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四面皆强(1/2)
哈萨克汗国境内地广人稀,不过相比蒙古高原依旧如同旧时代的新疆一样多少有一些依托河流而存在的农耕定居人口。同时草原上的水草资源也堪比东蒙古,这也让河中一带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很少见到中原北方的游牧民族每当冬季到来时的常见苦难。整个民族或者说整个中亚文明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也就远远无法和东亚北方的蒙古女真各部相提并论。
当萧轩率领的大军攻到了哈萨克汗国沿着后世的额尔毕斯河上游临近敌方的定居点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如同征讨辽东建州留守本部时那种激烈的抵抗,沿河群体各部的下层组织似乎也并不是十分严密。这让经过长途远征的志愿部队多少获得了一些难能可贵的休整机会。
然而虽然哈萨克汗国并没有后金八旗那样的基层组织水平,却仍然有很多留守的眼线,很快就将消息传递了过去。在能够有效利用一些草料和水源的秘密囤积点的情况下,扬格尔汗率领的规模多达六七万人的主力则并不需要分散的行军,很快就展开了回援,并准备集中主要力量攻打负责断后的一只规模在五千人上下的来袭敌军。
扬格儿汗做为中亚比较强势的草原君主当然并不是一个冒失的人,同卫拉特人多年的交道,让他明白建州人会有多么强大,仅仅几万人就能让建州势力如临大敌的强敌,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获胜的。而且,不仅仅是兵力优势,还必须具备最大的突然性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为此扬格儿汗也不惜展开夜间的长途跋涉,虽然这让六七万人的大军必然会有不少掉队,可四五万包括了大部分精锐的主力,也是拥有足够份量的力量了。
同准葛尔人以前的交手乃至一些来自东方的风闻让扬格儿汗估算到对方很可能是一直精于投射和火器短于骑术的队伍,因此在趁夜完成了包围之后并没有从各个方向同时展开进攻,而是集中在一面以骑马步兵逼近到百步左右的距离上以绵密的大盾和重步兵组成的人墙抵御对方火器的威胁以徒步步兵的进攻吸引敌军的火力,为展开精锐骑兵的决定性突击创造条件。
河边的原野上,从从三面逼近而来的敌军一眼望不到边际,数以万计的骑兵为主的战略集团在视觉上明显要比同样规模的步兵集团声势大了很多。
“开炮!”见到那兵力明显处于弱势的敌军似乎完全打算龟缩防御起来,扬格尔汗毫不犹豫的下令道。百年以来,火器不仅在东方和欧洲,即便在中亚河中一带也给战争方式带来了明显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在许多方面,河中一带的火器和轻炮实力因为能够更多的进口到印度的优质硝石还明显的居于上风,而且常见的实战也让中亚的游牧民族对火器的理解更为深刻。
如同斑鸠铳一般威力的火门抬炮乃至精良的火绳枪依托盾牌纷纷开火展开射击,哪怕在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弹丸的威力比弓箭削弱的更为明显,也让依托简单壕沟防御中的志愿右军第二师的官兵们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是按照要求的挖好了壕沟并且钢盾在防御中的时候尽可能的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倾角,恐怕就是在这个距离上的精良钢盾也挡不住对方那威力并不算小的火器的打击。
借助着火器的掩护,扬格儿汗的大军很快就从百步逼近到了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上,依托着主攻方向上明显的火力优势乃至弓箭优势,似乎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志愿右军第二师的弓箭手也毫不客气的展开了还击。并非核心精锐主力的志愿右军第二师虽然并没有左军一师那么多的神射手级别的精锐,可是经过多月以来的补充性训练乃至精锐调动,在全师中仍然拥有一千五百名左右占人数三分之一上下的弓手,并且都能有效运用一石二三斗左右的强弓。不仅如此,在射术实训方面的巨额投资也让这些射手在实战射术方面完全不逊色于当年的建州精锐。
哈萨克人主力大概百里左右的主攻方向上,几百名精锐射手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攒射放出的十余轮箭雨就给进攻的哈萨克人带来了五六百人的伤亡损失,加上火器和铳炮的猛烈开火,很短时间内给对手主攻精锐带来的近千损失让哈萨克人的攻势在刚刚达到巅峰的时候就迅速萎靡了下去。
不过见到这种情况,扬格儿汗却没有完全丧失信心,以常理来判断:很显然,这种水平的射手绝不是寻常军队普遍都能达到的。扬格儿汗不相信那汉人的皇帝会用自己乃至自己身边最为精锐的力量来做诱饵。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己相当的不走运,一开始的主攻方向正定在对方精锐云集的防御方向上。
为了避免守军将精锐调动到其他方向上去,扬格儿汗一面下令督战队进一步压迫重步兵从东面展开针对敌军的猛烈进攻,一面下令早就准备好的精锐骑兵隐藏在从各个方向上展开佯攻的骑兵军团之中,准备给对手以决定性的一击。
号角声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给人以巨大的震撼,然而在各个方向上准备战斗的志愿右军第二师却没有太多的人动摇,而是沉稳的在敌方大军的潮水从步兵盾墙掩护之后如洪水一般泻出奥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上的时候才展开精准而沉稳的还击,很短时间内就让数以千计的敌骑当场被射倒。
几乎在所有方向上的弓手都不仅拥有强悍的力量,还拥非比寻常的射速和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