段,靠着大锅饭,即使在经济最困难时期也顽强生存下来;少年时随父母知青下放,在农村劳作不忘读书学习,经历过十年动乱,尽管曾年少轻狂,所幸未犯大的错误;青年学成毕业,又赶上改革开始伊始,包分配进入当地一所中型国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多次走南闯北,纵览大好河山,也算是有文化、有眼界的人。
正如一枚硬币也有两面。如果陆归申没有读书学习,那么他不会看到社会变革的危机,产生较大的忧虑,从而想转换赛道,摆脱困境;如果他枷埃但是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运气好进入一家成功转型的国企,那么也能熬到退休,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也能一生平安,安享晚年。
可惜没有如果。他看到了危机,却没有能力力挽狂澜;他想退步,好运从未光顾,原来离职的国企还试图请他回去,可惜在他犹豫期就宣告破产清算。
很多人都很怕第一次,但有了一,二也就很容易过。陆归申第一次主动辞职,纠结很长时间、反复思量,最终狠下决定,可惜运气太差,调动未尽人意;第二次辞职,考虑时间很短,执行很快,因为本来就是将就,所以舍弃也并不可惜。
曾有人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这句话不完全对。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正向的情感激励会让人更加走向成功。
本来就处逆境,失败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每失败一次,重新站起来的压力就增加一倍,付出的成本更高。
陆归申当时并不清楚,可能也不在乎,依然天真地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去应对扑面而来的挑战。
90年代,劳动力并未形成规范、统一、有序市场,大量下岗失业的国有职工都是自谋生路。陆归申在离开小厂后,只能继续拜托亲朋好友推介工作,同时经常跑职介所。
都说一个皇帝还有三个穷亲戚。但是有穷亲戚,不代表能遇到权贵富豪之人。那时贫富分化才刚开始,人们的圈子还是同阶层的人比较多。陆归申的亲戚都是工厂小工人,官最大的是技术员班长,对于走行政管理路线的陆归申而言,介绍的工作真没几个对口的。
一天不着急,十天还可以等消息,一个月过去真的坐不住了。
“老陆,现在单位都不缺行管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他们单位车间找了一个岗位,实在不行,咱们就从工人做起哈,不都说工农兵,工人排老大呢。”沈敏劝慰道。
虽说还有一点积蓄,但是大老爷们整天待在家中无所事事,时间一长,人不会变懒,就会废掉。陆归申真不习惯这样颓废的生活,也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抽了几根烟后,掐灭了烟头,“我去。”
“行。咱俩一起去和我弟说。”沈敏非常高兴。
“等等,”陆归申叫住了沈敏,“把那条大前门带上。”
这段时间,虽然陆青芽的成绩相对稳定,但她的内心并不平静。每天看到陆归申和沈敏忧郁的脸庞,都觉得心上好像被压了一把重重的锁。她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但也不知道怎么去化解这样烦闷的心情,只好将精力全部用在读书上。
为了不籍,并做摘抄笔记。
那时真是新华书店的黄金时期,一个城中心,五公里内开三家分店,还非常火爆,人们对知识渴求异常热情,书店内常常摩肩接踵,人们抚摸书皮就像触碰心尖上的珍宝,一页页翻阅,浸润着那份很多,陆青芽不敢随心所欲地翻看,在《诗经》、孔孟学说、《战国策》、《史记》、《西游记》、《红楼梦》等书上依依不舍的抚摸过,最终还是挑选了一本新版的新华字典,默默回想林丹霞发放的新旧堪校说明,翻到那几十页,静静抄录起来。
一抄就是半天,滴水未尽。按着小腹,肚子饿的咕噜响。早晨喝了一碗粥,消耗一大,不顶饿了。头有点晕,眼前发黑直冒星星。
陆青芽赶紧合上书,拿好笔记,准备回家。
这家新华书店占地面积很大,有1000多平,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十字街口。有四个出口,寓意四面通财,笑迎八方来客。
陆青芽头晕时,看见出口就径直走了出去。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向四方道路,当即就傻眼了。四条路都是繁华街道,每条路上门面房都很多,经营的东西同质化很严重,80都是衣服店和文具店。
她不记得自己从哪个入口进来的,也没在意入口在哪条路上。站在路中间,来回看向四条路,觉得每条都像是通往回家的路。
那时道路命名并不规范,仅有名称,路牌上不标注东南西北。
她说不清自家的地址,因为是城郊结合部没有路牌,只能寄希望找到通向荣里小学的道路方位,然后顺藤摸瓜。
“你好,请问从这里到荣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