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破交之战(1/2)
火箭弹相比于炮弹,拥有一大优势,那就是火箭弹自带发动机,射程可以达到炮弹难以企及的距离,而炮弹想要增加发射距离,只能靠多装填发射药,而发射药是不可能无限增加的,发射药装的太多,炮膛根本承受不住,最终发生炸膛事故。
在林飞时代,火箭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五百公里,大型洲际导弹甚至可以达到一万公里(导弹其实就是火箭加上战斗部),大型探空火箭,甚至能飞跃三十八万公里的距离,把航天器送到月球轨道上去。
而炮弹,巴黎巨炮的射程不过才131公里,后来的巴巴多斯巨炮的理论射程可以达到2000公里,不过这些巨炮体积无比庞大,根本没有在战场上使用的价值。
林飞把火箭弹放上战列舰之后,射程肯定可以远远超过一万米,海战的时候,必然占据极大优势!
至于火箭弹的威力,也远远超过炮弹,因为火箭弹自带发动机,所以它的口径可以做得很大,口径做得很大,装药量自然就多,像林飞时代的中国卫士-2火箭炮用火箭弹,口径高达406毫米,战斗部装药量远远超过炮弹。
林飞的火箭弹战列舰虽然射程超远、威力强悍,不过却不是无敌的,因为火箭弹有一个先天的劣势,那就是相比于炮弹精度偏低,在海战之中,很有可能所有的火箭弹都打出去了,可是却没有一枚命中敌舰。
这个缺点是无法完全克服的,想要完全克服,只能在火箭弹前面加上导引头,火箭弹身上加上控制舵机,把火箭弹改装成导弹,可是这些对林飞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林飞只能一方面尽量控制误差,一方面增加火箭弹携带量,提高命中概率。
林飞在研制火箭弹的同时,也开始对飞艇进行研制。研制飞艇,林飞再次用到了齐奥尔科夫斯基,齐奥尔科夫斯基最开始是研究飞艇的,后来才去研究火箭。
林飞现在只知道法国人开始了飞艇的研制,至于法国人的飞艇是什么样子的,林飞一无所知,所以林飞无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参数,只能把自己知道的德国齐柏林飞艇的设计参数交给齐奥尔科夫斯基,让齐奥尔科夫斯基按照齐柏林飞艇的样子设计,齐柏林飞艇,已经是这个时代世界领先的飞艇了。
装备的研制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火箭弹、飞艇、战列舰,在有林飞掌握的先进技术的帮助下,恐怕也需要一年才能完成,在这段时间里,英国、法国、日本等列强,也在积极研制新技术,可以这样说,华夏和列强,就是在进行一场赛跑,谁输了,谁就会输掉整个国家和民族!
华夏的工业基础的确不如西方列强,甚至比穷兵黩武的日本都要差一些,如果公平竞争,林飞肯定会输,于是林飞决定,采取一系列手段,拖缓西方列强、日本和清国的发展。
林飞最需要发起的,就是破交战。《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此时英国、法国、日本和清国结成了稳固的同盟,不破除这个同盟,日后的大战,华夏帝国必然再次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地。
四国同盟看似稳固,可是在同盟内部,却是矛盾重重!
首先看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它们在印度支那半岛有着极深的利益冲突,印度支那半岛上有六个国家,缅甸、暹罗、马来亚、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其中缅甸和马来亚被英国占据,老挝、柬埔寨和越南被法国占据,暹罗夹在两强之间,是双方拉拢争夺的对象。
英国一心想吞下法国殖民地,法国一心想吞下英国殖民地,双方的矛盾由此而来,不可调和,绝对不会因为有了华夏这个共同的敌人而消除。
再看清国,清国和其他三个国家都有矛盾,英国和法国自然不用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火烧圆明园,发动中法战争夺走越南……几乎是一本活生生的血泪史,日本现在还占据着清国的龙兴之地——盛京。
最后再看日本,日本其实和英法也有矛盾,日本此时还和清国一样,受着英国、法国不平等条约的欺压,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日本享有治外法权,犯了罪日本也无权处置。
林飞仔细分析了四个对手,结果发现,英国和法国的矛盾虽然深,可是自己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利用,因为自己在印度支那半岛并没有势力存在,所以林飞秘密派出特工,在印度支那半岛扶持自己的势力。
挑动日本和英国、法国矛盾还是有希望的,林飞秘密指示王耀,在日本民间寻找反抗英国和法国的团体,给予他们资金资助。
最适合挑动矛盾的,当属清国!
清国受到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荼毒,火烧圆明园、旅顺大屠杀,英法至今仍然在向清国输送鸦片,日本第一师团仍然占据着盛京。
挑动矛盾,最好的办法是掌握新闻媒体,报纸上的一条新闻,足足可以引起一个国家的动乱,中国古代就有报纸了,这种报纸被称为“邸报”,内容和形制和近现代报纸相距甚远,到了近代,外国人在清国创办了不少报纸。
林飞决定,创办《清国时报》,地址位于上海的华夏领事馆内,这样就算被清国封杀搜查也不怕,毕竟清国不敢动华夏的领事馆。
报纸的内容,当然是抨击清政府的**无能,指明英国、法国和日本对清廷的伤害之深,这个时代的清廷,还没有意识到报纸对舆论的导向作用,并没有像林飞一样设计极其严格的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