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淮南再乱(1/2)
公元256年——260年 诸葛诞淮南起兵,兵败被杀。吴主孙休诱杀权臣孙綝,亲政。司马昭专魏政,废立魏帝。
姜维北伐不胜而还。他刚回去,魏国又发生内乱。姜维得到消息再次率军北伐。
魏国这次内乱的主角换成诸葛诞。
诸葛诞接替毋丘俭镇守淮南。他要求朝廷给他增兵十万,以防东吴卷土重来。
他要这么多兵引起司马昭的怀疑。他担心诸葛诞成为第二个毌丘俭,安排亲信贾充去测试一下他的忠诚度。
贾充以劳军的名义来见诸葛诞,谈话中假装闲扯说起洛阳那边有很多人都希望曹髦把皇位禅让给司马昭,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诸葛诞急了,脱口而出:谁要搞禅让我就跟谁拼命!你是魏国的臣子怎么能说出把魏国拱手让人的话来呢?
贾充回去后告诉司马昭:这人是个隐患,必须马上处理掉。
司马昭立即下令任命诸葛诞为司空,召诸葛诞进京就职。
出将入相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但诸葛诞寸功未立冷不丁被提拔为“三公”,谁都会觉得蹊跷。诸葛诞知道自己的表态已经被某些人视为异己,自己凶多吉少,索性扯旗造反投靠东吴。
司马昭得知立即带上小皇帝和太后御驾亲征。他带上皇帝和太后的意思一是显示皇帝和太后是站在自己一边的,谁也别想拿皇帝和太后做什么文章,比方说奉了太后密旨之类的;二是担心把皇帝和太后留在洛阳自己走了,大臣们跟皇帝、太后再背着他搞出点什么事来。
司马昭带兵26万讨伐诸葛诞,包围了诸葛诞据守的寿春城。
东吴孙綝率军救援诸葛诞,希望就此拿下淮南。他派文钦领一支军增援寿春,并且趁机控制寿春。当时魏军还没有把寿春城完全围住,文钦率军冲进寿春城。
孙綝见文钦得手,派大将朱异率一支军进攻寿春,与诸葛诞、文钦内外夹攻打破魏军的包围圈。
朱异将辎重留在都陆(安徽刘安寿县南),轻兵疾行突袭寿春,想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这时魏军后续部队已到,加强了寿春的防守,朱异的进攻被魏军击退。与此同时,从山东赶来的一支魏军突袭都陆,烧了朱异的粮草。朱异军队断粮,士兵们只能挖草根充饥。朱异只能撤军。魏军趁机反攻,大败朱异。
孙綝大怒,处死了朱异。
但他杀了朱异又没有其他将领可派,自己待在巢湖的船上连上岸都不敢,更别提率军前往寿春作战,见魏军合围已成,觉得无机可乘,下令撤兵。
孙綝放弃寿春和已经冲进寿春的吴兵撤兵而走让吴国军民对他颇多怨言。
姜维趁虚而入进袭陕西,但刚一露头就被邓艾打了回去。姜维屡战屡败也招致蜀国上下的颇多怨言。
孙綝撤走后,寿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突围不成,守城无望。司马昭也不攻城,就跟他们耗着,单等他们粮尽投降。随着粮草越来越少,守军翻墙投敌的人越来越多,累计达数万人。
文钦建议诸葛诞索性让北方籍的士兵都出城投降,省下粮食留给南方籍的士兵继续坚守。诸葛诞怀疑文钦想算计他,因为他的兵大多是北伐籍,而文钦带来的兵大多是南方籍。诸葛诞一气之下把文钦杀了。文钦的儿子文鸯率军找诸葛诞报仇,战败后投了司马昭。司马昭封他为侯。
司马昭对寿春展开思想攻势,让文鸯率领一支骑兵围城高喊:除了诸葛诞,其余人全部赦免!“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余何惧”。
将士们越发动摇。越来越多的人翻越城墙投了司马昭。
司马昭发现靠近城池进行宣传工作的士兵不再遭到城上的弓箭射击,愿靠多近靠多近,知道守军已经无心作战,于是下令发动总攻。
寿春被一攻而克。诸葛诞战败被杀。
诸葛诞“畜养扬州轻侠数千人以为死士”,当时还剩下数百人。他们被俘后宁死不降。魏军让他们站成一排,挨个问:降不降?不降。杀掉。杀一人问一句,结果没一个降的。数百人全杀了。
曹髦以平息淮南之乱有功,封司马昭为晋公,赐九锡。但司马昭担心刺激更多的叛乱,没敢接受。
魏国内乱刚刚平息,吴国那边便发生了内乱。
小皇帝孙亮这时已经年满16岁,开始亲政。不过他亲政不过是个形式,可以上殿接见群臣百官而已,大事小情还是孙綝说了算。
孙亮感觉非常不爽,私底下发牢骚:为什么先帝(孙权)的诏书都是自己写的,我的诏书却是孙綝写好了只让我盖章而已?
孙綝听说后知道孙亮对他不满,于是托病不去上朝,担心孙亮算计他。
而孙亮也的确在算计他。他通过皇后和岳父全尚密谋要搞掉孙綝。所有细节都商量好了,就等他一声令下了。但是孙綝抢先一步,杀了皇后父亲,兵围皇宫。
原来,皇后的母亲是孙綝的姐姐。她从老公那里探知消息后,第一时间通报给了孙綝。孙綝得以抢在皇帝前头动手。
孙綝召集群臣,说皇帝“多病昏乱”已经疯了,所以改立孙休做皇帝。孙休是孙权的六儿子,孙亮的六哥。孙綝说:“诸君若有不同者,下异议”。谁有不同意见就说。
大臣们谁也不敢反对,说“唯将军令”。
孙綝于是把孙亮赶出皇宫,接孙休接任皇帝之位。
孙休入主皇宫喜出望外,不但不追究孙綝废立皇帝的不臣行为还封孙綝为丞相,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