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精忠报国(1/2)
李满天蹲在山梁上掰着手指头一天一天煎熬着。
第七日傍晚,李自成满载而归。
李满天嚯的站起,急忙跑到窑洞前兴奋招呼道:“孩儿们,快来奏乐!”
“来了来了……”
男女一阵欢呼。
高桂英抓着破布条胡乱挥舞。
李满天接过唢呐,卖力吹起新学的欢快调子——
一曲《猪八戒背媳妇》献给回归将士。
车队上了半山腰,民壮和前驿卒们卸下多余粮食。李自成又细细叮嘱了他们一番,便打发走了。
李满天、刘月娥、高桂英带几个娃忙乎着张罗吃喝。
李自成看着风尘仆仆的几员大将,有些不好意思道:“兄弟们!前头有句话忘跟你们交待了。”
刘宗敏嚷嚷道:“还交待啥?正经的先放翻一头羊吃了再说。”
李自成点点头,“也罢,吃了再说。”
小羊肉嫩的很,一点膻味没有,那个香。
吃饱喝足,众人在炕头上围坐一圈。
李自成清了清嗓子,“兄弟们,干买卖前忘了一茬。你们听好了,咱革命军不发军饷。”
几人大眼瞪小眼,一时没听明白。
“你们看,我是这么想的……”
将来拉起队伍后,前面几年肯定是要到处流窜打游击。甚至可能游而不击。
革命军既然没有稳定的钱粮来源,那事先就不好许诺什么。不然就跟欠饷的官军一样了。
所以,干脆不给大头兵发饷了。
刘,你这是几个意思啊?让兄弟们卖命,然后一切缴获要归公,然后还不发饷?小弟没听错吧?”
李自成尴尬一笑,“也不是完全不发。
咱们以后施行供给制,有饭同吃,没饭大家就一起饿着。”
这样还行,众人松了口气。
谷可成笑道:“大哥原来是这么个意思。能分两成已经很不少了。”
“咱们还有四万多两银子,凑个整,两成就是……就是……”李自甲掰着手指头算不清。
“两成就是八千两。”
袁宗第也开始计算自己能落多少好处了。
田见秀搓着手提议,“粮食咱就不分了吧?不好带。”
李自甲和高一功连忙点头,“对对对,还是折成银子好。”
“……”李自成叹息。
唉,指望他们能有革命觉悟还不如看母猪爬树。
现在人少还好说,以后成千上万的兵,每人能分几个铜板?
不过将来的队伍以饥民为主,给口饭吃就能跟着走。弊端是凝聚力不强。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眼瞅着大伙交头接耳算计起来,李过有意见了。
他敲了敲桌子,“瞧你们这点出息!那块金牌你们没看过?花马剑出世你们不清楚?咱们跟着大哥以后都要封王拜相,这点银子算个求啊!”
刘宗敏一拍大腿,“对啊!把这茬忘得一干二净。咱不是土匪山大王,咱是革命军,要打到京城夺老朱家鸟位。”
李自成也一拍大腿,“哎呀!差点又忘了。”
众人被唬了一跳,心说你可别再瞎折腾了,瓜分两成缴获我们挺满意。
“说起封王拜相,你们这帮泥腿子认识几个字啊?明天开始,都给我滚去上学念书!”
“啊……”
众大将哀嚎一声,栽倒在炕头。
……
眨眼就到了五月份。
众大将把队列和单兵技战术练的差不多了,接下来重点教他们军号旗语地图排兵布阵等等,日子过得充实。
制式军装也做出来几身。
由内而外一整套。
帽子麻烦点,因为男人也留长发束发髻,只能选范阳笠。
鞋袜、裤头、背心、皮带、秋衣裤没什么好说的。
外套和裤子参考了经典款的两种六五式,算合二为一。
奇装异服的问题用不着担心。
白送一身衣服是恩赐,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多穿几天也就习惯了。普通老百姓可没读书人那么多臭毛病。短褂还省布料。
何况初期也只给军官和精锐配发,杂兵没份。
传统军服以后可以当做礼服。
五月十日,李自成亲手造出一杆前膛燧发枪。
如果给它拉好膛线,换个弹头,配上刺刀,那么这枪在原历史线两百年后的一鸦战争中也算主力装备。
火帽枪就算了,李自成累死也造不出多少。底火难搞,辛辛苦苦教几个学徒出来,可能让他们单干的第二天就被炸飞了。
再说后膛枪短时间内性价比有限。
其实不讲成本的话,造火炮比造火枪更简单,而且火炮更实用。古典方阵在火炮面前谢幕,毕竟一炮就是一个血胡同。
只是现在条件不成熟,年底前弄一门出来用于练兵就行,大规模列装往后稍稍吧。
十五日,城里来消息,韩金儿又要寻李自成。上次就没见她,这回老李夺了钱粮,不争气的想要进城了。
高一功以担心安危为。
“你快算了吧,拼音都学好了?别跟着瞎扯淡,我是去办正事。”
李自成急忙开溜。
在城里鬼混两日,高一功来报汤若望送信至。李自成急忙赶回常峁墕。
老汤派人送来三个单筒望远镜,五块怀表,还有几本经书。书直接扔茅厕当草纸。
说个插曲。唐朝时阿拉博人苏莱曼来逛了一圈,然后回去写书说:中国人不讲卫生,便后不用水洗,而是用纸擦。
水洗貌似确实比纸擦好,但要用手,膈应啊,那还是算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