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1/2)
古人的思维通常比较僵化,于秋指导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一般会给他们制定一整套可以省时省力的程序,让他们按照顺序完成就好。
建民房其实没有什么技术性,除了泥瓦刀工熟练之外,就是一点点几何知识,于秋用量好长度的线板在地上取正方位,拉好标示线之后,就开始挖土下墙角了。
北城门外这块地,将来是用于做政要家属生活小区的,没有必要建三层楼,而建两层楼的话,墙脚下三尺深就足以,几十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将地挖了出来。
下模板装模子,再将钢筋扎好的龙骨架放进去,用水泥活石子搅拌好之后,倒入模子里面,等待其硬化凝固就好,工匠们将整个过程看一遍基本就记得了。
如果之后起的房子都用一样的模板,还会节省很多时间,到时候直接按照部位将模板位往上套就行。
放了钢筋龙骨,灌水泥石子凝固而成的主樑会很牢固,以后可以随便搞装修,住上几十年都不成问题。
当然,这是洺州政要住的高档别墅,民居还可以更加简单一些,只盖两到三层的话,根本不需要用这样的筋水泥浇筑,只需要在转角处,用大块青砖打横了用水泥砌实心樑柱,就足够承重了。
后世九十年代末盖的楼房,大多连这种樑柱都不专门打,直接砌了砖墙就在上面盖预制板,一样可以住人,只是这样的楼经不起很大动静的装修,住个十多年,就会拆了重建。
毕竟,这个时代用钢筋的成本太大,都快赶上一栋楼房的造价了,而且,这么建造不用等浇筑的水泥硬化,能省很多建造时间,大致一间楼房只需要一两个月就可以上樑封顶。
当然,像洺州这边把房子修到三百平左右,三层高的话,可能时间要的久一些,后世很少有单个家庭把房子建这么大的。
有几十个人在旁边学习的人帮忙,只用了半天的功夫,于秋就将墙脚浇筑好了,系统里面的任务完程度,立即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等待其彻底凝固需要一两天,于秋直接去了武安县的大棚,这边有之前他种下的十字花科蔬菜,现在,都到了交花的季节。
技术经验类任务注定要被卡死一段时间,那就只能在其它任务上下功夫了,除了物品兑换任务之外,于秋还托渊盖苏文在高句丽收购活的梅花鹿,用于支付一部分货物的货款,想必应该能够很快完成。
初级农耕技术里面,就有一些交花培植变种的技术经验,不然,于秋的大棚蔬菜也种不起来,所以,在这边,他也就是费些体力而已完成工作而已。
不过,让他比较惊喜的是,三十万亩大棚已经全部建设完毕了,而且,负责大棚蔬菜种植的百姓们自发的按照他去年教授的方法,种上了很多蔬菜。
这些农夫们就是一刻都闲不下来,去年听了于秋一段时间的讲课之后,有很多领悟力比较高的人经常合在一起相互交流技术,于秋看了看各个棚的出苗情况,种的还不差。
主要是武安县衙这边有提供有机肥,几个月的种植下来,他们对于整田已经非常熟悉。
现场给农夫们上了两天课之后,于秋将番茄种子的种前处理方式交给了他们,今年第二季的番茄现在就可以开始种上了,在夏季种植,都不需要盖棚,阳光充足的话,成熟期会短的多。
临走前,他觉得这种教授大家种田的课还应该继续进行,百姓们最缺的就是知识,有了知识,他们自己就会动手,让自己富起来。
又在洺州城修房子修了半个多月的房子,期间处理了不少城市重新规划之后的政务,同时,将都督府库存的那些丝绸,全部都出货给了商业同盟内有合作种植大棚蔬菜的几家后,于秋就准备回山庄了。
李世民听了于秋之前的忽悠,今年让全国百姓们少种桑麻,少养蚕了,导致全国物价都在下跌的时候,丝绸的价格却逆市涨了两成,谁叫那么多家一齐大量收购呢!用于盖大棚,可不像拿在市场上面买货交易,用掉多少,市面上就少多少。
于秋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丝绸来解决各家的需求问题,不仅赚了钱,还收获了大家一堆感激,价值一千多万贯的丝绸等于把他下半年要从各家手中采购的各种原材料物资的钱提前支付了,而接下里的一段时间里,洺州的各个商铺,将会回笼大量的铜钱现金。
以洺州各产业现在每天至少数万贯的流水,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要不了多久,将会流入一半到洺州,所以,洺州人民银行的开业时间,将会定在端午节。
届时,将发行一万万枚洺州钱,也就是五亿枚洺州钱,虽然价值只有五十万贯,但是,能大大的缓解市面上的钱荒,造成一种洺州钱紧缺,大家都想要,量却不多的现象,这样大家才会有更多收藏洺州钱的**,而到时候,于秋将以每月三十到五十万贯的速度,往市场上发行新钱,让洺州钱在货币市场一直保持超然的地位。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要拉动大家在洺州银行办理业务的积极性,因为,洺州银行可以存唐钱,但是,提款,却是有很大机会可以提到洺州钱,这就会让那些想要洺州钱的人,纷纷到洺州银行存款。
只要他们来了洺州银行办业务,于秋就不相信他们不把钱袋子全部交给洺州银行掌管,不记名存票可以在洺州任何产业直接购物的服务,谁有?
要知道,洺州的商铺产业,现在可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