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恢复的凉州(2/3)
为敌的董卓也没有兵力袭扰河东,所以说河东是最好的俘虏安置地。马腾投降之后,处理俘虏的问题也就走上了台面,其实在西凉士卒方面,刘泰并没有过多犹豫,更没有去想西凉士卒跟随董卓多年犯下的罪行,刘泰明白,身为卒者,没有任何人权可言,将领要其如何就如何,很多罪行不应该怪在他们身上,如今北疆既然已经为其脱离了董卓的魔掌,怎又能以歧视的行为对待这些西凉士卒?
在处理西凉俘虏问题上,刘泰可以说破例给了很多很多好处,为的就是使得这些曾经董卓麾下的侩子手,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经过多年的战乱,凉州可以说已经是十室九空,大部分郡县人口少的可怜,青壮更是稀有动物。
众所周知,一个地域青壮稀少就会使得劳动力大大减弱,而凉州本就是贫瘠之地,民风彪悍,大部分郡县的青州都被当地军阀士卒强征而走,致使土地无人耕种,百姓民不聊生。
本就缺水少粮的凉州如何能经得起长久如此?短短数年时间,原本就贫苦的凉州,如今更是惨不忍地,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这可不是意境,而是凉州实打实的写照啊。
六七万青壮不算多,起码和富饶的冀州、幽州等地比起来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费,可这六七万青壮若放回凉州,那引起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试想,一个青壮能种十亩地,六七万青壮就讷甘耕种六七十万亩土地,而每亩地的产量如果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就算它个一百斤,一年就有六千万斤粮食,这是多么恐怖的数量?(不要联想,这只是大致计算,不与当时实际情况接轨)刘泰的想法是好的,可随后的问题又来了,这六七万士卒可不是普通的平头老百姓啊,而是董卓麾下烧伤抢掠无恶不作的西凉铁骑啊,如果轻易将这些人放回西凉,那么将会引起多么恐怖的后果?到时候怕是不会给西凉带去好转,而是给西凉带去灾难吧?
以北疆谋士集团的智慧,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个因素?而且还出台了很多方案解决!其实当时实际下方的西凉士卒不止区区六七万之数,而是整整十七万!要知道,当初与天赐军交战的可不仅仅是牛辅的十万大军,还有马腾和韩遂的部队呢。
众所周知,汉末时代那些个军阀的士卒们并没有什么良好的训练,大部分都是抓丁入伍,配上一把刀枪,一匹战马,那就是“精锐”的西凉铁骑了,可北疆统治了西凉之后,自然就不会再允许这种情况的延续,而那些个“精锐骑兵”也根本入不了北疆将领的法眼,如此一来,裁军无可避免的发生了,不过此次裁军的对象不是天赐军,而是西凉部队。
总数约为二十五六万左右的西凉铁骑(马韩加牛辅和西凉原有的地方驻军),战时死伤约十万人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在永安得瘟疫而死的,剩下的七万人大部分都是轻伤以及重伤。
从字面上看阵亡的数量不多,而以北疆发展了十多年的医疗技术,想要初步挽回他们的姓命,恢复简单的行动力,成功率还是在九成之上的。(不要乱想,虽然恢复了行动力,可随后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亡,毕竟即使现代,那些个身受重伤,从医院出来后,也会因各种感染而死亡呢)减去三万明显阵亡的,也就是说余下的还有二十二万,而二十二万中有七万受伤的士卒是必须退役的,当然,如果其中有什么精锐人物,或者武艺高强的将领可以留守。
十五万!初步裁军之后,原本庞大的西凉军系只剩下十五万的数量,而这十五万西凉铁骑中,以刘泰的想法还是要继续裁剪半数或者更多,毕竟西凉民间的青壮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以西凉的能力,能蓄养的兵马最多只能在五万左右,那些个动辄几十万的征兵,完全是抽空了民间的青壮,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在北疆发生的。
二十二万西凉铁骑,包括受伤士卒在内,裁军后实际留下的兵马只有五万左右,而这五万人大部分都被外派到马腾以及韩遂部,这算是一种另类的信任吧,毕竟马腾和韩遂是最先主动投降刘泰的,如果不多给点信任,曰后那些个中原诸侯,就算战败了,也不敢轻易投降刘泰啊。
当然,表面上下放民间的青壮只有退伍的十七万西凉士卒,可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量,而且下放的期限也远远没有终止,众所周知,刘泰极为厌恶门阀士族圈养私兵和兼并土地,而此二例也是大汉两次灭亡的根本原因所在,身为掌权者的刘泰,怎还会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延续下去?
西凉的门阀士族并不强盛,大多都是一些土豪人物,算不得什么门阀,这些土豪圈养私兵最大的原因还是西凉的治安实在是差强人意,要知道,西凉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御体系,若外族入侵西凉,各个要道都很难防守得了,如此一来,那些个土豪若不圈养私兵,如何能在外族的袭扰下生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而刘泰也明白那些个土豪的难处,老秦人豪爽、尚武、崇拜强者,这是从老秦祖先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在土豪心中,只要刘泰能表现出足够的强大,以及能保护他们的安全,那么这些私兵是否圈养根本不成问题。
凉州贫瘠,别以为圈养私兵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年支出的粮食和费用可以说是天文数字,若官府强大,土豪们巴不得解散士兵呢,如今强势无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