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下(1/2)
李晋痴痴地看着她。她的穿着与之前上课时已明显不同,显然是先回去了一趟才又过来的。上身是一件浅灰圆点羊毛衫,搭一条珊瑚绒围巾;下身穿着红黑格小短裙配打底裤,越发勾勒得她腰身窈窕,腿脚修长。
李晋脑子里闹哄哄的。她为什么在这?为什么半夜在这?她在做什么?为什么她的眼神……如此惆怅?
“你来了。”
“恩。”
“感觉到你走近,我本来想躲开的。”
“恩。”
“我没想到你还在山上……我不想让你看见我这样子。”
“恩。”
“不知道该跟你说些什么。有时候觉得想和你说说话,至少让你多理解我一些。有时又觉得说什么都没有意义,还是算了吧。”
“你好像……不太开心?”
“你觉得,我就能开心地面对这一切么。”
“我不懂。”
“你当然不懂……李晋,你什么都不懂。你甚至不明白,这对我同样是痛苦的选择。”
“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不做别的选择呢?”
“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明明有的!”
“李晋……你真的什么都不懂。”
“我是不懂,可你什么都不告诉我,我怎么去懂?”
“呵呵……其实你应该懂的……我一直以为你懂的……可你竟然真的不懂。”
“我就想听你亲口说。”
“你知道我不会说的。我走了。”
李晋目送她转身离去,身形渐渐消失在树林的阴影中,他忽然大声喊道:“为什么你半夜还在这里?”
“人生没有这么多为什么,不要总是问问题,试着自己去找答案吧……”声音渐渐模糊,说话的人显然已渐行渐远。
佳人已远去,林间却仍然有暗香。李晋站在原地,似不忍惊扰了她残留的气息。
为什么她在这?她在这站了多久了?她在这儿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是否在仰望星辰,是否在思念某个人?她只是今晚如此,还是夜夜皆然?
李晋眯着眼,仰头望天,寻找着漫天繁星,想要找到林悦瑶凝神遥望的那一颗。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不知为何,这句诗跃然于脑海中。李晋只觉胸口有一点隐隐发痛,可是却又不知道为什么会痛。茫然中,这一点疼痛逐渐扩大,数个呼吸后竟然痛彻心扉。
李晋心知这是因为心气郁结而导致经脉堵塞,真气不畅,便马上排开杂念,立在原地调息。
忽然间,那晚他与张继学的问答不知从哪个回忆的通道进入了他的意识当中。当时他问道“师伯,说,天道无情,修士若想修炼有成,就要消除七情六欲,才能接近天道。可是我总觉得,你和师父都是感情很丰富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张继学回答说:“圣人同于人者,五情也。异于人者,神灵也。练气,神通,金丹,再往上才是神灵。如果你能自己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那么从练气境直到神灵境之间对你而言再无瓶颈了。”
对张继学的回答,李晋事后去问了下百度,“圣人同于人者,五情也。异于人者,神灵也”这句话应该是出自魏晋时期的天才玄学家王弼。原文应是“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圣人照样有喜怒哀乐,圣人胜过众人的只是“神明”。因为圣人的五情与众相同,所以遇到重大悲喜事故时,圣人的情绪也会有相应的反映。只因为圣人能体验“自然”而贯通“无”的道理,所以不会因此丧失理智而有过分行动。如果仅仅因为看到圣人不被感情牵累,便谓圣人没有哀乐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
李晋觉得自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圣人也是有七情六欲滴,只是圣人呢比较聪明,看得开,不会被七情六欲困扰。
然而问题是,张继学的话中,将原文改了一个很重要的字:即将“神明”改成了“神灵”。
这是纯粹为了将这句话适应修士的“神灵境”而做的改动,而实际意义没有变化吗?可这句话能够理解、甚至能够做到的人都有很多,凭什么能够“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那么从练气境直到神灵境之间对你而言再无瓶颈了”?
或者,张继学只是借了这句话来表达另一个意思,用“神灵”取代“神明”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更深远的含义?
还有,原文是“茂于人者神明也”,意思是圣人比人厉害的地方,就是“神明”。张继学的话是“异于人者神灵也”,意思是,圣人与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神灵”。
这是单纯的口误吗?还是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神灵”是圣人(天人阶高手)才有的,而普通人没有?
这该死的“神灵”究竟是什么?我好想快点得到!这样就不会因情所伤,因情所恸!
李晋调息了一阵,直到日出东方,才恢复了一点元气,胸口的疼痛也消除了。于是他下山,直接打的士去了林情的练功房,进门后扯了块地毯往身上一裹,倒地就睡。
睡了两个小时后,李晋被闹钟叫醒,只觉饥肠辘辘,浑身上下半点力气也没有。头脑仍处于混沌的状态,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继续用地毯蒙着头再睡一分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