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九节(1/2)
临近霜降,村里树起了大小高矮的禾藁堆,凡有牛的人家都有禾藁堆,过了冬至,南方真正进入的冬天。“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三九天是最冷的。过了冬至,就开始归九了,雨雪也慢慢多起来。野外的草都干枯了,有牛的人家就得靠禾藁了。而贮存禾藁的办法就是禾藁堆。
南方的农村,大多数人都养牛。牛在一个家庭的经济地位不亚于一个壮劳动力。自从人类驯化牛以来,也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脱出来。从而扩大了生产,养活更多人口,对人类的进化起了不少贡献。也让一部分人,可以从事其他生产,由此就产生文明。现在也还有对牛的崇拜,如今的贵州也有斗牛比赛。随着社会的进步,牛也从人类舞台的中心,慢慢边缘化。南方多山,田地较小,适合牛的耕种。如今也有了机械化,牛也成了牛肉的生产源。而相对于一百年前的南方农村,看一个家庭的财产,牛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指标。北方有
骡马,驴能干农活,南方则只有牛帮主人分担劳累了。所以,南方人稍有经济基础的,就养牛。牛基本没什么传染病,除非很冷。“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对于南方人来说,很不情愿过,再冷你也得熬。人有被子,有衣服,牛只有皮毛,也就是说靠人照顾才能熬过冬天。养牛的人家必须储存禾藁。白茫茫的冬雪覆盖了整个大地,草早就枯死了。只能咀嚼干干的禾藁,主人家就会烧牛水,打给牛喝。牛的吃喝拉撒也只能在牛栏完成,你得给它垫得厚实点,才能暖和。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牛才活跃起来。也是牛报答人类的时候。
禾藁到了春天也腐败了,发霉,还给老鼠提供了安乐窝。有人家总找不到母鸡。只看到母鸡来吃食,没看到母鸡的蛋。日子久了,主人家也忘了,也许因为事忙,也许心宽,也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就看到母鸡带了一群小鸡出来,那种惊喜,是失而复得,是心宽得福,反正主人家别提多高兴。孩子更高兴了,意味有蛋吃。也有害人的孩子,喜欢玩火,袋子装着火柴,总喜欢拿来烧,大人看见就呵斥别烧了禾藁堆。总有不小心的时候,孩子们玩高兴的时候,也忘了大人的呵斥,在禾藁堆扯些禾藁煨番薯吃,不料,引火烧着了禾藁堆,干燥的禾藁堆一点就着,风也大了,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一会儿,就打不灭了。冬天的水沟也是干干的,大人眼看着禾藁堆变成一个大火球,红彤彤的,也不敢近前去打火,任由它烧,幸好禾藁堆大多都是在空地上,没什么房子,等火灭了,主人家提些水,照看着别烧着别人的禾藁堆,都是本村的,大多都是本家族的孩子,也不会说什么,而孩子的叔伯或者家族上的人有禾藁的,也会关照,到这些人家去扯禾藁喂牛,垫牛栏。也不太计较。能过就行,也许今年暖冬呢。
孩子呢,烧了一次,也胆小了,被大人打一顿,甚至还饿饭。主人家也会过来劝,别这样,大了就懂事了。烧都烧了,自己勤奋些呗,到山里去割些枯草垫吧垫吧,从这一次也懂事多了,看到被烧了禾藁堆的主人去割草,也会帮助主人家割些。主人家也厚道,也会给孩子吃些红薯片之类的零食,在当时也算是大方了,那些东西,一般都是要到过年才拿出来招待客人的,比现在请吃必胜客还大方,这样,两家不但没有破裂,反而更好了,这就是农村人的纯朴厚道。
转眼到了春天,南方的春天来的更早些,到了五九尾六九头上,青草熬过了冬天,迎来了春天,孩子也有活干了,帮着主人家割草,牛不但没有瘦了,反而更健壮了。禾藁堆也完成了使命,变得破败,发黑霉烂,烧了禾藁堆的主人家把禾藁灰聚拢来,挑到田里地里了也算禾藁堆最后的贡献吧,大了才知道,禾藁灰是钾肥,以前只是知道那个东西是好肥料,却不知道好在哪里。没有烧掉的禾藁,也都烂了,也被送到田里做肥料。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仔细翻开泥土看看,小草举着嫩黄的芽,使劲顶来泥土,经过几天的阳光,便更绿了。牛也有了口料,孩子也更轻松点,把牛牵到山边的田地,顿时也是饕餮盛宴,嫩绿的草根也有甜味,脆嫩。从生物学的角度,嫩芽更富有营养,更能补充能量。时间催长了草,也催长了孩子,孩子从去年的火烧禾藁堆,更长了记性,也更懂得了感恩。春雨不期而至,河里的水也慢慢多了些。随说是过了雨水,但还是寒气袭人,脚踩进河里,感觉刺骨的冷,一会,小脚就变得通红。孩子火气大,嬉闹着,也不记得寒冷了。老人们常说,过了立春,也是冷皮不冷骨。南方的河水大多都是雨水,不像是西北,那里早春的河水是山上的雪水,那个冷比南方水冷多了,也更有冻伤的危险。孩子们玩久了,也感觉麻木了,自然也就回家,大人看到通红的脚,免不了一顿好打招呼孩子。孩子的记性就像是鱼的记性转眼就忘了。过些日子,渐渐地河里有了鱼的身影,孩子更欢畅了,河水也不像早些时候那么冷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妇女们也知道买些小鸭来养,河里变得更有生机。河边草也比山里草青的快多了,牛也更喜欢到河边来分享春天的芬芳。没有了冷的畏惧,孩子更愿意到河边割草,青翠的嫩叶比枯黄的禾藁更能使牛长膘,毛色也更有油性,光滑,如缎子般让人觉得春天的好,主人家担心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