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如胶似漆(1/3)
婚后第三日,按照婚礼进行之后的常规流程,新人夫妇是需要回娘家一趟的。
不过考虑到王玄清的父母都已过世,就改为了墓祭。
墓祭,其实也就是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出于对祖先的礼敬,又或“去恶字而呼为美”的修辞习惯。例如清明节时扫墓,北方叫上坟,南方沿海一带为了避开“坟”、“墓”二字,便婉称为“拜山”。把扫墓叫做“拜山”显得更古雅,“山”字的古义之一便作“坟茔”解,如今风水师仍然称墓地的坐向为“山向”。
拜的“山”分两种:一种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内的祖辈,称“家山”,拜祭家山称“家祭”;另一种是对宗族祖先的拜祭,称“祖山”、“大众山”,拜祭祖山称“扫大众山”。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1.预先清扫好葬地。参见“扫墓望丧”。
2.指祭扫坟墓的整个过程。包括给坟墓除草、清扫垃圾、献花、祭祀等过程。
《宋史·唐恪传》:“以延康殿学士知潭州,请往钱塘扫墓,然后之官,遂改杭州。”
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清明日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既然是墓祭,自然也不必大张旗鼓地出城,所以只有凌皓夫妇二人前往,裴先生,燕南天两人随行保护。
等到夫妇两个离开了雍城,走到了两个坟冢之前,点了大红蜡烛,烧了纸钱,焚香叩首,这墓祭也就算是完成了。
王玄清这时候也梳起了妇人发髻,这代表着她现在已经是凌家的媳妇儿了,并且可以凌皓的名义外出行动而不受任何干涉了。
单瑛也同样拥有这种权利,这个世界里的各类规则还没有成型,男女大防也远远没有宋代那般严格,只要王玄清出门在外小心一点,凌皓自然不会介意她出门去做什么。
因为他现在要一边忙着练功的同时,还有一大堆的生意等着他去做,像什么胡椒,花椒的售卖,和单家的合作,以及同雍城其他家族之间的利益往来等等。
毕竟自己生财有道,再说了,谁会嫌弃自己家钱多呢?
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在这个高武世界里真的是寸步难行。
王玄清自婚后,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被人疼爱和宠幸的家庭氛围,这对于自小失去父母的她而言,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同时,有了凌夫人的正当身份,她自然也可以同雍城的贵族们交好往来,尽管她的出身一直被人诟病,但这并不能掩盖她的能力。
凌皓自然也是看重了她的能力,才决定娶她为妻的,一方面是想让她安心,另一方面,也是想把她绑在自己这艘大船上,免得自己哪天失势了,她就会果断抛弃掉自己投入别人的怀抱……
别看她现在低眉顺目,温婉无暇的模样,那是因为自己给她带来了好处,等到有一天自己没有利用价值了,这个女人肯定会果断地砍下自己脑袋去祭旗。
这是一个风险投资,凌皓其实心里也没谱,只希望王玄清将来不要让他失望……不然的话,他宁可把这个女人杀掉。
平心而论,王玄清毕竟也算是是自己的“学生”,她的能力和本事自然是有的,自己只是作为领路人把她领进门,好在她自己也聪明好学,很快也就学会了举一反三,但凌皓始终不太放心,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好办法把她宠络在自己身边,最后只好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把她留在自己身边了,这是他目前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了,至于以后会装怎么样,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毕竟是新婚燕尔,夫妻之间的感情还是比较稳定的,做了凌皓的正室夫人以后,王玄清也终于亲身体验到了身为女性最大的快乐,郎情妾意,你侬我侬,不在话下。
如此过了一个月时间,咸阳那边也传来了一道消息,自己的便宜老爹听说自己娶了一个平民出身的孤女为正妻以后,气得几乎都要吐血身亡了,这……这完全就是在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当儿戏啊!
只不过,咸阳距离雍城路途遥远,没有像自己合理运用契约传送门或者雍城侯那样利用墨苑黑科技现场开外挂的功夫,没个两三月肯定是赶不回来的。
凌皓不置可否,继续我行我素,反正两个人现在生米煮成熟饭了,将来若是便宜老爹让他放弃王玄清,那肯定是不行的。
自己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哪有再重新吐出来的道理?反正现在他已经是全雍城的笑柄了,自然也不介意再做整个秦国的笑柄。
他巴不得自己的名声传得更远一点呢,外面的闲言碎语越多,自己就越不会引来别人的注意。
毕竟一个娶了“不详孤女”,并且还把婚宴大办特办的男人,智商肯定也高不到哪里去啊。
看到凌皓这么淡定,王玄清自然也不会露怯,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该玩玩,该练功的练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