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九鼎第124章 意外的发现(2/3)
悦“有话就直说一次说完。”“是、是。”俱文珍吞了一口唾沫有些惶然地说道“殿下的食邑。都在长安百里近郊以内共计二千八百余户永业田七十余顷。可是这一回我去收租却没收上来多少东西最多只收了三成。”
李世民眉头一皱:“怎么会这样?”食邑的纳贡和农田收成。就是汉王府这些人吃饭的保证。要是租赋都收不上来这百余条人明年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俱文珍困窘的说道:“殿下……从去年到今年现在关内一直不太平再加上朱又闹了那么一回农田荒废得厉害。而且连年征战。百姓们大多都去逃荒了。殿下名下的食邑居民只剩了一半不到。而且……这些人……”
李世民恨恨的敲了一下他地头:“快说!”
“是!……”俱文珍神色紧张的瞟了一眼李世民说道。“去年年头的时候殿下亲自下令让食邑下的居民百姓今年比往年多抽三成贡赋;每亩永业田多交三斗食粮。今年关内又打了仗百姓们没法安心种地。再加上朝廷新出的间架税、除陌税和茶税于是……都交不出租赋来。许多人害怕殿下怪罪处罚都拖儿带口地逃荒去了。而且。殿下名下的永业田今年居然有六成以上的田亩是荒废的无人耕种。小人带着人去收租百姓们就像是见了瘟神一样……不是躲起来就是大批的人联合起来抗租还差点和我们地人闹将起来。”
俱文珍满以为。汉王肯定会大骂反了、反了然后勃然大怒。没想到。李世民却是紧拧着眉头反而安静了下来坐到了椅子上。
李世民的心里已经郁结成了一团。关内这地方算是大唐比较富裕的所在了。自己一个亲王属下地食邑也大多是些还算富足的居民。没想到这些人也沦落到了这般境地由此也可以想象大唐其他各处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这一回俱文珍去收租赋尚能收到三成。再照这样下去明年能不能有一成都无法保证。
百姓其实是皇族的衣食父母。这些人自己都没得吃、没法活了皇权哪里学会有保障?可恨朝堂上还有卢杞那样的人巧立名目推出间架税、除陌税这些伤天害理的课税让百姓地生活雪上架霜。真到了那一天百姓们忍无可忍必然会悍然反抗揭竿而起。隋末炀帝暴政不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吗?
从这件小事李世民也回想到了另外一些事情。大唐从玄宗李隆基手上开始实行了募兵制一直演变到了后来了节度使番镇。贞观时的府兵制其实已经能够很好的悍卫大唐了。府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兵战斗力也并不比花钱募来的职业军人差。只是后来大唐繁荣了土地兼并得也更加厉害了。许多百姓失去了土地沦为了流民或是被迫从事其他行业。各个军府到了既定地上番时间却无法提供府兵只因为军府下的百姓没了土地连生活都成了问题怎么可能还自备粮草军械来从军?
所以说到底府兵制被破坏、募兵制被迫兴起、然后导致节度使和番镇割据地出现最根源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得太过厉害均田制已经形同虚设了。
眼下的大唐百姓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还要被战乱侵害;打完了仗又是朝廷的层层盘剥……照此下去大唐安能不倒?
李世民的眉头越皱越紧心中也越的焦急起来。要挽回这个局面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眼下这大唐简直可以用积重难返来形容。如果不用雷霆万钧的手段从朝堂之上到民间狠狠整治去除这些弊端。大唐只会走向末日。
可眼下自己却仍然只是一个非嫡亲的亲王而已……
俱文珍见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怯怯的说道:“殿下要不要小人派人将那些食邑下的百姓们抓几个起来狠狠惩治以儆效优。说不定就能多收几成租赋起来?”
李世民怒眼瞪了俱文珍一眼:“鬼扯胡说八道!我看你这脑子里面装的就是一堆大粪。你把人抓了明年谁来种地谁来织桑这跟杀鸡取卵有什么区别?”
俱文珍骇了一跳慌忙跪倒下来:“小人愚昧小人该死!”
“起来。”李世民闷闷的长哼了一声“这样吧挑个时间本王亲自下去走走。你给我说说本王的食邑在京畿一带哪个县分布的居民百姓最多?”
“华原县。”俱文珍抹了一把冷汗说道“殿下的七十余顷永业田都在那里。而且有八百余户的食邑。”
“华原?这名字挺熟啊!”李世民略作思索这才想了起来:当初在奉天与武琦云和苏菲儿分手的时候武琦云就曾说过她们会住在华原县衙的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才将苏菲儿拜托他的那件事情给想了起来连连拍着额头说道:“幸好、幸好不然都要忘记辜负人家了。这样吧俱文珍。等下你带着我的名帖去李晟和浑府上走一趟让他们帮我办一件事情。你跟我来。”
说罢李世民将俱文珍带到了书房将之前武琦云交给他的那封信给了俱文珍说道:“李晟和浑在阁部是处理军国大事的宰相。你让他们在弘文馆和史馆的籍册里帮我查一查这封信上的两名大唐烈士遗骸埋藏在哪里有没有可能找到。”
“哦殿下说的是那个武姑娘和苏姑娘拜托的事儿吧?”俱文珍接过信来有些苦笑的说道“这就跟大海捞针一样的怎么可能找得到哟?”
“少废话去吧。”李世民扬了扬手说道“尽人事听天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么。查都没查怎么知道就查不到了。”
“是那小人去了。”俱文珍拜了一拜转身出了书房。
李世民背剪着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