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妖道蛮荒》

88看书网(88kshu.com)

首页 >> 妖道蛮荒 () >> 第1111章 突然有人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kshu.com/14558/

第1111章 突然有人(1/2)

和黄若一起,看电商

作为消费者,2012年,谈到电子商务,会有很大一批人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一年后谈到电子商务,大家会立马想到淘宝;到现在2015年再谈电子商务,大家会想到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当当、唯品会、美团、苏宁易购、聚美优品、携程,等等。复制网址访问 大学快四年,算是亲眼见证了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我看电商》是2013年6月出版的,买这本书之前,犹豫了一会儿,想着距离作者写书的时间,都过去两年多了,互联网行业两年的发展时间,是足以让诸多构想过时的。而看完这本书的两章(15页),不得不感叹,高明的战略是可以领先市场发展好几年的,当初作者的观点看法,到现在仍然适用。

谈到淘宝,大家第一会想到的是马云,以及他构建的商业帝国——阿里巴巴。看完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几个人,黄若、孙彤宇、彭蕾。后面两人作者稍带了几句,我再“度娘”了一些他们的资料,而黄若,本书的作者,曾长期任职多家500强企业高管,拥有20多年零售业经验,2007年加入淘宝,天猫创始总经理,2010年加盟当当网任coo(首席运营官)。这些名号并不让我惊讶,因为有太多的企业高管、国家领导,甚至校园书记,我都不知道。令我惊讶称妙的是,他的远见、作为以及多行业的深刻见解。

这篇书后感,大致挑出几点书中提到的,并且到现今还能适用的观点,简要谈谈。

一、买家体验、卖家经营、平台维护、全局思维

“近期淘宝对外宣称自己有10亿个li商品,这实在不是一个光彩的数字……在淘宝时我几次提到这个问题,有同事回答说这个很容易啊,就是增加几台服务器的事。不是的,问题不在这里。大量重复上传,大量没有销售机会的占位式li,导致的结果是顾客很难找到商品,或者每购买花费太多时间,还有就是商家无形中被迫花更多的钱买流量,因为在茫茫商品海洋里,通过自身的li,你可能被排到六十五页,永远没有展示给潜在用户的机会。”

这里谈到的“近期”,大约是在三年或再之前,对于同一件事物,大多人可能只看到了对于平台的技术维护或投入——“增加几台服务器”,来包容不断扩大的商品容量。但黄若的视角不是如此,首先关注的是最核心的“用户体验”,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仍然是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否快速找到自己称心的商品,支付时能否便捷地提袋,购买完成后能否享受到满意的售后服务,有没有意愿进行重复采购,或吸引新用户的加入。

另一视角是平台的支撑者——“各个商户的经营”。当今的淘宝(天猫)平台,影响力显著,功不可没的还有入驻其中的商户,淘宝作为平台的提供者,能否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合理的解决方案、科学的奖惩措施,淘宝的任何一项措施,都关系着商户的切身利益,如果在10亿个li商品里,只有2(百分号)的卖家挣钱,20(百分号)-30(百分号)的卖家勉强过日子,50(百分号)-60(百分号)的卖家惨淡经营,白贴时间、精力、金钱。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角度。

再举个例,2012年8月16日,小米手机2正式发布,其营销步骤经历了“前期造势、发布会、预约、抢购、米粉会”几大步骤,在供需、成本、价格的把控上,小米的确做到了牵着大家鼻子走,成为用户群体间的谈论热点。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发烧友队伍迅速扩张,一机难求的“饥饿营销”方式,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产生的副作用是,闻讯而来的有意购买用户可能有几万人,守着电脑,看着秒表,准时开抢,最后只有几千个幸运儿买到,绝大部分失望而去,再备战下一轮疯抢,或许还是失望而去。这时候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售出了多少机子,制造了多大噱头,产生了多少流量,还要看到流失了多少意向购买用户;是否在用户心里留下了“求而不得”的厌恶心理;又该如何尽最大可能留住潜在顾客。

这些,是针对某个问题,制定某项策略时,应具备的全局性思维。

二、效率、成本、浮躁

做电商的,经常会听到三个词:“规模、流量、低价”,扩展开来,就是:规模就是效益;流量就是一切;打造领先线下的低价优势。

2012-2014年袭来的强暖流:京东、苏宁、国美的价格口水战;风靡各个高校的创业热、投资热、众筹热;创业者拿着ppt,唾沫横飞,由点及面,做流量,做规模,用户拉得越多,流量越大,那时候,赚钱的机会就来啦!所以,“老板,您投我吧!”

然后,就出现了有趣的现象,一家刚刚起步,月月亏损,靠融资输血的电商公司,却坐拥京城商务中心区的5a写字楼。而世界500强亚马逊的总部,在西雅图郊区很久的老楼,零售巨头沃尔玛,副总裁职位以下的员工出差,住的是三星级酒店,乘坐的是飞机经济舱。

不仅仅是电商公司,任何企业都需要处处算细账,如果说,较之每天2.8元/2的更能带来效益,更能提升用户服务、获取效益、扭亏为盈,那么这种费用支出确实是有价值的。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疯狂的拉投资、搞流量、扩规模、压价格、烧人民币,浮躁的电商行业更需要核算成本、精打细算、赚

状态提示: 第1111章 突然有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