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得民心者(2/3)
之中,看着那些离家出走,却喜气洋洋,仿若过节一般的百姓,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刘云喊得那些话,她也听到了,可她一个字都不相信。
世上会有那么好的事情?
无徭役,无赋税,自亘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事情。
可偏偏百姓们相信了,而且相信的人还这么多。
这可真的是奇了怪了!
刘云此人,马文鹭如今是越看也看不懂了。
……
王廷那边的事情结束了,前来复命。
刘云没做任何的耽搁,带上那些降兵,还有剩余的百姓,立刻出发。
一条长龙一般的队伍,离开了阿阳城。
一车车的钱粮辎重,后面拴着各样牲口,那些降兵被裹挟在中间。
当这支队伍离去,原本就萧条的阿阳城,瞬间变得像是一座空荡荡的鬼城。
坐在马上,刘云的心情有些紧张。
这样的一支队伍,若是遭遇敌军,可就彻底的完蛋了。
恐怕连一轮冲击都抵挡不了,就会被杀个七零八落。
好在,天降福荫,刘云白担心了一场,直到出云山脚下,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一个人都没有折损,反倒在半道又赚了不少的百姓。
那些跟随刘云而来的百姓,有许多人的亲戚就在附近,消息一传递,便又聚拢了数百户百姓。
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出云山,刘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算是彻底的放了下来。
山下的探哨,将刘云回来的消息,立刻汇报到了山上。
不多会,公孙禄、王治二人带人急匆匆下了山。
看着那自山下一直蜿蜒向山上的超长队伍,两个人一脸的惊骇。
“明公,不是说去抢粮嘛,缘何带了这么多的百姓归山?”公孙禄亲替刘云牵住了马,开口问道。
刘云纵身下马,笑说道:“这山下的土地我可已经租下来了,没有人种是不是太可惜了?”
公孙禄恍然,说道:“原来明公是如此谋划,小老儿竟一直未能明了明公之意。”
“可是……主公,这么多的百姓,山上恐无法安置?”王治一脸忧心的说道。
刘云拍了拍马背,说道:“办法总是会有的,先将我等的宅院暂时腾出来,我们挤一挤便是了。明日便伐木建宅,这个问题还是很好解决的。”
王治点了点头,应道,“如今也唯有如此了,这小小的出云山最多时,也就千人左右。这忽然之间增员千多人,房屋便是燃眉之急。”
三人一边往山上走着,刘云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最麻烦的事情,如今这人一多,最麻烦的当是如何管束这些人。”
公孙禄很是赞同刘云这句话,他说道:“管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易管,也难管,无外乎吃饱喝足,不挨饿受冻而已。”
“所以,我已答应了他们,无徭役,无赋税,在这出云山上自给自足!”刘云抓了抓渐长的头发,说道。
王治大惊,说道:“明公,这岂不是……”
刘云抬手打住了王治,说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们应当施恩于百姓,他们日后将是我们最大的底蕴所在。也唯有如此,他们才会将此地当作自己的家园。当外地入侵,百姓便人人皆是兵吏。”
公孙禄拂须笑道:“这牧民之法,明公深的其精髓。”
“彩虹屁留着以后再用,如今百废待兴,哪有个锤子的精髓。”刘云笑骂了一声。
其实,他并不喜欢牧民这两字,听起来百姓就像是那牲口一般。
辛勤劳作,为国家做贡献,直至老去,便像是他们生来的职责。
事情不能如此,人人当生而平等。
公孙禄一笑了之,尽管眼前确实会有不少的麻烦和问题,可刘云的做法,他十分的认同。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俱之,所恶勿施尔也。
刘云,有天下雄主之姿!
……
上山之后,刘云就当了甩手掌柜了,将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给了王治和公孙禄二人。
他的时间很紧迫的,他还得搞搞研究去。
社会的进步,其实最主要还是工具的进步。
装了一脑袋的现代工具,要是不在这个凋蔽原始的社会,一展所长,就实在太可惜了。
民生所需与战争所需是刘云最主要考虑的两件。
蜀地冶铁工业在西汉的大力发展,到如今已趋紧成熟。
这也为刘云的一些设想,提供了基础。
在凉州大地,最蛮横难缠的绝对要数西凉铁骑,可偏偏,刘云如今已经把人家给得罪了。
那他就必须得考虑接下来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战争。
据马,铁蒺藜,以及长枪,这是必须要准备的。
火铳那种原始的火器,刘云非常眼馋,可奈何知识底蕴实在有限。
排除已经存在的和没法搞的,刘云剩下的选择着实不多了。
他将重心放在了连弩、大型弩机以及铠甲上。
好的武器,和优良的防御,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自身的伤亡。
连射弩据说好像还是诸葛亮发明的,这个功劳,刘云觉得他要先抢了。
刚刚抢了赵云的媳妇,现在又劫诸葛亮的道,刘云恍然发现,他无形中好像把未来的蜀汉也给得罪了。
从赵登那里要来了几个工匠,刘云就和这些人,在自己的小院里折腾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