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之天生鬼才郭奉孝》

88看书网(88kshu.com)

首页 >> 三国之天生鬼才郭奉孝 () >> 第五十四章:许昌讲武堂与求贤令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kshu.com/200875/

第五十四章:许昌讲武堂与求贤令(1/2)

按照郭嘉的构思,讲武堂设在许昌,但凡想来讲武堂学习的学子,必须年满十二岁,而且必须要识字,但是在这个识字率低下的年代,满足识字这一点极为困难。所以郭嘉规定,但凡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有参军的,儿孙可以进入提前讲武堂特设的识字班学习,待识字后再进入讲武堂,也算是给士兵们的一个福利,毕竟谁参军没有点为了家小的心思在其中。

不过识字班中的学子最多可以学习六年,六年以后,如果还不能认识大部分的字,通不过识字班的期末考试,那么就只能说抱歉了。

讲武堂开设的基础课程有四门,有马术课,射术课,武艺课,兵法课,体能课。

所有进入讲武堂的学子都可以修习这四门课,为期三年,三年后进行结业考试,没通过的会被分配到军中,当然也是根据他们每科的成绩和个人意愿。

别小看没通过的人,他们经历了三年的学习,至少这些基础项目比起大都数士兵也是不遑多让的。

通过的进入下一轮学习。不过科目除了四门所有人依旧要修习的基础课以外,他们还会面临一次选择,有步兵科,骑兵科,弓箭科,参谋科以及最高等级的综合科。

所有通过的学子可以根据成绩和个人喜好,选择进入各科。综合科是最难进入的一科,人数会是最少的,可能只有几十人不过能进入的绝对都是有一定天赋的。第二轮学习为期五年,毕业后也会有结业考试,

从第二轮讲武堂学习中毕业的学子,根据结业考试成绩决定参军后的军职。大多学子毕业后都能在军中当一名屯将,统率一百人。而综合科毕业的学子,则会在毕业后担任一名曲长,统率两百人。给他们一些低阶的军职,也可以让他们体验一下真正的战场,经历战场的洗礼,体验不同于书本的战场。

不过参谋科的学子在毕业后,不是成为统兵的小将,而是成为各军主将参谋团中的一员,虽然看上去显赫,而且起点远高于其他学子,但是如果没有提出什么有用的计策,相较其他学子反而很难出头。

初平四年十月,许昌讲武堂成立,无数将校士兵纷纷将自家儿孙送入讲武堂或识字班中,讲武堂中,无论父辈是何官职,子孙入学皆一视同仁,而且食宿皆由讲武堂承担,曹操花高价从各地收购各类兵书,请来多为教书先生。同时由曹操任许昌讲武堂校长,郭嘉任教导主任,其他诸位将军也在讲武堂中挂职,时不时会来讲武堂中授课。

自此,曹军进入了休养生息状态。

不过,虽然是进入了休养生息状态,曹操、郭嘉、荀彧等人却依然在“搞事情”。

初平四年十一月,曹操的一篇《求贤令》,贴于兖州、豫州各城之中,天下震动。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易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汉朝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社会上出现了“四世五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的官僚门阀集团。此时的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了。

而对于寒门来说,这个年代虽然有蔡侯纸,但是纸张的成本依然很高,还是不如竹简。所以书本的数量,知识的普及率十分低下,大多都掌握在权贵之家手中。寒门士子好不容易十年寒窗学得满腹经纶,却又因为没有门路而绝于仕途。

而曹操针对大汉选官的积弊,以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了顶峰,充分表现了超越他人的气魄和胆识,令天下寒门士子、猛士称道,一篇《求贤令》,引得天下士子、猛士争相投靠。

而士族,却把曹操视作了死敌,在他们眼里,曹操已经侵犯了他们的安身立命的本钱了,他们必须要反抗。

兖州士族被曹操杀了一批之后,安稳了不少,大部分人无胆也无力再与曹操作对。而豫州士族以颍川荀氏为首,颍川荀氏有荀彧和荀攸以及荀衍三人在曹操麾下任职,算是已经把宝押在曹操身上了,只要曹氏称霸,自然不会亏待他们。颍川其他几家也如同荀氏一样投靠了曹操,所以他们和荀氏自然不会与曹操作对。

而且他们也看得出这些变法对他们并无多大影响,只是对于商人的地位提升了一些罢了,只是会分了他们一部分的产业收入罢了。何况,如果经济更为发达,对于各自的产业发展也有利,总的来说,其实没差。

至于选官方面,颍川士子向来有真才实学,除了对于那些无德的官员有些不屑以外也没什么影响。

但是其他的豫州士族就未

状态提示: 第五十四章:许昌讲武堂与求贤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