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今天大家会辛苦点(1/2)
张燕感觉自己完全边缘化了,自从几年前悄悄投入刘韬麾下,基本上就是在太行山窝着。
刘韬允许他劫掠冀州和幽州,不过更多时候,就仿佛忘记了他这个下属。很多战争,基本上都不会带他一起浪。
自然而然的,立功也没有他们的份,自由到差点就打算自立,然后以太行山作为根据地,看看能不能也当个诸侯什么的……
“太行山对并州来说很重要!”刘韬看向张燕,“扣除壶关之外,还有一些山路可以通往并州。换言之幽州和冀州的军队,随时可能会通过太行山攻打并州,你们便是第一道屏障,也是最重要的屏障。”
顿了顿,继续说道:“是以不管战事多么紧张,你们这支奇兵不能随便使用,一旦使用,就必须是要直指敌方要害!那么多年没有调动,还请张将军理解!”
“臣为陛下镇守太行山,不过本分而已!”张燕连忙回道,打死他也不敢在这里抱怨。
“这几年的确辛苦你了。”刘韬点头,“不仅把太行山镇守得固若金汤,同时还为云中输送了几次人口。云中能有现在的繁华,张将军功不可没。”
于是在封赏的时候,张燕不仅封了平难将军,同时还封了安国亭侯。
只是有点耍赖的意思,毕竟这安国县属于中山郡,那目前还在袁绍手中,所以他这个亭侯,只能说是有名无实。
不过就如同当年大把商人花钱买关内侯一样,看重的不是没有食邑的关内侯,而是看重关内侯这个身份,可以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比如说,可以光明正大穿丝绸,可以有平妻,儿孙也有了出仕的可能性。
张燕的情况,和那些商人的情况差不多,只是从关内侯提升为安国亭侯。
“陛下之前的赏赐已经非常丰厚,臣已经非常满意。”张燕连忙表忠心,“以后陛下若有用得到臣的地方,臣自当肝脑涂地,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张将军,朕自然信得过你,只是你麾下那些将领,大多是草莽之辈,难免有些不好的想法。此番回去,还请管好他们。朕承诺,只要忠心大汉的,那么朕绝对不会亏待他们!”刘韬缓缓说道,前面的铺垫其实都是为了这句话。
扣除张燕还有些远见之外,下面的那些贼人,基本上都是游侠甚至农夫出身,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见识。甚至可能当惯了山大王,不想被人管着……
也就是说,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不安定因素,索性刘韬提前打个预防针。
“臣回去,一定好好劝说他们,若是死活不肯改好,就莫怪臣不客气!”张燕保证,以他的性格,那肯定是说得出做得到的。
刘韬点头,宽慰了几句,这才把话题引向别的地方。
“陛下什么时候和张燕搅在一起的?”朱儁有些奇怪的看向卢植。
“莫问我,我也不清楚。也是这两天才知道,他是黑山黄巾的首领。”卢植摇了摇头,云中倒是陆续过去几批流民,一直不知道居然是张燕在太行山送过去的。
想来,应该是太行山里面的隐户。那里面的隐户有多少不清楚,算算上百万估计都有,重点当然不是这个,而是张燕什么时候投靠刘韬的?
要知道今年之前,刘韬是官兵,而张燕是反贼,两人居然搅到一起,这就有意思了。
到底是刘韬,几年前开始就已经谋划今天,还是张燕是刘韬打入反贼里面的一颗棋子?就目前来看,应该是后者,或者说,必须是后者!
刘韬能‘看到’到一些未来的事情,亲近的人都知道。提前收服张燕,或许真有可能。这也意味着,可能刘韬起兵讨贼的时候,已经思考到今天的这个地步……
罢了罢了……卢植不打算思考下去,自己门下居然有个会法术,能预知未来的弟子,这本身已经难以想象,那么再荒诞一些,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简单来说:这个弟子开挂的,惹不起,惹不起。
“过去如何,且不侍郎的皇甫嵩,在这个时候开口说了句,“以后当何去何从,才是要关心的。”
现在就算告诉他,两位皇子是刘韬杀死的,他都无所谓,只要刘韬能三兴炎汉。
就当是的情况来看,两位皇子年纪还小,被权臣摄政,甚至被迫禅让也不奇怪。比起大汉被某个野心勃勃之人篡位,刘韬这个汉室宗亲继承大统,反而比较合理。
“那么,接下来,我们的重点,当然还是科举。”上首处,刘韬已经把话题转向了科举,“科举的目的是选士,选士不仅仅是因为三州目前的官吏短缺,更重要的是为了未来储备官员。”
顿了顿,继续说道:“今年下半年开始,从并州开始,各郡要重新划分,每个郡下辖的县数量要削减到三到四个,边郡可以是五个,同时并州将分割成两到三个新州。
在这个基础上,设置山西府,统领各州,设置知府一名。属官和吏员问题,正好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到时候,就在并州官吏里面,优先提拔!”
刘韬那么一搞,县就是县,州就相当于是市,而府就是省。相对应的官员就是县令长、州刺史和知府。刺史从监督各郡官员的职务,正式成为实权官职,只是没有兵权而已。
知府其实也一样,统领各州,但没有兵权,无法募兵,练兵和调兵。
可以与武猛从事沟通,在某个行动里面,调动武猛从事下属的军队。主要是镇压民乱,剿灭土匪这种军事行动才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