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江湖传说第1节借力(1/2)
第1节:借力
太后见三人退下,才转过头来对宛国使者说:“此人自称是宛国公主近侍,使者可认得他吗?”
宛国使者忙躬身回禀道:“此人面生得很,礼数亦不周全,必是冒充的。公主殿下不可能派人潜入贵国,望皇太后殿下明察。若不是皇太后殿下有言在先,不得打草惊蛇,必当场揭穿他。”
皇太后见宛国使者面不改色,毫无破绽,便问道:“那依使者之见,此人冒充宛国侍者,当如何处置呢?”
使者未加思索,立即回禀道:“这是贵国国事,不敢妄议。”
皇太后见通过宛国使者,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便说道:“虽然说这位侍者是假冒的,但是宛国公主与云中逸定婚,确有其事。不知大宛公主如何打算。还请使者回去言明。”
宛国使者道:“公主殿下听闻,皇太后殿下已经将贵国连阳公主殿下下嫁云中逸,不知可有其事?”
皇太后道:“这是无中生有的谣传了。请使者回去澄清事实,避免误会。”
又说一些其他事情,皇太后便令其退下,见宛国使者走远,才吩咐道:“他们都走远了,爱卿可以出来了。此事爱卿如何计议?”
一名侍卫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他是太后的心腹之人,名叫丁肆。丁肆行过君臣大礼,回道:“臣下以为,此人是宛国公主近侍的可能性极大。”
“哦?此人礼数不通,宛国使者又不认得,怎么可能性很大呢?爱卿倒说说看。”
丁肆道:“是,太后容禀。一则,公主近侍,平时必是深居简出,使者可能根本没有机会见到,使者不认识,不能说明什么。二则,公主派侍者私自来我中原,此事的确是不合礼法,自然是极其隐秘的进行,当然要派陌生的面孔,以防被人识破,授人以柄。三则,宛国使者就是认出了此人,也断不敢实话实说的。娄安说,宛国公主拿着定亲信物到北定侯府。宛国公主与云中逸定婚一事,众所周知,定亲的信物,怎么能有假呢?使者不知其中内幕,自然不敢随便说话。万一宛国公主真的私自出宫,来到中原,他若泄露了公主行踪,导致其陷入险境,他万死难辞其咎。此人否定得干脆,更说明他是考虑到这些利害关系,才极力去否认的。否则,他应该回答得婉转一些。”
皇太后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依爱卿所见,此事当如何应对?”
丁肆道:“李殊琼刚才主动要求护送寿礼,并非太后强迫,宛国使者是亲耳听到的,如果李殊琼在路上遇到什么不测,就算他真是宛国公主近侍,也是他好大喜功,自寻死路,宛国也怪不到我们头上了。”
皇太后道:“我深知四哥为人,刚正不阿,他必不肯滥杀无辜之人。何况,李殊琼是李忠唯一的血脉,只怕四哥不仅不会动手,说不定还会极力维护他。”
丁肆道:“皇太后殿下对张丞相恩宠有加,短短三年之内,不断给他加官晋爵,张丞相本应誓死效忠皇太后殿下。可是张丞相却与皇太后殿下离心背德,屡次让皇太后殿下为难。皇太后殿下仁慈,念及手足之情,没有处置张丞相,但他却毫无悔意,甚至变本加厉。实为皇太后殿下的心头大患啊。不如趁此机会,一并除掉他,皇太后殿下方可高枕无忧,永绝后患。”
皇太后点了点头,又微微摇了摇头,叹道:“四哥功夫了得,又足智多谋,谁有本事在路上杀了他们?你还是另谋他策吧。”
丁肆道:“皇太后殿下勿忧。臣下已经想得万全之策。”
太后道:“爱卿快快讲来。”
丁肆道:“此去雍王府,必经断崖山。断崖山上有一伙占山为王的匪徒,十分勇猛彪悍,朝廷屡次发兵围剿,皆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此次诛杀张确和李殊琼,正可利用这些匪徒,借力打力。”
太后忙道:“怎么个借力打力?爱卿快详细说与哀家。”
丁肆颇有得意之色,回禀道:“断崖山的匪徒之中,有一位五首领,他落草为寇,实有不得已的难言之隐,早有归顺朝廷之意。他辗转托人,寻到臣下这里,臣下授意他先不要轻举妄动,待朝廷大军围剿时,在断崖山作个内应。之前朝廷的数次围剿,他都有情报送出来,只是那些地方官员,只图自己的虚名浮利,不思国家安危,百姓疾苦,胆小怕事,见好就收,不曾斩草除根,遂让断崖山贼人死灰复燃。”
丁肆意识到自己一时气愤,有些偏离正轨,忙就此打住,回归正题,说道:“此事正好用得上这个人。匪徒本就见财起意,只是忌惮刘公公威名,不敢轻举妄动。虽然张丞相也是风云九剑之一,却为人低调,江湖上鲜有人知他底细,又常年做文官,贼人必不把他放在眼里。对贼人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臣下再让这个五首领从中挑唆,众匪徒必将前去劫取寿礼。张确等人,武功虽高,但两拳难敌四手,匪徒人数众多,他们定然葬身在这伙贼人手中。如此,既可杀掉李忠的逆子,又可除去张确这个眼中钉,一举两得。”
太后边听,边微微颔首,丁肆见太后欢喜,便接着说道:“臣下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太后道:“爱卿不必顾虑,尽管讲来。”
丁肆面露难色,犹豫再三,未敢开口,皇太后道:“哀家恕你无罪。”
丁肆这才说道:“雍王是皇太后殿下的义父,本应该为众臣表率,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架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