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秋日(1/3)
青云闻言吃了一惊:“楚王世子妃的亲舅舅?那就是跟楚王府的人是一伙的了?龚大人,您怎能这么大意呢?应该避开的呀!”
龚知府郁闷极了:“楚王平日结交的权贵极多,交好的官员也不少,为世子定下定国公府这门婚事,又得了一大助力。定国公府本身的姻亲就极多,门生趋附者众。从前人人都以为楚王这么做都是为了皇上,也没人去拦着,如今却是想防都防不来了。与他结交的勋贵官员里头,谁是忠于皇上的,谁是投向楚王的,压根儿就没法分辨清楚。若是将所有与他有关系的官员都避开了,这信也就没法送进京城了。”因为那样的人可谓是遍布全国各州府啊!
青云想想也是,楚王世子妃是定国公世子的掌上明珠,她的母亲自然也是大家子出身,有兄弟做官是很正常的。乔致和还是定国公的庶子呢,不也是皇上这边的人吗?不过他好象跟嫡支那边素来有不和,立场也可能不大一致。
记得定国公夫人姓陈,就是皇帝元配陈氏的同族姐妹,从前是跟着倒过霉的,但在皇帝的努力下,陈家东山再起,她也重新夺回正室的权势地位了。现在陈家连陈通判这种无能的家伙都能稳稳当当地做着官,皇帝亲信的龚知府居然还拿他没办法,想必陈家人不会糊涂地参与到夺位之事中去——换了另一个皇帝,谁还能对他家这么照顾?可偏偏这位定国公夫人陈氏的亲孙女又嫁给了楚王世子为正妃,一旦楚王世子做了皇储,她孙女就是稳稳当当的东宫皇储妃、未来的正宫皇后了。这似乎是个难以拒绝的诱惑。
所以说,定国公府及其姻亲们,在皇帝与楚王这场权位角力中分别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还真是说不清楚呢!
青云皱着眉头问龚知府:“那现在该怎么办?那个莱城的地方官府既然要听楚王世子妃的舅舅命令。不肯帮你们搜寻劫道之人,这件事恐怕就真没法查出结果了。是不是再送一份报告进京去为好?我担心,楚王府拿到你的奏折之后,会有针对性地将所有罪证抹去。再另想法子先下手为自己洗白。到时候知府大人你再告他的状,就没用了。”
龚知府对此倒是有不同的想法:“楚王府派人来锦东,只是为刺杀姑娘而来,若姑娘所言为真。楚王并不曾与东秦勾结,意欲挑起两国战火,那劫道之人想必不会知道此事有多严重,也未必能马上将消息报到楚王耳中。因为那就得提及楚王妃的密令了。我一收到信,就立刻重写了一份奏折,命人快马加鞭再送入京中。这回会特意避开莱城。只是有一点……”他顿了顿。有些为难地道:“所有可以证明姑娘身份的证物,全都被人劫走了,即使下官禀告给皇上,只怕也……”
原来如此。青云轻轻地叹了口气:“算了,其实我原本也没打算做什么宗室女,现在看来恐怕天意也是如此。我就继续过我的小日子吧,就是怕楚王妃拿到东西后。没了后顾之忧,又派人来追杀我了。”
龚知府十分严肃地道:“姑娘放心,下官定会护得您周全。而且,下官也会将此事如实禀告皇上的。物证虽已全失,但姑娘本人就是证据,只要再搜索当年知情之人,哪怕没有那些物证,也能为姑娘正名!”
青云冲他笑了笑:“龚大人,你不必在这种小事上费心,我现在也过得挺好的。当务之急,是把正事办好了,一方面,要告诉皇上的紧急军情不能耽误,另一方面,给老兵们盖的房子,似乎出了点纰漏,你已经有多长时间没去关注过那边的事了?”
龚知府怔住了:“怎么?出纰漏了?”
刘谢总算有插话的机会了,连忙将青云发现的几个不当之处一一说了出来,最后道:“当初周通判与下官在清河时,曾为流民们划出几块荒地,由得他们自行盖房,因行事仓促了些,又没管他们如何建屋,结果事后便时不时出点纰漏,使得周通判与下官常常疲于应付。两年下来,倒是让我们得了不少经验,知道这种建庄立村之事需得注意些什么。周通判与下官在出发前往荒原前,也曾将所知心得一一写成折子,送给陈通判参详,只不知为何,陈大人似乎没有将我们的提醒放在心上。”
龚知府沉下脸:“这是我的疏忽,我应当好生敦促他的,若非我这些日子只顾着忙别的事,也不至于让他在我眼皮子底下犯这等错!”
他命随身小厮从书房拿了老兵社区的简易地图出来,就摊在客厅的圆桌上,对着图纸问了青云与刘谢许多问题,心里也就有数了,微笑道:“幸好发现得早,再作补救也来得及。明儿我就让人去加建火炕,本地工匠都精于此道,费不了多少工夫;道路太窄,只需要把每户人家的院墙线往里缩三尺就好,横竖院子也够大了,陈通判为了赶工,没有为这些院子建墙,反倒是件好事了;至于排水沟,怕是要等过些日子工程完结,才能拨出人手开挖了,所幸锦东一带少雨,一时半会儿还用不着这东西;防火之事,就每隔几户人家备两个大水缸,不必专门运水了,等到冬季下了雪,就有现成的水可用;倒是粪池麻烦些……”他皱起眉头苦想。
刘谢大着胆子提了个建议:“如今房子都建好了,无论在哪里开挖粪池,怕是住在附近的人都不会乐意的,不妨在本地的贫民里头寻几个老实有力气的,让他们专门负责每日清早到家家户户后门去拉粪,再集中运到一个地方?这地方最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