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回(1/2)
四月春暖花开,正是扬州城最好的时候。
四月初七,又是四月中最好的日子,诸事皆宜。
这一日,位于中正大街南边的富户景家大喜——景家三少爷娶妻。
景家的祖上只是一个小小的郎中,靠着卖药材起家的,到景老太爷这一辈,药材、茶叶、布匹均有涉猎,生意遍布大江南北。虽然景家人没什么官运,在朝堂上没有建树,可是景家几代积攒下来的财富,也牢牢捍卫了他们在淮南道上百年世家的地位。
扬州城中熟知景家情况的人都知道,景老太爷景如天正值春秋鼎盛,他和发妻俞氏的三个嫡子,如今刚到而立之年,正是他生意上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可景家大少爷年方十五,才刚到志学之年,这三少爷景亦文,怎么就成亲了?
夜幕初临,景府的大门上,高高悬挂着的大红灯笼就被家丁点亮了。喜气的红色,明明灭灭地投射在门口两座威武的石狮子身上,倒是与它们身上披着的大红喜绸颇为相配。
按理说,这样的大户人家办喜事,前来道喜的人必然是络绎不绝的,但此时景府大门紧闭,内外皆是一片寂静,只有门上高悬的红灯笼,偶尔被风吹动,铁钩间摩擦着发出几声刺耳的声音。
“哒哒哒哒……”
忽然,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马蹄踏地的声响划破了景府前的宁静。马匹跑的很快,由远及近,不一会儿就到了景家的大门前,来人勒马停住,看见石狮子身上的红绸和悬挂着的大红灯笼,诧异地挑挑眉。
门内早有那小厮听见马蹄声,打开门来,看见来人立刻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来,“三老爷,您总算是回来了!”
他把马鞭随手扔给小厮,吩咐道:“后边车上有给老太爷和各房的礼物,小心搬进去。”然后又轻抬下巴问:“这是怎么回事?家中有喜?”
来人正是景如天的三儿子景佑年,年初他跟着镖局押着一批货到京城去,顺便查看那边店铺的情况。他在京城才盘桓了几日,并未多做停留,没想到一回来就看到自家门前如此张灯结彩。大哥二哥皆已娶妻,侄儿们都还年幼,家里还有谁会办喜事?
刚才一出来,三老爷就吩咐自己搬货,现在听见他问,门房小厮这才有空回答:“是三少爷大喜……”
“文儿大喜?”景佑年前行的脚步一滞,惊诧地回头问小厮,“喜从何来?”
“是,”小厮紧随在景佑年身后,“三少爷前几日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
“文儿坠马了?这……?!”小厮的话把他弄糊涂了,“到底怎么回事?他现在如何了?你快快道来!”
“是,三少爷前几日不慎坠马,请了仁心医馆的李大夫来看,说是万幸没伤到筋骨,李大夫给施了针,也吃了几幅药,可就是……没见好。”说到这里,小厮偷偷看了景佑年一眼。
仁心医馆的李大夫是全扬州城最好的大夫,景家的各房有个头疼脑热,都是找他来诊治。三少爷自出生起身体就一直不好,他的情况,李大夫是最了解的,如果他都没有办法,那是真的难办了。
“我出门之前不是说见好吗?又去骑劳什子马?”景佑年听见自己的儿子没见好,顿时急了,“是谁让三少爷骑马的?”
这也不能怪他,景佑年快三十了,才只有一个嫡女一个嫡子,正妻李氏在生了景亦文之后坏了身子,以后都不能生了,那些姨娘们到现在也没个动静,三房子嗣艰难,他对这唯一的儿子就更加看重了。
“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
景佑年脚下立时加快速度,想第一时间去看儿子,抬脚跨过门槛时,无意间抬头看见高高悬挂着的红灯笼,想起刚才那小厮说的,“你刚说,文儿大喜?”
“是,今日三少爷娶妻。”小厮见景佑年瞬间瞪圆了眼睛,生怕他迁怒自己,赶紧说道:“三少爷已经昏迷了三天了,药石无效,老太爷不知在哪受了高人指点,说是三少爷在娘胎时撞了煞鬼,所以身体才一直这样弱,如今坠马是他命中一劫,只有娶个什么什么时辰生的女子为妻,才能护他渡过此劫。”
“胡闹!”景佑年听完小厮话,转身朝他一脚踹了过去,“这简直是胡闹!老太爷犯糊涂,你们也跟着糊涂吗?文儿才九岁,如何娶得妻室!”
景佑年那一脚正中他胸口,小厮被踹得直接飞了出去,滚下台阶,疼的半天站不起来。
景佑年站在台阶上方,居高临下的看着躺在地上的小厮,只觉心中一股邪火突突地朝上冒,待了半晌,脚步一转,去了景老太爷的空青园。
景亦文所居住的景天苑中,灯笼高高挂着,喜气的大红色随着微风轻摆。今日外院的宾客本来来的就少,此时已经散光了,景天苑中,静得只剩下风声。
正房内红烛高悬,容歆绿已经褪了喜服,在屏风后面洗漱。
“吱呀……”
房门被轻轻推开了,有细微的脚步声走了进来,接着,是瓷盘被放在桌子上的声音。
容歆绿知道是丫鬟进来了,于是她拿起胰子,开始洗第二遍,也是最后一遍手。
刚才大少爷景亦涵在挑盖头时,忽然握住了她的手,对她说:“我住颐园,弟妹有事尽可去那找我。”
这句话本没有什么,但大少爷的手心全是汗,再配合他轻佻的动作,以及他似笑非笑的眼神……让容歆绿很想洗掉手上那粘腻的,不舒服的感觉。
“三少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