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十九节(1/2)
林家男人继续往前走,孩子太皮了,害人时候真想好好打他一顿,当自己做完事回家,老二又很乖巧,又是提鞋,又是拿眼袋,那时的心也想捂在怀里好好得亲亲,看着路边的阴沟,多希望那熟悉的身影突然闪现,那熟悉的声音喊一声爹,然而并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离开村里有三四里地,还是忍不住喊一声老二的乳名,林家男人的中气很足,传出去很远,到却没有了半点回音,林家男人有点心急了,一种恐惧感涌上心头,但还是告诫自己,老二有点坏,但不傻。他现在并不担心出工的早晚,而是有点担心老二的安全。虽然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着急,但这次不同,心里有点慌慌的感觉。他心里想,也许家里人找到了,也许老二他自己回家了,但都只是也许,没人来确切告诉他,老二确实回家了。林家女人也一样,期盼着,老二会在背后吓她一下,但等她转过身来,却什么都没看到,心里更有了空空的感觉,感觉心一直往下沉,心往下掉的坑,很深很深,没有底。林家女人的慌和林家男人的心切也是二回事,孩子是女人身上掉下来的肉。那种母子连心的感觉,男人是不能理解的,也理解不了,也许林家男人的心还没到那个层次。有时又转念一想,会不会在哪里睡着了,有了这样的想法,忽然就宽下心。老二鬼,能叫鬼的孩子,大多都是机灵聪明,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以前也经常玩得忘记回家吃饭,也有过在野外睡着的时候,猛然间想起:破窑厂。只有那个地方,可以挡风遮雨,可以让孩子睡得安心。林家女人想到这里,就急匆匆往破窑厂赶。等林家女人到了破窑厂,却没有看到老二的身影,但可以看到确实有人在此停留过,大的,小的,脚印有点乱,似乎纷乱的场地,也闻到煨番薯香味,循着番薯香味,走到前面的窑洞子里,看到一摊刚熄灭的火,没有扑灭的火堆,残留了很多红通通的炭,炭火边上有些烧焦的番薯皮,看到火,又看到番薯皮,林家女人的心切底放下来了。放下了心,心情也愉快多了,脚步也轻松很多。走出破窑厂,也就可以看到陶宽家的房子了。那是一幢三架房子,典型的南方民居。因外面有了砖砌,看起来更气派——砖瓦房。虽叫砖瓦房,只是在外墙砌砖,里面也还是泥巴墙,农村戏谑称:外面烽火墙,里面冬瓜囊。但即使是这样,全村也只有三幢,一幢是大队支书家的,一幢是在县城做老师的,据说已经当付校长了,再一家就是陶宽家的。房子是陶磊出生二年、陶宽还在肚子里做的。那几年,虽然陶磊小,但家里有陶宽他爷爷帮着,陶宽爹又天天在外面做手艺,吃在东家,早晚还可以做些灵散的活,眼见家里一天比一天好,陶宽爹又在外面做手艺,见得多,看着别人住着砖瓦房,宽敞明亮,冬暖夏凉,陶宽爹不免有点心动了,加上村里做砖的堂叔一个劲撺掇。又想想陶磊二三岁了,陶宽还在肚子里,就决定照着别人家的样子盖个砖瓦房。陶宽爷爷并不想现在就起这样的房子,主要担心外人的眼红,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陶宽爹倒不觉得,凭自己手艺力气挣来的,怕什么。似乎有些鄙夷支书家。陶宽他爷爷终究拗不过陶宽爹,还是起了房子,外面砌砖,气派!由于砖墙隔热保暖,比之以前的泥瓦墙,可谓是泥云之别,住里面舒服多了,老人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出去做事的时候,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林家女人本想不过去的,但看到陶磊刚准备出去砍柴,心想这孩子真沉得住气,把我家锅砸了,好像没事一样,这么小孩子,就敢这样做,怕是大了更不得了。其实,农村也一样,软的怕硬,硬的怕懵的,懵的怕傻的。回家也告诫自己孩子少惹这样的懵子。后来又想:又不是自己的孩子,不用自己管。林家女人清楚自己的几个孩子,再怎么说也不会去砸人家的锅。但终究是大人不和孩子一般见识,况且林家女人也希望知道陶磊为什么砸她家的锅,更希望陶磊也许和林家老二有什么瓜葛。想想这里,也就顺便过来,也有意无意问了陶磊,看到我家老二吗,陶磊见是林家女人,没有气冲冲,也不避开,就说了快中午时,看到林家老二在破窑厂附近。也没提他和老二说了些什么,说完就去砍柴了。林家女人心也放下来了,也印证了自己的猜想。至少有人看到老二,也猜得出砸锅的事有些眉目。刚转身准备回家,听到老三远远得喊她,林家女人也摇摇手,让他不要喊,自己知道了,也猜到老二回家了。走到老三身边,低声告诉老三,让老三去找他自己的爹,告诉他爹:老二找到了,让他爹去出工,自己回家就是了,老三看娘的脸色很好,看不出难受样子,心里也高兴,屁颠屁颠得往村东头跑去。
这个破窑厂,是以前的山客留下的。山客都是外地人,到处走,也没有个固定的住处。至少在当地没有做房子,一直住在窑旁边,没有田地,没有山。一家人靠手艺吃饭,手艺好,人又好。烧砖烧瓦,也烧高档的瓦当,农村人用不起那样精致的瓦当做房子,他们就挑出去卖。他们从哪里来,村里人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刚来的时候,当时来了一个人声称:这里的土质好,想在此建个窑,找点活计。征得当地山主的同意,在村西头建个窑厂,按每年给山主的补偿钱,也可以给股份。山主也是个善人,看着人家可怜,也就同意了。山放那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