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读书有什么用?(1/2)
“沈家三哥,我都16了,为什么还要同这群小鬼头一起读书?我想跟着沈家大哥、二哥去打官军,也去抓个大官回来,那多威风。”
“毛毛虫,你说谁是小鬼头呢?你连条菜花蛇都不敢抓,还想抓官军,就别想着给沈家大哥、二哥添乱了。我看你连火绳枪都拿不动,不要开一枪就掉海里了。你要是掉海里也就算了,掉了一只火绳枪多可惜啊,一只二十贯钱呢,都能买五罐蜂蜜了吧?”
“白痴,一罐蜂蜜要一贯200文,怎么会只买五罐蜂蜜,怎么也得买上10罐蜂蜜才对。”
“你们都别争了,二十贯除以一贯200文,刚好够买16罐还多800文,你们都是白痴才对。”
“瞧你能耐的,不过会一点算术就以为自己是读书人了吗?你昨天还从我家借了一捆柴呢,你今天放学后要是不还回来,小心我揍…”
站在院子里的大宋秘书省正字洪遵,听着面前平房内传出的童言,一时也有些忍俊不禁的微笑了起来。
看到这位官人上岸后一直阴郁的脸色终于散去了些,陪着官人四处查看的保安社社首沈大将总算是松了口气。
哪怕保安社如今已经收服了21股海盗,在台湾南北和澎湖列岛上设立了3堡36村,并迫使台湾海峡以南11股较大海盗尊保安社为盟主,并三次击败了福建路、浙东路的官军水师,可面对着穿戴着绿袍乌纱的官员,沈大将依然感觉自己有些底气不足。
“也许只有那个大病一场,痊愈后开始变得知书达理的三儿子,才能在这些大头巾面前毫不示弱了吧。”沈大将心中不免有些沮丧的想到。
而就在这时,平房内一个快要结束变声期的男声突然响了起来,压倒了房间内这一干孩童的争吵,只听得他气急败坏的喊道:“你们这是皮又痒了是吧?王少泉,你还想揍人?我看你是精力太旺盛了,你现在给我出去跑个5圈再进来。其他人还有没有想和他一起出去跑步的?”
孩童们也只是安静了片刻,就听到一个小女孩不甘示弱的反抗道:“三哥你刚刚不是说要以理服人,不许用拳头和权力去压制不同意见的吗?你都不说清楚,为什么要读书,就让王二狗子出去跑路,这难道也是以理服人?”
小女孩的话音刚落,一个男童的声音弱弱的响起:“子真姐姐,我叫王少泉,不叫王二狗子,你下次能不能喊我大名…”
小女孩粗暴的打断了他说道:“闭嘴,二狗子,我在和三哥说话呢,你再乱插嘴小心我揍你。”
站在讲台上的沈敏,对于这些无法无天的孩童们也有些无计可施了。这里大多数孩童,都出身于澎湖二百户,是他撺掇父亲沈大将建立保安社的骨干,也是他手中最可信赖的自己人。
澎湖二百户,这是宋朝为了防范海盗占据澎湖列岛,对福建沿海造成威胁,从大陆迁移而来的厢军,以一名大将率领,隶属于晋江县,至今已有三代了。
只是,当初金国南下差点连天子赵构都抓了去,大陆上人心惶惶,谁还顾的上屯守澎湖列岛的这200户厢军。再加上大宋的败兵和乡间无赖畏惧金兵南下而下海为盗,一时之间东南沿海盗贼成群,澎湖列岛和晋江县之间的联系也是断绝多时。
于是在不得已的状况下,为了让家人生存下去,原本防备海盗的澎湖二百户,很快就成为了海盗中的一员。在大陆上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厢军,在这大海环绕的列岛上,倒是爆发了惊人的求生yù_wàng,不但存活了下来,还成为了东南沿海一只中等规模的海盗团体。
和其他海盗不同的是,因为这两百户厢军好歹还是有些军事素养的,加上大家又都是知根知底的乡邻,作战时自然比其他海盗团结的多,因此虽然规模不大,但战斗力却不弱,于是也没人敢来吞并他们。
但是,随着绍兴和议达成,大宋终于在江南偏安了下来。不管赵构这个人有多无耻,但是作为一名统治者,他还是合格的。安抚百姓,兴修水利,稳定社会秩序,并大力发展海贸以填补国家财政的缺口。
于是到了莫名穿越而来的灵魂占据了沈敏的身体的时候,东南沿海猖獗的海盗活动已经开始渐渐平息下来了。就连曾经纵横台海之间的大海盗郑广,也被招安上陆当官去了。
而在朝廷的支持下,大宋海商的船只越来越大,出海时也是成群结队而出,缺乏工匠和铁料的海盗们,渐渐打劫不动这些大海商了。不少海盗不是远走南方,就是主动向朝廷投降,上岸去当良民去了。
作为澎湖二百户的首领,沈敏的父亲原本也是有意向朝廷投降的。不过在沈敏的一番苦劝下,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试着为这两百户寻找另一条出路。
沈敏依仗着自己记得的后世信息,带人找到了台湾北部的金瓜石-九份金铜矿。这个距离海岸还不到10里的金矿,立刻打开了澎湖两百户所面临的困局,让他们能够购买新船和购置军备、招募新血,从而一举跃升为南方最大的一只海盗。
有了找到金矿的功绩,大家也就不再把沈敏当做不懂事的少年看待,认可了他在众人面前拥有话语权。
沈敏自然不会推崇暴力抢劫这等毫无技术含量的海盗方式,在他的记忆里,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的打劫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收税,一种是印刷纸币。当然,这得先建立一个政权才行。
因此他向各位叔叔伯伯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