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白衣渡江(1/2)
楚家是南国望族,天下素有北姬南楚之称,长江以北为中原姬氏,长江以南为荆襄楚氏,朝代交迭,姬氏周朝为列国分割殆尽,而楚氏大楚亦被权臣刘氏所代替。尽管楚氏日趋没落,在荆襄州郡依然有着连刘宋皇族都无法比拟的影响力。
战国时期,楚氏以姓为国,在荆州、江州之地建立大楚。大楚传了数代,国力日渐衰微,加上中原大魏不断南下侵犯州郡,荆襄诸郡久困其扰,举国上下用度之资尽皆依靠于江左,国中渐渐由江左刘氏掌权。战国末期,刘氏获封宋王,爵位仅次于楚皇之下,楚宋几代联姻之后,楚氏竟然莫名其妙的失去了王位,成为宋国的公爵,襄阳郡公。
襄阳郡公传至今日已经第五代,楚怜多年来一直受儒家教育,性格颇为懦弱。楚怜在朝廷中担任着礼部尚书的闲差,虽然官职不显,但始终是荆襄楚家的当主,荆襄九郡八十一县,无不对其马首是瞻,唯命是从。好在楚怜为人与世无争,又是驸马爷,朝廷对其既礼遇又监管,一直以来倒也相安无事。
楚家偏偏有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十八岁之前,名不见经传,没人知道他是谁。从他的出生到出山一直都是一个谜。他是襄阳郡公的亲侄儿,盛传是大名鼎鼎南杰残雪的关门弟子,他便是楚臣轩。
南杰残雪与北雄雾隐,并驱一时,身处南北,分庭抗礼,一时荣之。残雪一生只有两个徒弟,第一个徒弟早已名满天下,现位居南宋大司马的王天化,而第二位徒弟,便是楚臣轩。
他从山中来,从未沾染一点尘气,芳华静好,连呼吸都显得那么轻盈。他在残雪前辈身边学习了十八年,多少个岁月的朝夕磨砺。他一身白衣,一尘不染,连风都无法靠近他的衣襟。有人说,他像极了年轻时的雾隐,唯有雾隐前辈看得出,他必将青出于蓝。
楚臣轩进入襄阳的第二天,襄阳郡公楚怜便匆匆从京师返回,宣布楚臣轩是楚家下一代当主,襄阳郡公的继承人。朝野皆惊,纷纷派人打听,这是哪一号人物,却始终一无所获。
朝廷下诏任命其为四品黄门侍郎,不就,列位王公纷纷示好,邀请他去幕府就职,尽皆推辞不去。唯独大司马王天化仅仅用一纸文书,征兆他为广陵尉,令人没想到的是,楚臣轩竟然二话不说的欣然前往。广陵郡本属徐州,乃是魏国领地,宋朝设置广陵尉这一正五品的职务,实则是有名无权,甚至连衙邸都没有,这个职位的主要用意便是激励其建功立业,饮马黄河。
楚臣轩接到任命的第二日,便径直向广陵进发,这一举动不禁使朝野震惊。宋朝开国百余年,历朝历代都有着叫嚷着北伐,可终究无人能够实现。楚怜愁眉不展的坐在书房,他也不知道这个侄儿在打什么算盘,只得悄悄写了一封奏折,请陛下派兵拨粮。
兵部侍郎终于在长江边迎到了楚臣轩,只带来了一封嘉奖圣谕,还有一千匹内府的白绢,算是皇族对他的支持。楚臣轩笑而不语,乘船向北地而去。
朝野似乎都把他看做一个笑话,可楚家却不能坐以待毙,楚怜一声令下,九郡八十一县的荆襄纷纷行动起来,但凡与楚家沾上一点血亲的豪族,都出钱出力。上百艘战船,十万大军数日之间便组建完毕,浩浩荡荡沿江而下,朝野震动不已。
楚臣轩正站在船头,俯看江水东流而去,他一袭白衣,身体清瘦,迎立风中。微风徐徐,竟然吹不起他的衣带,呼吸之间,气若芬兰,隐约之中可见周身有精炁流转,以为保护。
身侧正站着一个青衣男子,怀中抱着一把剑,静静的护在楚臣轩周边。大船一直沿着河岸行驶,突然岸上锦旗飘动,叫喊之声不绝于耳。
青衣男子禀报道:“少主,岸上有人呼叫?”
楚臣轩只是轻轻瞥了一眼,并未答话,青衣男子却已经会意,高呼道:“少主有令,靠岸,靠岸。”
船只缓缓向河岸靠去,伸出又长又窄的木板,一个身着三品官服的微胖男子,颤颤巍巍的踩着木板爬上船去。青衣男子站在穿上,看着那人狼狈的样子,笑道:“王侍郎,你怎么又回来了?”
王侍郎苦笑着,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道:“朝廷有旨意,我也没有办法。柳小爷,烦劳您给带个路?”
青衣男子名叫柳梦汝,跟随楚臣轩一同出山,形影不离,侍奉左右。柳梦汝将王侍郎带到船头,王侍郎本就是个不会武功的书生,哪里经得起这上上下下的来回折腾,还不停的喘着粗气。
“少爷,陛下有旨。”王侍郎一边说,一边看着楚臣轩脸色。
楚臣轩轻轻张口道:“需要跪下?”
“这,这自然不用。”王侍郎苦笑道:“陛下有旨,封您为荆州都督,镇西将军,总揽荆州、江州军务,还说等兵马操练娴熟了,再去北伐不迟。”王侍郎身材矮胖,又站在台阶之下,小心翼翼的斜视这楚臣轩的神情。
大船停靠河岸,楚臣轩突然长吁一口气,身上的衣摆瞬间翻飞起来。江中陆陆续续驶过一条条大船,上面满载军士,皆是黑甲白袍。但凡经过楚臣轩所在船只,军士尽皆半跪着面向楚臣轩,整齐如一的喊道,“参见少主。”
十月天气,正值寒凉,王侍郎背后却冒出阵阵冷汗。柳梦汝打趣道:“王侍郎,这些军士身上的白袍可都是朝廷赐予的白绢啊。”
王侍郎脸上一青一红,不敢答话。楚臣轩依旧面无表情,轻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