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阅读(5/6)
冲着外面喊,“快唤疾医来!唤大祝来!拿帕子热水进来!”边喊边将昭姬抱进内殿的榻上,寺人宫女们已经手忙脚乱的端了帕子和热水。宋玹拧了帕子给昭姬擦汗,轻轻的摇晃昭姬,不停的轻唤,“昭昭……昭昭……”又使人将今日随侍昭姬的未艾唤进来。昭姬却仿如未闻,宋玹冲着寺人们厉声喝道,“疾医和大祝怎么还没有来!再去人去唤!”余光一扫却看到昭姬手上满是鲜血。宋玹一时心魂俱裂,怎么回事?难道还有谁在自己背后袭击了昭姬,但是这怎么可能呢!难道真是有什么恶灵缠着昭姬?
这时未艾跑了进来,看到昭姬如此,扑在昭姬身边,叠声的唤,“公主?公主?”
突然昭姬一声惊喘,睁开眼睛坐了起来,却一时头晕目眩,只看到眼前被光影扭曲的宋玹,宋玹一脸忧惧,两手揽着昭姬的肩膀,“昭昭?”
昭姬叹了一声,“……玹……”
宋玹将昭姬搂入怀中,“你可吓死我了!”
这时疾医也和大祝匆匆进来,跪在床榻不远处。
宋玹将昭姬放下道,“我让疾医和大祝都来了,你现在必须听话,让疾医和大祝给你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
春夏冬三季一直都是兵家认为不适合作战的季节,冬季太冷,作战有失天和。春季需要大量的人力耕作,不能因为征战荒废了农田。夏季多雨,行路作战艰难。只有秋日,气候不冷不热,膘肥马壮,易于作战。而攻打刚丰收或者还未收割粮食的他国也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然而今年气候却不寻常,本来是多雨的盛夏却如秋日一样天高气爽。郑国国内多河道,夏日时常被水患所扰,今年夏日雨却下的不多,水患几乎没有出现,而郑国的河道多,下雨少也不至于干旱,农业用水也不至于紧缺,所以郑国不论是宗亲世家还是国人百姓都认为这是天佑郑国的表现。
此前不久郑王借由魏宋之力平定了三君之乱,一手光复了王权,而之后的气候就如此怡人,也让郑国人都以为这是郑国出现了英主的表现,一时郑王在郑国声望如日中天,一扫长久以来郑国王权不振,大权旁落的景象。
直到郑随战争爆发,这是郑王收回王权的第一次战争,正是郑王巩固王位,向诸国展现郑王威仪的好机会,郑国不能避战也不能战败。所以郑王在主战派的怂恿下向随国大举发兵,在郑随边境长期被随国无赖欺负的国人一时欢欣雀跃、奔走相告,而怡人的气候让在夏日饱受水患之苦的国人们对此次战争抱有了极大的热情,这是上苍都在支持国君的征伐啊!
可是郑国主战派的首席大臣周由最近却有些忧郁,因为周由匡扶王驾有功,如今周由已经成为郑国的宰相。此次郑国发兵随国就是由他一手主导,本来开始攻克随国的城池很容易,但是越到后面却越难,如今已经进入了胶着的状态。
越接近腹地的城池越难攻克这本来并不奇怪,其一,开始郑国调集大军攻打随国,随国防御不及,被郑国闪电般的拿下几个城池,现在随国反应过来,调集了大量军队抵抗,所以越打越难;其二,腹地的城池比较大,城防修建的比较完善,人口也比较多;其三,开始郑国凭借一股锐气攻城略地,现在遭遇了几场硬战,锐气已过,战争的进度变慢也是正常的。
但是周由看着面前的舆图,郑国边界的卫国和梁国边界的纪国陷入了沉思。
因为卫国对郑国一直是虎视眈眈,所以郑卫边境屯驻的郑军,周由一个兵都没有动。他在建议郑王发兵随国的时候,就让郑卫边境的斥候时刻注意着卫国的动向,可是卫国却一直没有发兵的迹象。
平静的就如与随国相邻的纪国。随国是纪国的附庸之国,周由在攻打随国的时候就从来没有想过要灭了随国,在他想来打掉随国几个城池,纪国就会出来调停,不单是因为随国是纪国的附庸,更是因为随国和纪国唇齿相依。
而纪国位于东南,因为冶炼之技在诸国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况且纪国与魏国世代联姻,而郑国又和魏国是新的同盟,如此纪国出来调停,郑国也好得了随国的赔礼就此罢休,既达成了在诸国中显名的效果,又全了和魏国的情谊,且不会损伤颜面,更不会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此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可是千算不如万算,纪国并没有出来调停,而由于郑国逐渐深入随国的腹地及遭遇到随人顽固的抵抗,郑国投入的军队已经越来越多,几乎要将郑国国内的军队抽掉光了,郑国的投入已经太大。特别三君中仅存的昌安君更是极力在郑王面前表现,带兵克敌、勇往直前,显然要重新赢回郑王对其的信任,而且借由此次战争,昌安君的手中又重新抓回了一部分的军权。
如此多的隐忧让周由很想尽快的停止战争,可是却没有一个恰当的理由,如今郑王、大臣、军队、国人,全国上下一片狂热的战争热情,周由已经无法阻止,他骑虎难下了……
郑随两国打的热火朝天,虽然引起了南方诸国的注意,可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因为离两国最近的两个大国卫纪一片平静,态度暧昧,没有丝毫的发兵迹象,所以其他的小国自然也只是观望而已。
、、、、、、、、、、、、
盛夏的卫国,殿外是鸟语花香,殿内却隐隐有剑拔弩张之感。自从卫王彰收到纪王
第5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