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清洗(1/2)
阿巴斯二世的第一位首相在亲自了解到了那些东方精锐的强大战斗力之后也纠正了过去的政策,在刚刚回师之后不久就亲自发来了投降的降的降书,表示愿意接受裁剪军队并将整个军队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做为税收上交帝国。同时还愿意接受东方皇帝的一切要求。
不过在这个时候,萧轩却并不为之所动,而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用欧洲各地抽调了自从泰西戡乱以来前所未有的阵容。除了萧轩所率领的核心精锐,一共有大概二十五万左右驻防在欧陆各地的常备力量从各个方向调集而来,展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进军。
当然,表面上看,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如今整个东方几乎消除了主要文明地带大多数还算像样的对手,整个泰西一带的戡乱也早已取得成功,强大的力量似乎在这时候早已压服了各地的抵抗,完全有能力抽调这个规模的力量。
可是如此庞大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其中还包括了大部分陆上和海上的主要将领,更重要的是集中在一路而不是兵分多路,这似乎就完全不符合以往的一些基本作战原则了。因为从过去的对内戡乱战争到远征海外,萧轩似乎从来不是规模制上的崇尚着,有限的资源总是集中在尽可能少的兵力之上。
“如果说当年西征的时候面临强大而众多的对手,还有集中规模庞大兵力的需要。可是如今已经非同寻常,那波斯王朝怎么能够跟当年的整个泰西相提并论?君上这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也许没有太多的企图,只是想将整个波斯一股而下也说不定。集中起来的行军,归根结底最终还会分头展开针对各个地方的清剿行动。。。”
大军云集的过程中,不少人都似乎感觉到了有些非同寻常。让此时的萧轩没有完全想到的是,队伍之前在南俄沿海乃至奥斯曼腹地两场惊人的作战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也震慑住了不少人。使很多原本蠢蠢欲动的人在这个时候都不敢有所行动。
就这样,规模庞大的队伍最终还是在黑海东岸一处似乎并不是太适合集中大军的地方云集起来。
而且按照安排,大营的部署和安排也同以往发生了很大的不同与变化。在以往的时候,即便是军队中的非精锐非亲卫力量,如果不是地方的治安或民兵武装在扎营的时候平均每万人的营区面积至少有一平方里左右的规模。可如今云集起来的二十几万大军连营的范围却只有五平方里左右,营垒挨着营垒,而且按照命令除了最外围修建起还算像样的壁垒,大部分营区还没有修建像样的工事。这还不说,在命令之下快速赶来的万人规模左右的外地民兵队伍还骑着马,以最快的速度收缴了队伍用于工事作业的很多器具。备用的火药火炮乃至弹药也被彻底的接管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很多人才明白:这不是要集中兵力远征波斯,而是要对聚集起来的各地驻军展开一次清洗。如果是正常的情况下,恐怕在这个时候不少人都会开始鼓动军兵作乱起来。可是萧轩那完全不同寻常的战绩乃至威望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遏制住了大部分人企图闹乱子的可能。不过在这个时候也有一些小规模的营啸出现了。
对待这种“旧作风”萧轩也完全没有手软。很快将闹事的人聚集起来之后进行严厉的甄别审讯,并处决了其中的的部分肯人,还将上千首级堆放起来示众。同时萧轩率领的精锐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也从各个方向围了集中起来的各地驻军。刚刚接管的海上船只这个时候也做好了开炮的准备。
很显然,萧轩这一次展开远巡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决中东一带还残留的那些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威胁的对手。而是清理整个泰西至河中一带的整个统治体系。
如果说远巡之前的时候,萧轩只是从输送过来的利益太少判断可能有不少的经济问题,那么自从南俄沿海大战乃至针对奥斯曼的进剿过程中则可以确定不仅仅经济上的问题存在,甚至还可能存在严重的通敌问题。在如今的军事体系下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并非是如同过去的旧军队里一样只要少数将领有那个决心就够了,还必然涉及到更广范围内的一些基层军官。
就这样,在黑海岸边,一场大规模的甄别和询问展开了。整个二十多万泰西至南俄一带驻军中的数千排和排以上军官中的四分之三都在在很的程度上被新移民中选拔出来的人替换。其中炮兵、辎重、战斗工兵等对于如今军事体系上要害岗位上的军官位置几乎都由如今新亲卫营内抽选的人阶梯。
在强大的压力之下,整个上层更换的过程中总的来说没有发生太多的问题。在经过大概半个月左右的整训与磨合之后,军队的控制权异手,以前很多难以察觉的问题也就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浮出了水面。
原来为了避免消息的走漏,不仅仅是整个各地驻军体系的军官层,就连基层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当然,通敌之人并不是主流,但波及的范围也并不算小。数百名从基层到高层的军官乃至超过万名士兵骨干因为这种原因而遭到了公决,大概三分之一约七万人左右的涉案官兵被新调动过来的海船运走,萧轩没有讳言等待这些人的将是承受一半劳改死亡率的的惩罚。
不仅如此,以往在驻军中积累下来的不少矛盾也在这一次全面清洗当中得到了整肃。根据这一次大规模清洗排查的结果。六年以来总共包括数千万两的地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