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筋骨草(2/3)
散,连带着小院里的一切也在产生同样的变化。秋阳直射,考的大地一片焦糊。南周国南疆边陲城关“隘口关”周边的“寡妇屯”,陈四平与二十几位战友正在田地里抢收庄稼辛苦劳作。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虽然麦子的产量相对来说略差了些,亩产只有四石左右,但稻子的产量奇丰,亩产可达恐怖的八石,两项平均下来,千亩口粮田亩产也有五石左右。除去必须卖给国家的六成,每家都能剩下五六千斤粮食,莫说是顿顿吃饱了,既是顿顿大米白面也是富富有余。
何况,除了千亩口粮田以外,村里还有八百亩饲料田,种植着产量更加夸张的玉米。亩产量竟然能达到十二石,也就是一千四百余斤。除去少部分用以食用,大部分都拿去喂鸡喂猪饲养牲畜,一年下来少说也得养活四五百头猪、几千只鸡鸭,百姓餐桌上天天都能见着肉已不在是奢望。
另外,村里在这几年间还陆续开垦出六百余亩菜田,建了数个鱼池、鸭塘、鹅塘、牛棚、马厩,还有各类小作坊、小商铺、菜市场。今年开春儿的时候,徐寡妇还在村里开了第一家酒馆和客栈,小小山村在数年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算算时间。陈四平驻扎此地已经快五个年头了,再有两个月,等到秋收全部完成的时候,他也就该换防离开此地了。部队定期换防,这是“仁义军团”的军规,也是蜀国的国策,不管是哪一级将士。除非签定“生死文书”,否则必须遵守,违令者全族抄斩。
“生死文书”是什么陈四平不知道,据听说是前任“仁义大军”司务长李良捣鼓出来的损招,是对不愿意换防将士专门设计出来的一种极为严厉的惩罚。但凡签定者虽然能够留下来不用再换防,可要受九九八十一种酷刑和世袭为奴的烙印。那可是相当恐怖的。
说心里话,陈四平真有点舍不得走,不仅仅是因为这里连续五年大丰收,老百姓丰衣足食,日子越过越好,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他心仪的姑娘巧儿,最主要的是他觉得这里是家园。温暖的家园,不过有国策所命、军规所限,他一个小兵小卒又能怎样?
回想当初,陈四平因为在“隘口关”战役中光荣负伤,而被“仁义大军”上将军,也就是现在的“仁义军团”最高统帅刘毅刘大将军亲自下旨,派到这“寡妇屯”静养。
当然,被下派的将士不止他一个,凡在“隘口关”战役中光荣负伤的将士都派了下来。“寡妇屯”除了陈四平以外还有二十多个,也就是现在正在田里抢收庄稼的这些人。附近别的村也有,下派的人数有多有少,最多的有四十多人,最少的有十几个。
那个时候,他们被安排在距离村庄很近的小军营内。小军营都是临时搭建起来的,简陋的很,冬天住在里头冻的一个劲流青鼻涕,夏天住在里头则是又热又闷,根本无法入睡。幸亏大军留下的粮食和药品数量足、品质好,否则他们可能会因为疗养条件太艰苦造成伤上加伤,小命儿早早地呜呼哀哉了。
后来,陈四平等人的伤都养好了,若按照别的国家军规律条,他们这些人得追上大部队,继续征战杀场。不过,蜀国的军规律条比较怪异,确切的说是“仁义大军”的军规律条比较怪异比较怪异,留下来的这些人不用再追大部队了,但要帮助当地村民发展建设。具体包括四大项。
第一项,开垦荒田种粮种菜。根据《伤残将士驻扎军规》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伤残将士自痊愈之日算起,必须帮助当地百姓开垦荒田。第一年为每人五十亩,其后每年新开垦荒田二十亩,落下残疾者可减半。以陈四平为例,驻扎“寡妇屯”五年,共开垦荒田一百三十亩。
第二项,帮助村民开展耕种、收获、修缮房屋等生活劳作。根据《伤残将士驻扎军规》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伤残将士自痊愈之日算起,必须义务为所分配的户籍百姓出工出力,一般情况下每名伤残将士要负责两户,落下残疾者可减半,妇孺和寡妇较多的村庄酌情处理。
还以陈四平为例。“隘口关”战役,他为了抢攻城门,持盾冲锋在前,被流失射中七处,虽不致命,但因失血过多,又断肋骨,无法继续作战。他的表现属英勇负伤之表率,故被派遣到此地男女比例最为失调的“寡妇屯”。任命为“寡妇屯军休所”副所长,相当于百夫长副手。
自痊愈之日算起,七天之内,他必须从“寡妇屯”三十余户人家中挑选一家,作为他定点联系和帮扶的贫困户。主要工作就是人家需要他干点啥,他就干点啥,比如种地、修房子、挑水、劈柴、筑院墙等等。而且还必须秋毫不犯,否则杀头。株连九族。
当然了,这个选择权是有说道的。“寡妇屯军休所”所长叫陈老三,他在“隘口关”战役中是数一数二的勇敢,受的伤也是最重,所以在确定联系户的时候,他是第一个被派出去的。现在看来,除老三是捡着了,因为他选的那户就是徐寡妇家,而徐寡妇就是这“寡妇屯”里最漂亮的女人。
提起徐寡妇。还得多说两句。这个女人不简单,原是魔道其他洲域的一名青楼女子,因为姿色出众又弹得一手好琴,便被老鸨高高哄抬,玩起了卖艺不卖身“噱头”。不过可惜,老鸨的贪念太重,为了钱竟然敢得罪修炼者。而且还是一位修炼无望混迹于世俗的部族子弟。
于是乎,徐寡妇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