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众生皆苦(1/2)
钟镇站在壕沟边沿,眺望着雾气弥漫的壕沟对岸,过了良久才转头问我:“你知道对岸是哪里吗?”
我摇了摇头说:“没有什么对岸。大帅,甚至压根就没有这道壕沟。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包括我们,都不存在,是不是?”
钟镇出奇的平静,一字一句地说道。
“不!”我沉声说道,“你们的灵魂仍然存在,而且可以永远存在下去!”
“灵魂?”钟镇看了我一眼,似乎有些惊讶。
我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三名亲兵,然后对钟镇说道:“大帅,屈原写的《国殇》,您读过吧?”
钟镇微微一怔,似乎不理解此时此地我为什么要问他这样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但是他还是点了点头说:“当然读过。虽然我不大喜欢屈原这个人。”
我还没有说话,大飞在一边接口说道:“屈原我知道,端午节不就是纪念他的吗?这可是咱们中国了不起的大人物啊。大帅,你怎么不喜欢他啊?”
钟镇叹了一口气说:“屈原只能发发牢骚,真正去做的事情一件都没有。而且他发起牢骚来,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说他动摇军心都是轻了。要是这人在本官的队伍中,可能早就推出去砍了。中国自古以来,在一边呐喊助威、冷嘲热讽、乃至大发牢骚的人太多了,埋下头来做事的人太少,否则也不会被小鬼子欺负成这副模样。”
我心下暗暗惊讶,想不到一百多年前的钟镇,见识竟然如此深刻。虽然我不大赞同他对屈原的评价,但是在甲午战争年代,中国确实有太多的看客,这才导致国运如此悲惨。只不过此时我没有时间和他讨论屈原的是是非非,于是对钟镇说道:“《国殇》写于两千多年前,后世读起来,仍然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悲切之情。文字原本没有灵魂,但是屈原将它变成了有灵魂的一篇文章。大帅,您和您麾下的这支军队确实战败了,而且败的非常惨烈。但是打到最后,没有一个人向鬼子投降。就在五十多年后,有好多支军队以你们为榜样,与鬼子拼死血战,最后终于将鬼子赶回了老家。大帅,这就是灵魂,永生不灭的灵魂!”
钟镇看着我的眼睛,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原本有些迷茫,仓皇的神情终于渐渐变得开朗了。他转头看了看脚下的深渊,这才走到我身边,沉声问道:“你想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对钟镇说道:“我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将你们带到那里,不过至少也要先离开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是一个老鬼子创造出来的虚幻世界,你们留在这里,只不过是他玩弄于手掌之中的傀儡,如同无间地狱,永远没有尽头。”
钟镇点了点头,对我说道:“本官答应和你们一起离开这里。”
大飞一拍大腿,对钟镇说道:“大帅,你这就对了!放心吧,我和孙子拼了性命不要,也要把你和七字营那些弟兄全都带出去。”
钟镇微微一笑,对我说道:“不过你要答应我两件事情!”
我点了点头说:“大帅请说。”
钟镇低声说道:“第一件事我曾经和你说过,就是绝对不能将这些事说给弟兄们听。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虽然这五六千兄弟和鬼子开战时没有一个孬钟,但是一旦知道他们自己已经战死了,本官担心有些人会受不了,到时军心大乱,局面将无法收拾。”
我第一次向钟镇透露这里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假象时,钟镇就曾提过类似的要求,所以我点了点头说:“大帅放心,此事我绝对不会向别人透露。”
钟镇接着说道:“第二件事,就是我还想到东、南、西这三个方向瞧瞧,看看是不是也像这里一样……”
我知道钟镇的心中仍然还存着一丝希望,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非常爽快地答应了钟镇的要求。
我们重新上马,沿着原路返回。只是快到北门时,钟镇却调转马头,直向镇东城东侧奔去。
走了大约三里多地,忽然看到地上出现了几具清军士兵的尸体。钟镇急忙勒住了坐骑,滚鞍下马,走近一具尸体,蹲下身子细细观察。我也急忙跳下马背,快步走到钟镇身边。只见那具尸体的面部已然有些变形,显然死亡已非一日。
钟镇仔细看了看尸体,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向远处眺望。此时虽然是这个虚幻世界的“白天”,但是天空仍然是灰濛濛的一片,远远向东望去,好似有一层水气,视野范围不过两三百米。
我对钟镇说道:“大帅,你们在这里和鬼子打过仗吗?”
钟镇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本官麾下的兵,是秦副总兵的属下。你看他身上穿的号褂,质地要比咱们的好。秦副总兵在朝中有人,他的队伍吃的穿的都要比咱们的队伍强上许多。”
此时大飞和三名亲兵也跟了上来。大飞显然已经对骑术有了一些了解,自己握着缰绳纵马而来。虽然奔跑的速度不快,但是比来时已经要好了许多。
大飞看到地上的几具尸体,倒是吓了一跳,对我说道:“孙子,怎么这里也开打了?”
还没等我说话,只听钟镇说道:“想来秦副总兵带领人马逃出北门之后,受到切断我们退路的日军的攻击,逃到这里时终于被鬼子追上,双方开战,秦副总兵的兵马最终战败。我与秦副总兵政见不合,素有嫌隙,只是瞧这模样,秦副总兵没有投降,而是与日军放的一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