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死中求生(2/3)
北返,以免让齐国公看破手脚,趁机突围。而任何一场大战役都是一盘完整的棋,他这支大军如此来回奔波,必会调动其他大军进行相应调整,以免整个战局乱作一团,这就为我军找出破绽提供了机会!”
“机会何在?”
杨渭元双目一凝,朗声问到。
徐锐的手指从沂水滑倒流青山,贼笑道:“机会便在这里!如果我是武陵王,一定会在泾阳东北留下一支战略预备队,以防有人向北齐方向突围。
为了抽调相对较近的主力南下击破水师,武陵王十有八九会令这支战略预备队向齐国公方向靠拢,以备不测。
如此一来,北齐的口子便会彻底敞开,我军只要绕过流青山,便可借道北齐返回大魏!”
“真的?!”
一听徐锐果真还有办法,曹公公激动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然而刘异和杨渭元却没有他那么乐观,刘异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你说得的确有些道理,可现在武陵王主力已然北返,那支什么预备队还是守备军的就不会回去么?”
徐锐道:“此一时,彼一时,武陵王南下击破水师拖慢了整个计划,所以他一定是打算用这支预备队来弥补失去的时间,尽快吃掉齐国公的主力,否则战事一旦拖得太久,被圣上反应过来,再派援军参战,结局就不好说了。
而且咱们现在深入南朝,距离北齐很远,就算是武陵王也不见得能将咱们和这个破绽联系起来,所以只要演得像一些,十有八九能一路过关,只要这条路走到一半,他就算反应过来也已经为时已晚!”
“好,好好好!”
听完徐锐的慷慨陈词,刘异看着地图连说四个“好”字,接着一边点头,一边深深看了徐锐一眼,大笑起来。
压抑的气氛散了大半,现在只剩下杨渭元还眉头紧锁。
“说来说去都是后话,现在我军被困在溢水西岸,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而且决战就在眼前,我军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这个困局破不了,一切都是泡影。”
“这还不简单,想要破局当然是渡河啊,只要渡了河不就将所有的追兵都甩在身后了?”
徐锐理所当然地说。
杨渭元顿时一脑门黑线。
“你可知道对岸便是山亭候的大军,按你所说,他们应该也被南朝主力团团围住,咱们渡河不是自投罗网吗?”
徐锐却不以为然道:“您都不敢相信我军会渡河,南朝如何想得到?何况既然武陵王为留下我军,不惜把围困齐国公的主力都调来了,那就说明他们的兵力也不甚充裕,对岸的南朝主力要围困山亭候的大军,哪有功夫来管我们?”
“好,就算南朝大军不用担心,但最近的渡口距离这里还有三十多里,紧赶慢赶也得半天,而且就算到了也还得打一场恶战,这点时间足够黑旗军追上我们好几次,你说我军要如何渡河?”
徐锐奇道:“谁说咱们要去渡口?这个镇子靠河而生,不是有不少渔船吗,大帅何必舍近求远?”
杨渭元呼吸一窒:“这个镇子是有百来条渔船,可是你指望这些只能乘坐两三人的渔船渡过五万大军,难道要让黑旗军在几十里外等你三日?”
“哦,原来大帅担心的是这个,三位大人不用担心,山人,自有妙计!”
徐锐嘴角微微上翘,笑得贼眉鼠眼。
三人一见他猥琐的笑容,顿时心中大定,脑海中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个想法:这个小子,怕是又要使坏了……
杨渭元沉思片刻道:“好吧,最后一个问题,我大军连日奔波,军粮已经见底,照你所说,回国之日尚远,此事又要如何解决?”
面对杨渭元的灼灼目光,徐锐微微一笑,只说了一个字:“抢!”
“什么?!”
三人的表情凝固在脸上。
见他们似乎不大明白,徐锐又解释道:“兵法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善于用兵的人,士兵不会再次征集,粮草不会多次运送,武器装备是国内运去的,粮食物资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物资供应就能充足。)
杨渭元用兵一向周正,讲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未见过如此冒险的战法,更没听说过这样离奇的兵书,但细细一想又觉得很有道理,仿佛心中有一扇窗豁然打开,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风景,惊奇不已。
“小子,你这些乱七八糟的兵书到底是从哪里看来的?为何本帅熟读兵法,却从未听闻过你讲的这些?”
杨渭元盯着徐锐,狐疑地问了一句。
徐锐心中大汗,他说的兵法便是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杨渭元自然不可能读过,可这要怎么跟他解释?
总不能说自己来自另一个世界吧?就算说了真话也会被他当成敷衍,反倒不足为信。
“天下兵书之盛,你没读到过有何奇怪?再说,这小子向来喜欢信口开河,顺口胡诌两句你竟当真,说出去真要被笑掉大牙!”
正发愁的时候,刘异突然接口到。
杨渭元一楞,想起徐锐的确经常满口胡诌,说些乱七八糟的话(他们听不懂的现代语汇),乍一听很有道理,细细想来又觉得莫名其妙(不理解现代知识),顿时深以为然。
徐锐感激地看了刘异一眼,明白他定然是为了帮自己保守住“师出鬼谷子的秘密”,才会出言解围。
没想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