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财政赤字(1/3)
千里江山多浩瀚,谁言人杰方璀璨!将军英名显边关,可知兵甲哪来穿?
这些默默无闻的工匠,是荆州大军无往不破、所向披靡的最坚实后盾。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汗水和血泪,才有了不断改良的兵器和战甲,才有了荆州那数之不尽的强力攻城器械,才有了先进的劳作工具,才有了源源不断的物资。
王旭虽然得知荆州钱财空虚,但却仍然无法拒绝这些工匠的要求,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们交代。郑浑等人感激涕零,很快带着工匠代表们高兴地离去,其实他们目前要的并不多!
回到将军府,王旭立刻召集主要臣齐聚议事厅,商讨荆州目前面临的财政赤字。
坐在那高高的帅位上,王旭的眉头紧紧皱起,温和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属下脸庞,良久,才感叹道:“诸公拿出家财支撑荆州运转,乃是高义,在此,旭先谢过诸位!”
“主公何出此言?吾等得主公器重,理当竭力报效!”郭嘉立时出言,尽显人气节。
尉曹掾习祯,乃是以前的荆州六大家族之一,习家的子弟,此刻也是目光坚定地朗声接道:“主公乃是当世明主,威德遍于天下,乃是匡扶天下不二之选,属下幸得将军赏识,自当倾力相助,即便散尽家财,也助主公大业!”
紧跟着,荆州臣们也相继发言,表示愿意献出家财,以助荆州度过此难关!
王旭看着那一张张执着而坚定的熟悉脸庞。心中很是感动。也很是感慨。对于“义”这一字又有了深刻的领会。
静静等着众人慷慨激昂地说完,王旭才深吸口气,平静地笑道:“诸公,你等有功于社稷,有功于百姓,财物和尊崇都是你们应得的,诸公的大义,我与整个荆州治下都必然铭记。可如此长期依赖诸位的高风亮节。也并非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设法突破如今的难关,让荆州财务压力得以缓解。”
这话一出,众人倒是连连点头,毕竟这么撑下去并不是办法,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主公此言甚是!”身为治中从事,沮授率先开口。
“嗯!”王旭笑笑,也不再多说,转而将目光投向新任簿曹从事陈登。“元龙,目前荆州财政赤字是多少?”
“赤字?”陈登疑惑不解。
王旭瞬间反应过来。这才想起这时候哪有赤字的说法,当即开口解释:“噢!我的意思是指财政入不敷出的部分。以后你们也可以将这部分的账务以红字记录,这样可使得账目更易分辨,而亏损状态便可称呼为财政赤字。”
“主公所言甚妙!”陈登眼睛一亮,但也没有再多谈这个,径自禀报。“主公,若说这财政赤字,目前荆州总计亏损九亿八千万钱,而且还在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
“若是算上在坐诸公,以及军中大将捐出的私人钱财,那么只亏损六亿两千万钱,这笔钱只要武们奋力凑凑还是勉强能拿出来,可如今荆州的运作却是持续消耗,长此以往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这么多?”王旭皱眉,这可比他想象中严重多了,这时代经济不像后世那般,经济系统发达,周转循环渠道很多,如今的生产力严重不足,市场不发达,如此自然经济体系一旦出现赤字,那补上将非常困难。
思索片刻,王旭已是略带忧虑地问道:“元龙,若是以目前荆州的税收,加上官办盈利机构的能力,那将多久以后才能平息这个赤字?”
“三年半!”陈登没有迟疑,立刻接道:“如果仍按之前荆州的发展计划,那么道理上讲,三年半左右应该可以扭转财政赤字,但是这期间,必然会大量拖欠军士和各级官员俸禄,而各项政令目标的完成,多数将延缓两年到五年以上!就连原定军队的扩建和补充,也难以在短时间完成。”
问题这么摆出来,王旭突然觉得一阵头疼。
军队的扩建和补充是绝对不能慢一丝一毫的,这个乱世,实力才是硬道理,不然什么都是空话。至于其它各项事务的发展,那也是势在必行,因为这个时代,南方先天比北方差太多,今后若想逐鹿中原,兵进河北,若是不趁着现在这断宝贵时光,积累底蕴,那到时候就是有心也无力。
最明显的一个体现,便是南阳郡和章陵郡勉强处于北方,但两郡的各项钱粮物资收入,已是多于荆南四郡,外加豫章郡的总和。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黄河以北等大片地域打得热火朝天,却始终有余力的原因,北方的人口在这个时代,是南方人口总数的几十、上百倍,无论是经济还是技术,都是南方拍马难及。
南方后来居上的很大一个原因,便是三国两晋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导致大量百姓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人口,加上南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这才促使迅猛发展。
如今,若想今后有足够实力与北方豪强抗衡,甚至辗压,那么发展就不能有一刻缓下来,等北方大局定下,那还玩个屁,人家出动大军动辄可以弄出百万人,但南方却很难。
历史上,刘备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导致诸葛亮等人多年努力付之一炬,从此之后地域广博的益州,在几十年间,竟然再也没有组织起这么大规模的军队。
诸葛亮七次北伐,不管其战略对不对,但兵力捉襟见肘绝对是个问题,若不是凭借诸葛亮,还有姜维等其它蜀中名臣的个人能力,早被曹魏给推平,哪有司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