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渗透战略(1/2)
在第一座阿米巴殖民的恒星系统失守后,没过多长时间便出现了第二座、第三座……协调会的进攻势如破竹,呈现出碾压之势,一如此前阿米巴进攻伊纳里煌国那样。
不过,采集者并非是伊纳里煌国,它们的战争策略经验极其丰富,在极短的时间里便把握住敌人的走向,采用‘渗透战略’死死地维持住整体战线。
所谓的渗透战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渗透来实现战略上的目的。
在战斗能力上,协调会作战单位要比采集者更强,甚至可以说是碾压,但这并不意味着采集者们没有制衡的方法。
许许多多的小型宇宙生物会渗透到伊纳里煌国那方的恒星系统,并在找寻到合适的恒星系统后开始安营扎寨,孕育出大量母舰生物在伊纳里煌国的疆域内肆虐,从而恒星系统主权易手到阿米巴这边。
每当协调会一点点推进挤压采集者们的战线时就会愕然地发现,他们身后莫名其妙的会冒出大量的敌方阵地和敌人,经常会出现腹背受敌的情况,虽然这并不能给协调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但拖住他们战略推进的步伐确实是很有效果。
战争因为这样的战略,而进入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胶着状态。
采集者们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战役的失败并不一定决定着战争的失败,既然技术上它们无法与协调会作对抗,那就在其他方面对协调会对抗,把对手拉到与自己相同的层次再以丰富的经验击败对方。
大量的母舰生物组成集群在伊纳里煌国的疆域内横行霸道,孱弱的伊纳里煌国舰队完全没有能力抵挡它们的进攻。
但同样的,母舰生物集群也根本打不过协调会的作战单位,它们装备的旧版伽马射线炮同跃进生物的伽马射线炮一样,对协调会作战单位无法造成有效的伤害,因此每次与协调会作战单位相遇时,往往都是全军覆没这一结局。
不过采集者们也不至于傻到连这点都想不到,它们一开始就放弃了让母舰生物赢过协调会作战单位的想法,根据母舰生物集群的失败来制定战略,每一只母舰生物集群在抵达新的恒星系统后,会投放出许多拳头大小的球体。
这些球体最外层是抵御太空环境的甲壳,内在是一个富营养的原始汤,原始汤内是各种基因链条,但都处在未激活的状态。
母舰生物集群在交战中全军覆没之际,会释放出一段无线电信号,这段信号会被母舰生物们提前释放出来的球体接收到,信号会导致球体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连锁反应式的变化会持续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不等,然后将球体内部原始汤中的基因链条激活,从有机物质转变为生命体。
这些生命体会选择与母舰生物集群遗留下来的尸骸接触,吞噬同族的遗留财产,让整支母舰生物集群重新‘复活’。
正因为是这样,结果就是母舰生物集群像滚雪球似的越大越多。
采集资源孕育母舰生物比较复杂,因为还需要拆解物质,重新组合有机物,可直接接管母舰生物遗骸就会省去这些工序,有机物质是现成的,甚至如果母舰生物躯体破损不严重,生命体接管遗骸后,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顶替掉坏死细胞便又可以重新投入到战斗中。
哪怕是生命体激活最长的一个月时间,也不足以让母舰生物的全身细胞彻底死亡。
在正面战场上,采集者们把反物质等离子炮投入到战斗中,通过一个舰载的环磁轨道,由反物质供能充电,将一束反氢等离子体加速到亚光速,通过正反物质湮灭杀伤敌人。
初次投入到战场时,由于协调会一方的毫无准备,采集者们罕见的拿到了几场胜利,搭载反物质等离子炮的生物体,只需一发便可以将协调会的作战体葬送进地狱。
不过,这种搭载反物质等离子炮的生物体,在后续作战中,并没有再起到什么更好的战果,因为协调会学乖了,每次进入战场后,优先通过灵域感应搜寻有无这类生物体,然后优先进行斩首。
于是,采集者们放弃了舰载反物质等离子炮的思路,把这种武器布置在了星球上,作为阵地武器使用。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性价比更高,反物质等离子炮的原理注定了体积会比采集者们的其他武器要庞大许多,且也更加脆弱许多,星球本身是一个物质库,可以及时的修复破损的反物质等离子炮。
另外,采集者们还发现,它们的敌人似乎并没有一击爆星的能力,虽然协调会作战单位的光剑可以像切豆腐似的把一颗实心的类地星球切来切去,可万有引力始终都会保证星球保持一个完整的球体,而协调会也没有进一步的展现出破坏星球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下,星球无疑是一个极佳的火力部署点。
不过,虽然有反物质等离子炮的加入,同时还专门针对性的对协调会进行了防御部署,但正面战场上,采集者们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阵地还是在逐渐丢失,只不过协调会在抢下恒星系统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协调会的两张战场王牌把采集者们吃的死死的,一个就是利用灵域跳跃实现的瞬移,而且还是比神圣沃姆邦国更强的技术运用,能够不借助星门就实现跨恒星系统,协调会作战单位想进攻什么地方就进攻什么地方,拦都拦不住。
另一个就是百分百的射线类攻击免疫,原理采集者们看不懂,但实际效果就是哪怕恒星射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