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李芳远的惊恐(1/2)
开城,城东。
风尘仆仆,满面灰尘的张辅恨恨的望着城头,“呸”的朝开城的方向吐了一口:“李芳远,算你小子命大!”
“我们走!”
看着城下扬尘而去的明军,刚刚登上城楼的李芳远松了口气,总算安全了。两天一夜的逃亡生活总算结束了,那个凶神恶煞般的明将最终还是没有追上自己。
可是,冷静下来的李芳远立刻意识到,麻烦事才刚刚开始。
现在是白天,应该有许多人见到了自己仓皇入城的场面,自己亲征战败、十万大军所剩无几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全城,甚至往其他城市扩散。
李芳远立刻命令开城进行戒严,不许任何人进出,同时派人向汉城通报,并调军增援开城。听到李芳远的严厉的语气,金福川赶紧低头领命,下去安排了。
......
自己为什么会输的这么惨?李芳远一直没想明白,他认为自己的作战计划是没有问题的。
他的计划是让卞仲良守住沙里院城,阻止明军南下。这样在明军围攻城池疲惫时,自己再偷偷从海州出发,增援卞仲良,两军夹击,必然大胜。因为两军合起来兵力有十万之众,骑兵也有四万多,接近明军的两倍,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必胜的啊。
可是偏偏失败了,而且败的一塌糊涂,几乎全军覆没,跟着自己跑到开城的只有五千多残兵败将,连宠臣南在也被扔在海州了,估计凶多吉少。
但是,这个计划却遭到了安东勋等老将的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明军火器强大,盛庸更以攻坚著称,一旦沙里院城不守,则白白消耗兵力,于军心不利。
但卞仲良却极力请战,他认为明军火器的威力被夸大了,因为朝鲜仿制的火炮有效射程只有四五十步,如果要增大射程,却往往会炸膛。
这一点李芳远也表示认同,因为他十年前去明朝时,压根就没有从燕王口中听到过这种武器,而当时燕王掌控着明朝最强大的边军,使用的应该是明朝最先进的武器。
而到了李芳远这个位置上,谎言、掩饰几乎成了一种本能,所以他本能的认为是明朝的小皇帝在夸大其词,以证明其英明神武,这也是李芳远自己经常干的事情。
当然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明军水师战舰上的火炮威力强大,但据幸存者的描述,那种火炮只是pēn_shè石子、铅弹,是不可称穿透城墙的。
最后李芳远下定决心,在沙里院城痛击明军,作为自己登基的祭礼。
不得已,安东勋等老将退而求其次,建议李芳远的主力囤积虎口关,一旦战况不利,还可以守住灭恶山脉(慈悲岭)一线。
但李芳远不同意,他认为这样做明显了,兵法上讲究攻其不备,明军一定会防备虎口关的攻击,而不会防备海州。而李芳远坚持到海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防止明军从海州港登陆。另外他认为海州距离沙里院城不过两百里,快则一天,慢则两天就到了。
老将们虽然还有些犹豫,但李芳远坚持,他们也只好同意了。另外,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觉得可以通过这件事情给李芳远一个教训,让他重视老将的作用,而不一味重用年轻将领,这一点李芳远和卞仲良其实也心知肚明,这也激发了他们的雄心。
但是战局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明军火器的威力大大超出李芳远等人的想象,在隆隆的炮声中,正与明军骑兵杀得难解难分的朝鲜骑兵迅速崩溃,之后就是明军骑兵永无休止的追杀......
之后的几天,陆续传来虎口关和海州失守的消息,而明军也暂时止步于灭恶山脉,但其骑兵张辅部却没有止步,不时的出没于开城周围。李芳远派骑兵出击,却败多胜少,最后只好闭门不出。
在这之后,朝鲜“归义军”所部却开始在开城周围征收粮草和抓壮丁,虽然朱允炆给他们的军饷只够温饱,但盛庸却“体贴”的让他们负责收集粮草和壮丁,粮草他们可以留下一半,而一个壮丁则可以交换一个月的口粮,如果是完整的一家人,甚至可以交换两个月的口粮。
归义军刚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这么做不够道义。但大明子爵许保的第一卫率先出击,满载而归,换得大量的给养。看到第一卫获取的罐头、肉松、炒饼甚至盔甲和弓箭等等物品后,其他归义军将士也纷纷请战,奋力出击。这样开城周围的老百姓可就遭殃了,不仅粮食被抢走,百姓也被大批大批的掠走。李芳远闻报后派军出击,却屡屡被张辅伏击,而救回的百姓也无法安置,回到原籍无人保护,放进开城,又没有那么多粮食。最后,李芳远只好令百姓向汉城、全罗道方向撤退,避开明军的兵锋!
这样开城以南,很自然的形成了一股难民潮。
而明军则把劫掠来的朝鲜百姓装上船只,运往台湾、海南和云南,安置在当地种甘蔗、屯田,为大明的边疆建设添砖加瓦。
......
李芳远恼怒之余,不由的将目光投向汉江,可惜那里传来的消息也让人郁闷。
七月是朝鲜的雨季,汉江水流猛涨,李芳远所钉的木桩很多已经沉入水下,这大大加大了水师清理木桩的难度。但大明水师早有准备,使用龟甲船清理木桩,具体办法就是用绳子套住木桩,然后将船往下游开动,水流加上螺旋桨的力量,可以轻易的将木桩拔出来。
至于沉船,其实危害要小得多,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