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首无名歌的启发(1/2)
[[[c]]]“如果明天我没有什么急事的话,大概会来阿姨这里买一些点心吧……”或许是因为不想让她失望,我忍不住这样回答。[燃].[774][buy].[com]
“嗯。”叶晴安点头轻轻地应答了一下,然后就拉着我走向了钢琴后面的那几排狭长的书架。
她安静地抬起头来看着我,青涩的小脸上满是对于我这个陌生人的好奇与渴望,“请问……你有什么想要看的书吗?”
有什么想要看的书吗?
这样的问题,还真是奇怪啊。
如果没有看过的话,又怎么会知道是否喜欢呢?
这般,自然也不会明白想不想要……
不过,我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考虑太久,而是在眼前那大量的书籍中匆忙地扫了一眼。
除去一些常见的经典著作之外,我还看到了许多像《尤利西斯》、《诸神的复活》一样较为晦涩的作品,虽然在网络上大概是有贩售,但是平常很少能在书店里见到。
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我还找到了几排由德、法、英、俄、阿拉伯等国家的语言印刷而成的书籍。
当时,我打从心底感到了惊讶。
“那些都是书的作者在本国出版的书籍吗?还真是复杂啊。不过,为什么要去买外国的原版呢?这些书,看起来都不像是国内印刷出来的东西吧。”我一脸疑惑地向她提出了的问题。
“一本外国文学作品的好坏,并不仅仅在于作家的能力究竟如何,译者的优劣也尤为重要。就像同一幅画,不同的人看了却会产生不同的感想。如果不是作者本人的话,想要表达出原本的意象也会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吧。”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一排书里抽出了一本完全由德语编撰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像尼采的哲学著作这一类的作品,阅读译本大概是很难体会到原作者最初的想法的吧。中文的条理太过复杂,往往会出现许多华而不实的‘专业术语’,由此就将导致译本的可读性大幅下降,要不就是其中包含着的曲解和谬误会让人走上歧途。”
“然而,如果是文学的话,就很不一样。外国名著中尤为注重的人性光辉,与中华文化的含蓄、典雅相互交杂,往往会诞生许多非常美好的作品啊。”
说着,她轻轻地把书放回了书架,继而从一旁的中文译本里拿出了一本书籍,缓缓地将其翻开,然后小声地念出了其中的一小段话:
“一切渺无希望,
只是心存幻想,
散去如这春.光。
谁人花言巧语,
叫我失魂落魄!
莫说时光疗伤,
莫说痛苦即忘,
追忆笑声泪影,
似刀刻我心上。”
她口中诵读出的那一段话,让我感到了异常的熟悉。
“不过,到底是哪一本书籍啊……”我在心里反复设想。
“这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所写的一部政治寓言类的小说《一九八四》里的一部分内容。”
“这首歌,在文中被男主人公温斯顿称作是‘由谱曲器胡乱拼凑而成、专门为无产者量身打造的口水歌’,又说过‘可那位妇人却视此等垃圾为天籁,居然唱得有板有眼’这样的话。”
“而同时,《一九八四》里的无产者又是被英社全然控制了思想,就像是为了存活而存活的行尸走肉一样。由此,便可以看出他对于这首歌是怀抱着何等的厌恶与鄙夷吧。”
“可如果在是看完这本书以后再来回顾这首歌曲的话,却让人心生悲凉……”她的声音开始变得越来越轻了,就像是快要消失了一样。
在晴安说完了第一句以后,我已经完全回想起这段歌词的出处了。
不过,相较她的那一个版本,我记忆里的那一首无名之歌与其有着一些微妙的偏差。
“我所读过的《一九八四》,是由董乐山先生翻译的早期版本,似乎和你手上的那一本不太一样。”我犹豫了一会儿,而后说道。
“董乐山先生是经历过十年事变的人呢,对于反乌托邦和极权主义的看法自然更为深沉吧。那个译本,我也曾阅读过,大概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接近乔治·奥威尔原著想法的一个版本。而我刚才念过的那小段歌词,则是出自于舒新的译本,在文笔上要来得更加优美一些。”她转过身背对着我,声音轻柔地回答。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这是《一九八四》中,大洋国的唯一政党——英社的口号。
当我初次见到这简短的三行文字时候,在倍感惊艳之间,更多的还是觉得难以理解吧。
两种相互背离的东西……怎么可以变为等同?
在那本书所描绘的社会中,无产阶级人民过着贫苦并且不断受到文化封锁的恐怖生活。
每一个人,都只能整天听着由机器胡编乱造出来的口水歌,看着不断被英社歪曲了事实的报纸,喝着苦涩松子酒,听着咖啡馆里的电屏中不断传出的“胜利喜讯”,想着“我们的生活正在越变越好”。
当下的时间,距离变革以前的那个混乱年代已经太久了……
温斯顿记得,那个时候有一些头戴高礼帽的资本家,有乘坐着华丽马车的上流社会的贵族名媛。
现在的生活……比起过去真的美好得多吗?
温斯顿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尝试着去回忆,但记忆里只有儿时与母亲四处游荡的模糊景象。
“但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