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传见(1/2)
姜家是常德卫的千户世家,这一次调入仪卫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在此之前,赵显赵元等人进王府时,姜家也是受到了招揽,但当时姜家内部会议后还是婉拒了立刻进王府的请求。
毕竟当时局势不明,若是荣王不能完全掌控王府,进来之后失了在常德府的根基和未来,在仪卫司再受到排挤,这样就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当中。
赵家当时也是理解,毕竟姜家在常德卫也是根深蒂固,不象赵家和王府结亲后等若和王府绑定了,他们是没有选择。
在内藏库到手,杜太妃和两个郡王都未能讨得了好之后,姜家和齐家两家才下定了决心,不过他们自己也明白,此时再进来,地位是不能和赵家相比了。
……
宗沐云将自己的对牌交出之后,也是安静的坐在庑殿之侧,等候传见。
他没有吃早饭,此时过了辰时了,太阳高照在头脸之上,宗沐云眯着眼,努力对抗着腹中空空饥肠辘辘的感觉。
四周是一些轻声说笑的武官,多半是常德卫的,也有是仪卫司的武官,众人都是在这里等着传见。
还有一些长史司的人,比如和宗沐云坐着不远的是良医所的良医林止善,是个性格温良的后生,宗沐云进来时,林止善还颇为善意的过来寒暄了几句。
近来殿下掌握王府的力度加强,每天都有长史司的官吏被传见。
其实进殿后也未必有什么要紧事,朱载墐会询问这些人的近况,不仅是在王府内的职差,还有各人的家庭情形如何,然后温言勉励几句再令人离开。
在这样的召见程序之后,每个人或多或少的会对殿下多一些亲近和认同,从在主殿中见过面出来的官吏脸上,大抵都能看到类似的感动表情。
不过对朱载墐来说,他是不指望见次面和勉励几句就能收拢人心。
朱载墐要的是将这些事程序化,对一个后世人来说,建立和确定制度的意义更大。
在眼前的潜移默化之下,王府长史司和承奉司的权力会向他本人手中倾斜,这种倾斜是建立在传见官吏和交办事情的程序之下,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
宗沐云不过考虑的这么深,他只是在思索着这一次殿下传见他的用意,毕竟他连不入流都算不上。
在官吏如云的王府长吏司下,各司中都有六品到九品的主官,最差的不入流是仓大吏,库大使,但他们又拥有实权,在王府的地位不低。
其余的良医,纪善,伴读,教授,这些都是八品,九品,还有从九品的官员,也是一样有乌纱帽和补服。
宗沐云在十几年前进入王府,是老王爷召来的清客,并无官职身份。
宗沐云在书法一道有些造诣,童生身份,原本在武陵县小有名气。后来被召入王府,每年可领几十两银的俸禄,时间久了便将家族也迁到了常德府城。
到府城后开销增加,偏老王爷去世后荣王殿下年纪尚幼,太妃这般妇道人家又对书法毫们在王府的收入多半是靠赏赐,在老王爷去世后,宗沐云的处境就相当尴尬。
荣王殿下成年之后也只对杂耍班子有兴趣,所以清客们陆续离开了不少。宗沐云只在县城稍有名气,到王府多年后当年的人脉差不多也完蛋了,在常德府擅书法的人不少,一个外来的王府清客又不是大名家,没有人吹捧,想把作品卖出高价几乎不可能,甚至是无人问津。
现在宗家陷在府城之中,迁回武陵要大宗钱财,在王府内又毫无前途,靠着菲薄的俸禄养家糊口都相当困难。
宗沐云只能偷偷到街头替人代写书信,每天赚钱也是着实有限。
今早宗沐云身上只剩下六个大钱,用这钱买了些米送回来熬粥,自己却是空着肚子到王府这边来点卯应值,在进了王府后不久,便是接到宦官通传,说是殿下要传见。
宗沐云内心充满激动,心中也是不乏期待和幻想。
……
“臣赵元,率百户姜焕,试百户姜炫,拜见殿下。”
赵元这几天是天天和朱载墐见面,按着礼制规矩,抱拳长揖便算见礼了。
姜焕和姜炫却是头一回见荣王殿下,两人也是按规矩跪了下去,叩头在半空,并不落地,起身,再拜,再叩首,再起身,再拜……
三拜九叩首之后,算是完成了顿首大拜的礼节。
朱载墐并未令两个武官免礼,在这个时代,这种礼节体现出人的身份地位的差别,如果是心腹部下,在一起天长日久,恩义早结,自是可以免除礼节。
姜氏子弟也是第一次在亲王正寝大殿亲见荣王,内心激荡不已,脸上神色也是相当激动。
这种神情,朱载墐这几天委实见了不少。
朱载墐有一种感觉,越是相隔的远的人,对自己这种身份尊贵的亲王就越是敬畏,甚至有很多神圣难明的想象。
毕竟在民间来说,朱载墐就是龙子龙孙。
越是在身边的人,地位越高,对自己的身份不是崇敬,而是希图从自己这个亲王身上得到些什么。
比如王文海之流,表面的尊敬之下,多半是藏着不可告人的小心思。
这几天功夫,朱载墐每日都要召见王府内不少文武官员和吏员,宦官中的承奉也见了很多,这些是水磨功夫,朱载墐不怕白费力气。
“你们在仪卫内但好生做去,凡事有我。”
问了姜焕和姜炫基本的情况后,朱载墐便对赵元道:“一会儿你将他们带到方世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