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人才下海与一亿中产(续〕(2/2)
,相当于把现在人均3200国际美元的人均年收入,提高到3.2万国际美元。你清楚这是什么概念吗?这相当于保持30年的8的人均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这个数字需要起码15的gdp年复合增长率。”刘欣不愧是会计协会的领袖,数据张口就来。“在几乎处于农业社会的12世纪,我想这个数字在我们推动国家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的工业化过程中很好实现。基数越低,开金手指后的增长率就越可观,不是吗?我们的资产增加年复合增长率不知道各位算过没有,十年的时间增加了几乎1000万倍。也就是说年复合增长率500啊,年复合增长率5倍有木有?
我们的合作伙伴的资产年复合增长率最低都有200(显然是种地的,加入时间长),最高的都有1000的(显然是外贸的,加入时间短)。30年8的收入增长能说出口吗?你看过苏联一五计划到三五计划的经济数据吗?1928-1975年,苏联经历了快速增长的时期,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据西方估计,1928-1940年,苏联年均增长5.8,这在当时是非常快的速度。1950年,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直到1975年,一直比美国的发展速度快,这期间苏联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8,而美国只有3.3,这可是西方的数据。技术和资源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人均数据的决定因素。我们可以提供21世纪以前的所有技术,这个对12世纪的世界而言和外星人提供给21世纪的美国一个空天母舰战斗群达到的促进技术飞跃是一回事。
只要资本丰度和分工水平达到对应的水平,人均收入的增长率达到30的年复合增长率也不是不可能的。”李基不得不出来提醒所有与会人员。
“那就定了,我提供资本(钞票和流动速度),老钱和老孙等技术达人提供技术和人才。用不了30年就能实现全球化的繁荣了,中产阶级一个亿只是小菜一碟。”陈冠先挥舞了一下新分到的板砖大哥大说道(穿越众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室制品,原来的手机早坏了,配件都是大宋的本土生产的黑科技产品)
状态提示: 第160章 人才下海与一亿中产(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