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88看书网(88kshu.com)

首页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 >> 第四十二章军队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kshu.com/136235/

第四十二章军队(2/2)

提成。兄弟,你会如何选择呢?

也许你不在乎这些物质利益,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不在乎呢?当你跑到另一个公司,听到对方原来是有外资背景而恍然大悟时,兄弟,你身边的哪位嘴一撇:“忽悠吧,别人有没有外资咱不知道,你们他娘的不也有外资,怎么不见给弟兄们分点。”他还不算什么,他傍边的哪位根本就没听,而是一直在琢磨怎么将老板的大奔给整到对方那边去,好混个进身。

为什么某支军队大批大批的倒戈,甚至开着飞机、军舰往另一方跑,而另一边即使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候,也罕有成建制的投降呢?

洗脑真的有这样的威力?不会吧。“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可不是二十世纪中国才有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也不是才流行的。如果你需要更早的例子,东汉初年的马援还对汉光武刘秀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什么样的说教都比不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你说了半天,根本就没有几亩地、一套房的威力直接。中国的百姓要求并不高,如果以前是“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么二十一世纪又是什么呢?有房有车,美女帅哥。他们的要求实质都一样。更重要的是,他们中很多人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是愿意拼命的。

这种分田地的做法根本不是西方的思想,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中根本没有什么分田地的高论。反过来,二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大秦帝国实施的,是著名的“军功授田”,它以此建立起了一支无敌的大军,统一了六国。而后代的汉、唐,包括现在东所在的宋,历代的《通典》和《食货志》中早有记载,建国时都以帝国的名义分土地给农民。即使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先行者、国父他也早早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为什么呢?

西方如果有这样的思想,他们是不是抄中国人的、侵犯了中国人的知识产权,还不好说呢。

先人早就告诉过我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决定了双方的积极性肯定不同。如果你能够提供同样的利益,你就有了打造一个不弱于蒙古军队的基础。

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利益基础上的秦军,横扫**,一举统一了六国。有着丰厚赏赐的汉军,喊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食货志下》中记载:军功多用越等,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吏。整个汉代,除了秦时创立的封爵,分田制度外,还厚赏军人金钱。哪个打得匈奴抱头鼠窜的卫青部下将士,四年间受赏黄金达到二十余万斤。

就是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南方政权的著名五大主力,他们也是领双份军饷的。

后世的一些文人、砖家叫兽真的不怎么样,他们的历史学得真不咋地。他们忘了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帝国争霸的游戏上演了几千年了,还需要向别人学习?如果你在打天下的时候,都不愿意将东西舀出来分给弟兄们,打下了天下你就会?有谁会信呢。

但光物质利益不够,你还要提高军人的地位。大宋一个非常令人诟病的社会观念就是:好男不当兵。什么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高?你让那些说起来能得不行的酸儒去对付蒙古人试试?

反过来,您去翻翻历史,中原强悍的秦、汉、唐的军人地位根本就不是如此。因此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改变帝国的这种状况。不改变军人的社会地位,就根本不能完全调动军人的积极性。

有了这些你已经有了建立一支一流军队的基础,但是,还缺一样东西,这件东西远比利益、地位的威力更大,只有有了它,在这个时代建立最顽强的军队基础才算全了。

/book_1156/1062564.l


状态提示: 第四十二章军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