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汉鼎余烟》

88看书网(88kshu.com)

首页 >> 汉鼎余烟 () >> 第四百五十一章 领路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kshu.com/198419/

第四百五十一章 领路(1/2)

杨仪眼睛一亮,随即敛眉。

他早就听说过雷远的名声,知道雷远出身的宗族如今乃是荆州屈指可数的豪武强宗。原来庐江雷氏眼看麋氏势衰,有意取而代之,攫取利益?

以雷远的势力,在荆南取代麋氏、或者抢夺商路控制权想来并不困难。但商路到了襄阳、南阳以后的衔接,就不是庐江雷氏所能涉及,必定要有人牵线搭桥,与荆襄本地势力配合。

他是求到我杨威公头上来了!

或许我可以藉此机会,来个反客为主?

杨仪感觉冰冷的躯体中忽然生出一股热气来,让自己平添了几分斗志。

他挺直脊背,沉吟道:“贸易往来虽属常事,但毕竟贵主乃是朝廷叛逆……”

雷远皱眉:“杨主簿,你说什么?”

“咳咳……我是说,雷将军所图并无不可。只消荆州刺史一声令下,便是再多十倍的大利,也能双手奉上。岂不闻古人云……”

雷远微微冷笑,挥了挥手:“拖出去。”

李贞立时带着几名扈从如狼似虎地上来,将杨仪拖出厅堂以外,扔到了飞雪飘扬的露天。

“冻到半死再领进来,不必对他客气……”雷远扬声喝令:“夜深困倦,我且去睡会儿。”

“遵命!”李贞大声道。

杨仪挣扎着,想要甩开扈从们的控制,折返到温暖室内;他的喊声随着呼啸寒风传出老远:“放手!你们放手!我乃荆州主簿,你们安敢如此无礼!”

扈从们惊叹道:“哟?这人力气不小?还敢嚷嚷!”

李贞怒道:“将军说了,不必对他客气!拿绳子来!”

片刻之后,扈从们七手八脚地把杨仪捆了起来,然后绑在廊侧一根柱子上。王跃还趴开地面的浮雪,掏了把土,试图塞进了杨仪的嘴里。

真要被他这么干成了,可谓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杨仪奋力扭头,厉声道:“雷将军!我杨仪服了!有话好说!”

服了?

前世的印象里,这杨仪乃性格狷狭刚急之人,哪里会是善茬?他只不过认清了眼前形势,暂且屈服罢了。毕竟俗语有云,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雷远本来也没指望收服他,只不过想通过他的牵线搭桥,与襄阳、南阳等地的大族达成一些默契。无非是生意,东海麋氏能够做到的,没理由庐江雷氏做不到。

雷远微晒:“那就请杨主簿回来。”

换了数月前,雷远并不会用这样的手段对付杨仪。

当代的政治形势很明了,从基层到地方,都是豪强、士人当道,雷远想要有所作为,断然离不开冠冕世族的支持。而庐江雷氏本身也是崛起于淮南的豪武家族,是个彻头彻尾的大豪强。

所以他再怎么清楚豪强为治世之毒瘤,落到实际的治理手段上,至多做到从武人中提拔一些小吏作为基层管理者。在更多方面,他必须尊重和仰赖士族豪强的力量,竭力将他们团结在自己身边。

故而宜都郡的诸多大吏和地方官职位,都由士族把持;与雷远日常往来的,也多是荆州的世家强宗子弟。

但近数月来,他的想法开始有了改变。

在成都,他亲眼目睹了诸葛亮和庞统用怎样的手段压制益州豪强大族,而那些士人们又是如何地丑态百出;回到宜都,他又见识到了地方乡豪与士人勾结,肆无忌惮地欺凌、压榨百姓。

尤其是后者,对雷远的影响远远超过他表现出来的那些。或许出于后世见闻所带来的软弱,雷远总是不能忘记那些秭归县民众悲愤的呼声,总是会想起袁宁等人死不瞑目的眼神。

雷远很清楚,秭归文氏这样的宗族绝非孤例。此辈在宜都郡会有,在南郡也会有,在长沙、武陵、零陵,在整个荆州到处都有,进而在益州,在整个大汉的疆域之中无处不有。

没错,士人豪强当中有许多的忠臣、志士。但作为一个整体,或者说,作为一个阶级,他们自有其根基,对任何人的忠诚和付出总是有限的。他们总会以谋求自身利益为先;而成熟的政治家或者地方官,会在争取他们的同时,不断的打击他们,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但雷远何须费那精神?

站在整个政权的角度,世族豪强乃数百年的积弊,非一朝一夕所能治理。但雷远根本无须去治理他们。他只要不断培育宗族部曲中的军功地主,不断从武人当中培养出可靠的助手就行了。

较之于数百年积累而成的世族贵胄,刀头舐血而起家的武人要可靠的多,至少眼下要可靠的多。而其数量眼前或许稍有不足,只要经过大规模的教育和提拔,以后一定足够。

所以杨仪完全想多了,解衣推食、收买人心之类的手段,雷远从来没想过要用在他身上。他只是个彻头彻尾的工具人而已。

被松开束缚、带回厅堂里的杨仪颓然叹气,无力地问道:“生意云云,本来不是难事。雷将军你想怎么做?”

顿了顿,他忍不住又问:“无论今日我答应了什么,雷将军就不担心我回到襄阳以后,翻脸不认账么?”

“杨主簿实在多虑了。”雷远微笑。

他拍了拍手,示意李贞从旁边的案几上拿来一方尺牍。

杨仪拿着尺牍看了两遍,顺便摆出凑近光亮辨认的姿势,往炭盆方向又挪近了一些。

尺牍上别无其它言语,只有十余人名讳。墨色尚新,显然是刚写就的。

杨仪是荆襄本地士人翘楚,与同辈日

状态提示: 第四百五十一章 领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