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布阵(2/5)
、东西拐子马阵、无地分马、拒后阵、策殿后阵等。先锋阵,是由前锋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前锋部队类似于现代的前卫部队。
前锋的任务是“御奔冲,陷坚阵,击锐师”,因此北宋也同历代一样,“选精兵,置先锋阵”。策先锋阵,是由策应先锋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置阵在先锋阵后”。此阵由“骑将一员统之”。
当“先锋抗敌或兵势不支,则策先锋为应援”,以制敌“奔突”。大阵,亦称中军阵,是由主力马、步军所组成的战斗队形。一般成长阵或方阵。
排阵时,“以步军枪刀手在前,杂以旁牌、标枪,当阵面联布、木拒马,或间以大车,谓之‘阵脚兵’”。而强弓劲弩在其后排列。同时,“一阵开四门,骑兵居其中,候出战,即开门放战队出”。
总之,主力是以“车营”的形式,排成四面防敌“戎马突驰”的阵势。需要出战时,四面开门,放“战队”出战。前阵:是部署于“中军大阵之前”的奇兵。
《武经总要》说,“当敌以正阵,决胜以奇兵,前后左右俱能相应,则常胜而无败”。
《武经总要》还引述风后握奇图和辽军布阵之法,认为奇兵数应占大阵兵数三分之一。
东西拐子马阵!
这是直接保护大阵的一种布阵,“为大阵之左右翼”。
之所以置此阵,是鉴于“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
此阵兵力数目,也是量大阵兵的人数而为之,且临时抽拣而成。
无地分马:是中军大阵所控制的机动部队。布置在“大将军营阵”的四周,“备缓急驱使”。其兵由各指挥所组成的战队里抽调。
机动部队的多少,“临时分置,无定数”。
拒后阵:亦称“殿后”,是由后卫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布阵于中军大阵之后,以防敌人从后面袭击。
人认为,在“军阵之制,粮道居后”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粮道断绝”,布拒后阵很有必要。
《武经总要》说几次作战的失败,都与“粮道”被敌“断绝”有一定关系。因此,从真宗开始,则注意置“兵殿其后”,以便“缓急用之,无腹背受敌之患”。
策殿后”阵:是由策应殿后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它在拒后阵与主力之间布阵。平戎万全阵:是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制作并授予大将军的,所以颇受重视。平戎万全阵是由前后左中右五军组成,约十七里见方的正方形大阵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阵势的中央,加强战车,组成三个车营增强步兵的防御能力与攻击能力,把骑兵部署在前后左右担任警戒和掩护中央大阵……
这是一种保守的防御阵型,达到以步兵为主力可在平原对抗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目的。
中军大阵由三个方阵排列而成,是全阵的主力……
前列骑兵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千一百名骑兵。后列六十二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一千八百六十名骑兵。两列共四千九百六十名骑兵,另加探子四十名骑兵,总共五千名骑兵。
前后两阵共一万名骑兵。东西稍阵,各两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名骑兵,共六千二百五十名骑兵!
后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三千七百五十名骑兵。
每阵共一万名骑兵,另有探子六百五十名骑兵,总共二万零六百五十名骑兵。
平戎万全阵,所用兵力共十四万零九百零三人,另外还有用作车营防御的大车一千四百四十乘。该阵中军大阵的正面宽约十七里!前后两阵每队正面六十五步,正面共约一十一里零七十步!
方阵、圆阵、牝阵、牡阵、冲方阵、罘置阵、车轮阵、雁形阵共八阵……八阵所用的兵力和编队参照了李靖阵法,每种阵均用马步军共一万四千人列成。其中,步军编为二百队,每队五十人,计一万人!
马军八十队,每队五十人,计四千人。
每种阵,都按唐代军队那样,区分为中军、左右虞候、左右和前后共七军。
各阵阵中“每十人为列,皆面面相向,背背相承”。
“一卒占地二步,一马纵广二步”。“本朝八阵”除圆外,《武经总要》中均附有阵图。
各阵图中兵队的名称,图中的“驻队”,即“阵脚兵”,所谓阵脚兵,就是这些兵力是为了布阵的初期,占领足够地域,防止敌人冲阵,保护自己从容布阵的,而在布阵完成之后则是保持阵势的形状而存在,往往由弓弩手为主力构成,往往有弓箭手射住阵脚之说,就是为此!
图中的“战锋队”、“战队”、“跳荡”、“奇兵”,就是阵内战兵及无地分兵。
图中的七军名称也是沿用了军事语汇,比如右虞候、右军,即北宋的先锋、策先锋将!
前军、后军,即北宋的左肋、右肋将!
左虞候、左军,即殿后、策殿后将。
本朝八阵名曰八阵,但因圆阵与车轮阵本是同阵异名,故实际仅有七种阵。
综观这八阵阵名、七阵阵图和《武经总要》所作的说明可以看出:八阵的阵名,都与前代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在各种阵形的排列方法上,则与前代有本质不同。
古八阵,都是军队主力排列方式的变化,而所谓的“本朝八阵”,除了圆阵与车轮阵以外主力总是列成对四周防御的方阵,只是以一少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