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散财百万贯(1/2)
出了石家府上,马车里赵若竹看着自己大嫂,道:“嫂子,咱们完全没有必要收了石家的通宝钱庄。”/p
襄城公主点头,道:“我知道,从商角度来说,收购通宝钱庄对我们来说,其实没有多大的好处。”/p
通宝钱庄尽管在汴京有六家门面,如果是放在以前,通宝钱庄对招商钱庄来说,确实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收购选择。只是伴随招商钱庄在汴京以及周围州府布局完善,通宝钱庄的作用就已经没那么明显了。/p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多招商钱庄自己挖掘、培养起来的掌柜和伙计开始慢慢上手,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没有那么强烈。/p
看着赵若竹那不解的眼神,襄城公主还是解释起来,道:“短期来看,商业上确实无太多利可图,但长远来看,慢慢经营通宝钱庄,也不是无利可图的。何况,如果能把石家变成朋友和伙伴,对赵家来说,就是最好的。”/p
说到这里,襄城公主轻叹一声,“石家掌握御史台多年,门生故就不显山『露』水,却是掌握朝廷言官这个要害清贵衙门,与其为敌,不如成为朋友的好。”/p
作为皇家之人,对朝堂上的各方势力,在皇宫里面,耳濡目染之下,襄城公主要比任何人要门清。石家确实没有人在政事堂,然而石家家主掌控御史台多年,一直都是朝堂言官的一方大佬。别看现在已经被元佑帝『逼』退休了,但影响力可不容小觑。/p
何况,石家也是自立国以来,就存在的豪门贵族。能屹立大周朝上百年都不倒下的家族,可真不算多了。/p
赵若竹嗯了一下,对于自己大嫂在做的事儿,她似乎慢慢的有些看明白了。想了一会,她弱弱问了一句:“大嫂,这是不是大哥经常说的,利益结合,荣辱与共?”/p
襄城公主微笑了起来,道:“不错,赵家重新崛起的太快,尽管朝廷上也有曾老大人、王大人等助力,但这还不够。就算大嫂身份尊贵,也还不够。想要保赵家平安和兴旺,只有把更多的人变成自己人,赵家的兴旺才有保证。你大哥不在汴京,这些事儿,就得我们自己来做了。”/p
赵若竹点点头,只是手里还揣着数十万银票,她忍不住问道:“那咱们这些银票,还要送给谁?”/p
襄城公主数着手指道:“安平侯、靖远侯、狄府、章大人。。。”/p
襄城公主随意数了几个人,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是朝堂上的大佬,但更多是还是赵若竹平时很难想到的人。赵若竹这一年多来,对朝堂上的重要官员也是了解的,可听着襄城公主的话,发现根本没有几个她是知道的人。/p
看着赵若竹疑『惑』的眼神,襄城公主解释道:“这里面不少人,可能都不在朝堂上了。但这些人和家族,都算得上是汴京乃我大周朝根深蒂固的豪门贵族,都算得上是武勋世家和将门家族。咱们赵家打立国以来,也是武勋一脉出身,咱们就算要找文官脉抱团,也没太大作用。你大哥这几年,可是把大周朝文官们得罪惨了,所以,还是找武勋贵族抱团才是最好的选择。”/p
还有一点襄城公主没有说的是,武勋贵族和皇家的利益,其实是一体的。皇家给了极大的权力给文官系统,整个国度都在文官系统的掌控和『操』作下,皇权都受到文官士大夫的制约。在这样的矛盾局面下,皇家真正统治的根基更多就是在武勋贵族这里。武勋贵族说白了,就是皇家身后的小弟,和皇家利益才是真正一致的。/p
赵若竹似懂非懂,不过对于大周朝朝堂的格局,也大致有一点了解了。大周朝朝堂势力,看似文官最大,但实际上武勋一脉,也不能小觑的。武勋一脉这些年都低调行事,因此朝堂上才是文官强势。/p
接下来的时间,赵若竹就在襄城公主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汴京城多个武勋贵族的府上。走访的过程,少则数千贯,多则上万贯数万贯的银票送了出去,短短几日,百万贯的银票,连眼睛都不带眨眼的送完出去。/p
对于送财来的襄城公主和赵若竹,这些府上表现的态度到相对热情。一连走访了两日,基本上把汴京城有能量的武勋家族都走了一遍。/p
走动的过程,襄城公主基本上也给了态度,那就是赵家的生意,如果这些武勋贵族有兴趣参与的话,也一并欢迎进来。当然,要加入进来,自然要以赵家为首,赵家一个目的,带着大家一起发财。/p
对赵家这忽然而来的橄榄枝,让汴京的大小贵族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要知道这一年多来,赵家崛起和赚钱的速度,谁不眼热。看着赵家发财,他们这些武勋贵族早已经眼热不行。要不是赵家有皇家在背后撑腰,他们无可奈何,否则赵家能如此顺利发展起来?/p
所以,在襄城公主主动抛出橄榄枝,准备分出部分利益出来,汴京城的大小贵族,自然无比热情回应起来。/p
大内皇宫之内,元佑帝听着德公公汇报着襄城公主最近的动静,听说襄城公主正拉着赵若竹代表赵家在拉拢汴京城的武勋贵族们,先是一愣,随后笑了笑道:“这丫头,还真是小觑了她了。可惜,是个女儿身啊,要是一个男儿身,那该多好。那赵悦,真是走了狗运,能娶到朕这女儿!”/p
对襄城公主这样的行为,这样对武勋贵族拉帮结派的做法,元佑帝似乎并没有生气,反而是更多的感叹。如果是其他皇子敢于这样拉拢这些汴京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