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光复大汉旧土(中)(1/3)
自《癸未条约》签署后,朝鲜的一应军政大权几乎都落进了大明顾问大臣胡嫈的手里,这一点让很多朝鲜的官员大为不满,而胡嫈上任之后,可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擅权,大量大明籍底层官员几乎将朝鲜当成了仕途的锻炼岗位。
自中枢朝堂到地方道府各个岗位,几乎都有所谓的大明顾问存在。
政治、民生、教育、矿产、经贸,所有能够诞生出红利的区域,大明的顾问团就好比吸血虫,贪婪的将一切都吸收的干干净净。
在这种环境下,胡嫈还效仿朱允炆的贵州政策,在汉城搞出了一个“大明--朝鲜政治学院”,只有在这所学院深造过的朝鲜中层官员,才可以获得胡嫈的提名,出任更高一级的官职。
这就使得眼下朝鲜的朝廷之上,出现了政见截然相反的两个党派。
精明党和卫国党。
字面意思浅显,精明党都是在胡嫈那个政治学院深造过的官员,在精神属性层面已经彻彻底底拿自己当成大明人了。
他们的口号就是‘只有师法大明才能救朝鲜’、‘在朝鲜,我们连一丝窥见未来的光明都看不到’、‘大明是普世下最强大和开明的国家,因为其拥有朝鲜所不具备的行政管理体制,更拥有一位伟大的君王。’
卫国党则是李家王朝建国之后的旧派,希望保存国体,只作为依附于大明,或者加入明联的附属国,坚决不愿意做亡国奴。
‘为此,我们不惜鱼死网破,打到山河破碎。’
骨气是有的,血性也值得钦佩,但也仅仅如此了。
胡嫈或者说朱允炆,可不会因为他们的血性和为人的尊严,就高抬贵手,放过他们。
十年改造,朝鲜的一切是什么样子?
在朝鲜各道府的教谕、学堂,每次开课前,胡嫈搞出了一个所谓升旗的仪式。所有人要先向朱允炆的画像磕头,然后肃立注视着大明的日月龙凤旗升起,才能开课。
所有朝鲜官员的子女上的第一节课,必须是汉语课。
掌握的第一门知识,必须是熟练的运用汉语。
因为所有朝鲜的书籍,都在一步步由汉朝两种文字,逐渐演变成仅剩下汉语一种。
不识汉语,你连书看不懂。
这一点让李芳果在内的所有卫国党惶恐不安。
他们想要反抗,召集旧部、家丁来驱赶或者说杀死胡嫈在内的明朝顾问团,歼灭精明党,却发现整个朝鲜境内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近百年来,因为金辽争霸、元金争霸、明元争霸而大量逃入朝鲜国内的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地方的新豪强。
他们或十人成群,或几百人纠结,拿着凭空冒出来的精良武器,穿着坚如磐石般的重装铠甲,加上其远超朝鲜土民的血性和暴力因子,迅速成势,盘亘在道府的每一个县乡,然后将手伸进道府衙门。
在地方上明朝顾问的默许放纵下,或成一府之尊,或为副职,疯狂的侵占地方政治红利,打击旧豪强,残忍的制造杀戮。
中层乱了,底层更乱。
尊释轻儒的高句丽虽然灭了,但李成桂推动的崇儒废佛的国策无疑是让朝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门阀林立、兼并土地。
大量的自耕农沦为了地方依附门阀而存的地主阶级的附庸,高句丽王朝后期一度繁荣起来的民间手工业遭受到巨大的重创,一日劳动连糊口都困难,还要担负不菲的私营税。
这个时代背景下,不知道从哪里刮来的一股子风,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再一次爆发。
他们的目标及其明确:
“打土分地!”
上层思想困乱,中层争权夺利,底层刀兵相向。
这么一个国家,朝鲜的中央朝廷哪还有能力去谈凝聚,又拿什么来组织部队反击大明的顾问团。
摇摇欲坠的李家王朝,行将滑落深渊的朝鲜半岛。
“使尊,内阁复文来了。”
在汉城王宫附近,是胡嫈的办公府衙。
这里最早叫大明驻朝鲜顾问大臣司曹,明联成立后改成了明联皇帝驻朝鲜全权特使衙门。
一名公员拿着一纸信封匆匆寻到正在书房苦读《建文大典》的胡嫈,恭敬奉上。
胡嫈放下书,急忙接过,先是验证了一下信封的火漆完整,而后点上一根蜡烛,仔细映照,在看到信封上若隐若现的纹路后,才挑开观看。
信纸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组织义军歼灭豪强,调停战争,光复大汉旧土!
信封的底角署名:奉天殿大学士寓。
盖有内阁印鉴。
真实性没有了问题,内容也浅显易懂。
最后一句光复大汉旧土,就为胡嫈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陛下和内阁,是决心收复这个在大汉时期的乐浪郡了。
“算算时间,朝鲜离开我大汉怀抱也有千年之久,是时候认祖归宗了。”
胡嫈呵呵一笑,而后肃声道:“密令陆映扬,召集义军,全面进攻江原道、黄海道、忠清道,从外而内,把战火烧进京畿道,告诉李朝,他的江山,就要没了!”
陆映扬是谁?
当年平李芳远之战的前锋,与猛哥帖木儿、阿哈出两人挺进开城,被李芳远一把大火烧到全军覆没的那位。
他是第一个冲出火圈的,在城外逃脱李芳远伏兵追杀的过程中摔伤,继而被一村民救起,从而有了一段属于他在朝鲜的故事。
而眼下,陆映扬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