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负薪读书’铜墨盒(1/2)
第一百三十四章 ‘负薪读书’铜墨盒
墨盒上方还从右至左地刻着‘负薪读书’四个繁体小篆,底款是‘寅生刻’。尐說網
‘负薪读书’她是知道的。
这是一个形容勤学的典故,其中主人翁名叫朱买臣。
朱买臣是汉武帝时会稽(现在的苏州吴县)人,四十多岁还很穷,夫妻二人靠卖柴为生。他有个毛病让他老婆很生气,那就是喜欢读书,背着柴在大街上大声诵读。读书是有闲人的事,忙人读书那就是懒。读书又是有钱人的事,穷人读书那就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妻子不懂朱买臣的深意,要和他离婚。
那时候离婚很简单,只要丈夫写上一纸休书就可以了。朱买臣当然不同意,他说:“我得到五十岁才会发迹,到那时,我就会好好的报答你。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他老婆说:“五十岁?你早就冻死、饿死,扔到大沟里喂狗了,还说什么大富大贵?”经过一番无效的劝说,朱买臣被迫写了休书。没有了老婆,他就一个人砍柴卖。
后遇同乡严助,推荐入朝廷,汉武帝时期得庄助之荐,拜中大夫,复拜会稽太守,约一年后,受诏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人带兵平定东越叛乱,因功征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其后又任丞相长史。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负薪读书”同李密“牛角挂书”、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故事,一起被视作我国古代名贤勤奋读书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在许韵寒的理解之下,她认为负薪读书完全就是一个古代版励志故事。将这样一个典故形象的刻画在墨盒上,倒是相得益彰。
打开铜墨盒的盖子,里面就是盛墨汁的地方了,像这种铜墨盒是盛墨汁的小物件,产生于清道光、同治时期,盛行于光绪、民国年间。铜墨盒比石砚轻巧灵便,并能保持墨色的滑润和黑亮,故在当时颇受文人雅士的欢迎。
而今天那些存留在民间的老铜墨盒,则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许韵寒左右上下仔细看了看手上的铜墨盒,发现这个铜墨盒只表面有一些划痕,但整体并没有大的缺失或变形的地方,品相还不错。
而它底部落款‘寅生刻’,指得是陈寅生,赫赫有名的清代刻铜名家,其所刻墨盒极精制。
晚清和民国时期,以陈寅生、张樾丞为杰出代表的刻铜艺术家,将铜墨盒打造成为刻铜艺术的主要载体之一,使铜墨盒成为具有文字、图案、纹饰、款识的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和艺术品。
因陈寅生、姚茫父等人名气极大,他们的作品价格较高,民国时期就有大量的假冒其名的仿制品,仿品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真品。
光绪初年,京城开始有了铜墨盒作坊,以后日渐增多,较有名气的有万礼斋、义合成、京明斋、古松斋、明远阁、来薰阁、同古堂,以及文古南纸店等。
清末震钧《天咫偶闻》云:“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坑,不逾十金,贾人亦绝不识,士夫案头,墨盒之外,砚台寥寥。”可见铜墨盒在晚清已成为文人雅士爱用的时髦之物。
当时,商界账房、私塾学堂、文人墨客等已广泛使用铜墨盒。铜墨盒不仅为教育的普及和书法的普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而且成为提高办事效率、推动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近代化的标志之一。
当时不少著名书画家,如姚华、齐白石、陈师曾等,都为铜墨盒设计过图稿。
很多历史名人,包括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和实业家,都与铜墨盒结下不解之缘。
近代以来的文物收藏名著,如邓之诚的《骨董琐记》、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孙殿起的《琉璃厂小志》等,对铜墨盒及其作者、经营者都有记载。所有这些因素,使铜墨盒具有了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收藏价值。
许韵寒无法看出这款到底是不是陈寅生的作品,毕竟自清代到民国时期甚至到了现在,仿寅生款不知繁多,其中不乏工艺质量同样精湛的。
但至少她能确定,她手中这个铜墨盒是晚清时期的,而非现在的仿制品,不过到底是不是陈寅生的作品,至少也算古董,在价值上就更为指得买下来。
许韵寒站起身拿着‘负薪读书’款铜墨盒,朝钟碧玉挥了挥手,
“请问这个怎么卖?”
正忙着和另一个有意向购买的顾客谈价格的钟碧玉侧身朝她手上拿着的铜墨盒看了一眼,怔愣了下,道,
“咦?你怎么把我拿来压摊子的铜墨盒拿起来了?妹子你赶紧帮我在摊子上找个什么有点分量不怕摔的东西拿去压住底布,就是原来那个铜墨盒压的地方,不然待会儿一阵风就把我摊子上面垫的布吹得呼呼乱飞。”
嘱咐完钟碧玉又转过头去继续应付那个一直在和她讨价还价的顾客。
原来本来铜墨盒是起这个作用的啊,要是来个文人墨士估计会被气得仰倒吧,许韵寒心中腹诽道,想归想,但她还是动作麻利的在摊位上那堆东西中找了个锈迹斑斑的青铜刀柄压上去。
总算做成那砍价犀利口齿伶俐的客人的买卖,钟碧玉心满意足笑眯眯地收了钱送走了那位客人,转身叹了口气。
如今这个社会,小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在日益加大的生存经济压力之下,抠门的人真是越来越多,为了个十块钱都能拽着她讲上半天价。
“你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