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答曹子桓之问策(1/2)
《礼记·祭法》有云:“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大儒郑玄注释曰:“建国,封诸侯也。”
在秦汉期间,封公,乃是封诸侯,就是建国。
天子刘协,在昭告天下的诏书中,封曹老大为魏公,也是如此。
曰:“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思,是用锡君秬鬯一卣,珪瓒副焉。魏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往钦哉,敬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自此,魏国初建。
自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魏国既立,第一件事,就是建魏社稷宗庙。但是曹老大呢,就做了一件让曹丕遍体生寒的事。
他竟然让随军在扬州的曹植,倍道赶回邺城,与曹丕一同主事建立魏社稷宗庙之事!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
都是儿子嘛,建立家族祭祖之事一起出力,也是应该的。
但是呢,对于曹丕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
自从曹昂故去后,无出的丁夫人,被陈恒劝回曹府继续为妻,曹老大算是没有嫡子的。
如今曹丕作为最为年长的儿子,被授权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在常理当中,应该是被当成嫡子来培养。
魏国建立了,也理应是世子!
也理应主持建立宗庙之事!
但是曹老大让曹植也回来出力,就是向所有人都昭示了一句:他依然没有册立世子之心,曹丕与曹植一样,都有机会!
如此一来,曹丕不急了才怪!
曹昂故去、曹冲天不假年,他方有机会继承位置。结果呢,却又多出了个曹植来。
人生,何其多艰也!
路,何其漫漫修远兮!
去荀府吊丧结束后,带着小曹叡入住陈家乌堡的典满,也证实了陈恒的猜测。
他在陈恒的书房内,直言不讳将曹丕如今的处境与担忧,都和盘托出。还带来曹丕的问计:“子初,事已急矣!汝以为,某当如何自处之?”
陈恒捏了好久的胡子,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神情有些烦恼。他并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真不想做出建议。
主要是不想再多树敌。
曹老大问封公之事,已经让他在朝中多了一堆不待见的人。如今曹丕又问计,那么陈群、司马懿、吴质和朱铄,这四个曹丕的心腹,当如何看待陈恒?
他们四个,才是呆在曹丕身边出谋划策、应对时局诡测的人!
而陈恒,则是领兵在外,为曹丕增加底气、引为助力的人;或者是让曹老大觉得立曹丕为世子,有利于基业安定的人。
双方,分工本来就不同。
若是陈恒将内外之功,都揽全了,那四个人该怎么如何自处呢?
会不会以后就凑在了一起,打压陈恒、拖后腿呢?
毕竟,司马懿可是和钟繇是姻亲,天然就对陈恒带着敌意。有他在,随意挑拨两句,形成这样的结果,太容易了....
唉,难不成某今岁,是流年不利乎!
权衡了良久,陈恒心里感慨了句,到底还是做出了建议。
无他,曹丕都让小曹叡住到陈家乌堡了,都让典满千里迢迢跑回来问了,怎能不给个答案。除非是,想让曹丕觉得他不可依靠!
“虎头,汝回邺城后,告知丕公子,就说某觉得《春秋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篇,尤其精彩。”
没头没脑的,陈恒走到典满的旁边,压低声音扔下了一句话。
也让典满一脸的茫然。
好嘛,勇冠三军的他,对经书专研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不过呢,他也不纠结,反正就是个传话的,曹丕听得懂就是了。心里默念了几声,将陈恒的话语记住了,就拱手而言,“喏。某都记住了。”
“嗯。”
陈恒嘴角微笑,点了点头,他就喜欢这种做事有分寸的人。
马上又开口,“虎头,汝告知丕公子,就说今岁秋收之前,某让人送修儿去邺城五官中郎将府上,当伴读。”
这次,典满倒是听明白了,还暗自赞叹不已。
小陈修深受丁夫人宠爱,若是去邺城给小曹叡当伴读,那么小曹叡就有许多机会在丁夫人露脸。进而,会让丁夫人宠爱之。
不管怎么说,丁夫人是曹老大微末之时的发妻,两人感情异常深厚。不管有无子,都不会休了。因此,他日若是确定魏国世子,也肯定会先让丁夫人收养膝下,明确嫡子的身份。
而小曹叡就是替代其父曹丕,先争取丁夫人的好感。为以后,在曹老大面前,丁夫人能够多说几句好话。
毕竟在势均力敌的时候,就连一根稻草,都能压倒骆驼。
更别说是,发妻的枕边风了。
典满重重的点下脑袋,“喏。某一定将家主之言,一字不漏的转告给丕公子!”
“嗯,汝做事,某放心。”
陈恒微笑颔首,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探过来脑袋耳语叮嘱一句。
“虎头,切记。此两件事,止于汝知、某知,丕公子知。千万要回禀丕公子,不可透露给第四人。哪怕是吴季重亦不可得知,否则事恐有变矣!”
这么严重?
连吴质都不能知道?
典满有些诧异的睁大了眼睛,他知道吴质是曹丕的铁杆心腹,两人经常在一起谋划事情,比陈群、司马懿等还有亲近得多。
我能告诉你,我是不想被未来的“文帝四友”心生嫉妒,进而树敌吗?
陈恒没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