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有必要,问清楚(1/3)
安正则说话素来谨慎,段蕴便知道他既然用这种语气,定是有了些证据。
也就是说,她的皇叔谋害太子伯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段蕴亦是知晓权利场之上的诸多纠葛,可以从显祐太子的薨逝中获得利益之人,大抵就是那害人之人。
倘若没有自己,显祐太子与皇长孙均不存于世,皇位也只可能落到她某位皇叔身上。
所以这事是她的皇叔所为,于情于理都并不奇怪。
然而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血脉相连的手足啊……
段蕴这种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还是觉得很难过。
“朕有七位皇叔……”段蕴话说得很慢,“不知安相所怀疑的,是哪位?”
安正则没有直接说出什么人名出来,却是一句话砸倒一批人,“若慎言之,微臣觉得那七位殿下皆有可能。”
“……那安相便说说,七位皇叔都是如何有可能?”
“陛下想听微臣怎么说?”
“朕估摸着,安相这段日子里日理万机勤于政事,该是掌握了不少的讯息。即便再怎么不济,也该是比朕知道的要多些。”段蕴微微一顿,道,“暂且挨个说说,他们可有什么不寻常的举动。”
“挨个?”
“嗯,就从三皇叔开始吧。”
这话正中安正则的意,他其实知道段清昌的事情知道的最多,便不紧不慢道,“三殿下府上曾有一位颇得信任的近侍,不过那近侍在几年前忽然不见了。微臣曾派人对其调查过一二,得知那近侍的族中有位表亲,也在皇室某位殿下府里当值。”
“是太子殿下?”
“不错。”
段蕴有些无奈地笑了,“朕还未登基之时,皇爷爷便提醒过朕,千万要对三皇叔多加留意。可之后朕顺利登基,三皇叔也依祖制远迁阳城,朝觐述职,缴纳贡赋,一切都做得无可挑剔。还以为木已成舟,皇叔也就不再费心谋划什么……”
“多年前便开始筹谋的事情,怎会因为这些而放弃?”安正则毫不顾忌地提点她,“要说什么木已成舟,先帝在世时宁肯让羸弱的太子继位也不考虑易储,圣心恒定,便算得上是木已成舟了。其后陛下的继位也只不过是当年景德帝意愿的顺延罢了,并没有什么分别。”
“朕知道,”段蕴有些不太想听下去,“关于三皇叔的事情,朕之前心里也是有数的。不如安相再谈谈四皇叔五皇叔之类的。”
安正则面无表情,“微臣目前尚未发现这两位王爷有任何不符常理的动向。”
段蕴:“……”
她也是被安正则弄得醉了,“可你不是说七位皇叔皆可怀疑么?”
“微臣说七位殿下都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之于此事都有合乎情理的动机。”安正则似乎对自己之前说过的话毫无悔意,端的是云淡风轻。
段蕴嘴角一抽,“哦……那要是这么说,莫非除了四皇叔五皇叔,六七*几位皇叔也都并无可深究之举动?”
“这倒也不尽然。”
“安相有话直说。”段蕴有些急了。
安正则闻言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有点像是在表达“这可是你让我说的”。
“微臣近日调查得知,九王爷与京兆府尹卢继祖私交甚密。”他接着补充道,“彼时王爷尚在源州封地,二人间的书信往来便是频繁。”
藩王与京官本该是互不相关的两类人,若非先前有什么往来,实则没有同僚情深的机会。
此外,段清晏在明安的这大半年内,表面上与卢继祖也没有什么超乎寻常的交情。
“这确实……好像是奇怪了些。”其实自从安正则说出“九王爷”那三个字,段蕴心里便是一紧,无可否认她对段清晏还是有所好感的,暂且不论这种好感被定义为何种情愫,她都不希望九皇叔与一些令人唏嘘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段蕴沉吟了一番,又道,“不过朕有些不大明白,即便九皇叔与京兆尹之间的交情好了些,又有什么不妥之处呢?”
她想半开玩笑地加一句,莫非安相是怀疑他们断袖龙阳?
可抬眼一看安正则颇为严肃的表情,想了想还是没把玩笑之语说出口。
“新牧郊外的漕运事故,微臣着人细细查了月余,这几日也终于有了眉目。”
“哦?”他没接着回答方才的问句,而是另说了一事,段蕴觉得有些怪怪的。
“与那事故相牵连的官吏,多半与京兆府有所关系。再或者,便是与宣国公有所关系。”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段蕴不由皱起了眉。
安正则说段清晏与卢继祖之间的交情,其实是为了说卢继祖这个人可能大有蹊跷,因而与他相交密切的段清晏也免不了大有蹊跷。
“京兆府……和宣国公?”她沉着嗓音重复了一遍。
“微臣涉事官吏的履历往前排查,发现这些人或本人,或族亲同乡,皆有在京兆府供职的经历。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在景德年间曾是萧丞相的门生。”
萧丞相,那不可就是旗帜鲜明的三王爷一党么?
看来牵扯到了段清晏还不算完,居然那厢又与段清昌不清不楚。
情况似乎比想象中还要棘手不少,段蕴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些。
“那安相的意思是?”
“微臣以为,九王爷有很大可能性同三王爷……”安正则突然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俩的关系。
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丘之貉?
好像这贬义都太过了些。
他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