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白骨疑案二十一(1/2)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皇室还是官员,更或者是民间老百姓,都十分注重“孝道”。大家都有一种共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孝顺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好人,更不会是一个有担当的大人物。作为帝王更注意这一点,经常拿“孝道”来衡量一个帝王或者储君的人品和能力。所以任何一个帝王都相当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不允许自己做出不孝顺的事情。帝王这么样,他们的臣子更是要遵守“孝道”了。特别是唐宋之后,书生渐渐控制局面,文官的地位高出武将之后,任何一个大臣都不敢在私德有所亏损。一旦某个官员被人爆料,不孝敬父母或者隐瞒父母的死讯的话,就不止是丢官罢职这么简单了,是他一辈子身败名裂的下场。在古代父母要是身故的话,子女要结庐守孝,为父母守坟三年。有官职在身的也要上报“丁忧”,也就是停止工作。“丁忧”期间官员不但不能喝酒吃肉,更是要整天粗衣简食,严禁一切娱乐项目。官员们很清楚,一旦自己“丁忧”的话,手中的权力就会被迫移交,三年之后更不能预计,所以都不太愿意“丁忧”。可是不“丁忧”,或者隐瞒死讯的话,这个将成为他政敌攻击他的最好武器,是一个除了欺君、叛国之外,唯一一个可以直接令对手永不翻身的罪名。
在中国古代,出过不少英明的帝王。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他们生前都是很孝顺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习惯下,孝顺等同于能力和正义。只要孝顺就算做错了也可以原谅,反之要是不孝顺的话,就算有能力有实力,也是“枭雄”、“奸雄”。最出名的就是尧帝和舜帝的故事了。尧帝是一个开明又有本事的君主,明明有不少能臣和儿子在他身边,但是他依然不觉得满意。难道他们没有本事或者用心不良吗?尧帝以视察地方为理由,在自己的领地里寻找自己满意的接班人。之所以会选中舜帝,理由就是一个“孝”字。舜帝从小失去了母亲,父亲是一个比较偏听偏信的瞎子。在舜帝五岁的时候,瞎子老爹就又娶了一个妻子,当年这个舜帝的后妈为舜帝生下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自从有了后妈和弟弟后,舜帝的生活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越来越艰难。后妈为了自己的儿子,几乎是是针对舜帝,视舜帝为眼中钉肉中刺。六岁大的舜帝被迫去田间干活,比他们家的奴隶还不如。但是舜帝依然对父母很孝顺,从来不在父亲那里说任何有怨言的话。久而久之大家都说舜帝不但是一个能干的孩子,更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后妈听见之后很生气,认为这是舜帝故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树立好的形象。她就整天在瞎子老爹那里说舜帝的坏话,瞎子老爹偏听偏信,渐渐也觉得舜帝不是一个好儿子。从此舜帝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父母没事找事找他的麻烦,就算舜帝再孝顺,也被他们视同“耍手段”。大家都劝舜帝离开家乡,这时候的舜帝足可以自己自力更生,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家园。可是舜帝没有离开,他的理由是家中父亲行动不便,年纪又大了,母亲不懂生产,弟弟年纪幼小,不能这个时候离开。就这样舜帝的孝心和善良就传了开来。
尧帝化装成普通老百姓,亲自去试探舜帝。三次见面给了尧帝三个惊喜,第一次尧帝看见舜帝在干活,尧帝觉得舜帝是一个生产好手。第二次尧帝看见舜帝在大雨之下为了保护刚收割的粮食,将他身上的衣服脱下挡雨。尧帝觉得这个小伙子有担当,知道孰轻孰重。第三次尧帝看见舜帝分发食物的景象。舜帝家里有不少的良田,家里的奴隶和下人都来干活也不够,只好请附近的邻居来帮忙。事先舜帝的后妈已经和大家讲好了工钱,并答应管饭。可到了中午开饭的时候,送来的饭菜比平时不请帮工的时候还要少。舜帝就将饭菜就地回炉,米饭熬成米粥,炒菜变成了菜汤。舜帝将浓粥和好菜分给帮工们,等他们吃完之后,他和自己家的下人们,一起吃剩下的。尧帝大为感慨,舜帝做对了两件事情。不但代自己家照顾好了邻居帮工们,而且和下人们同甘共苦,平息了内外矛盾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尧帝觉得这个舜帝就是自己要找的接班人。就把舜帝带回了自己家,引荐给他的家人和臣子。
当大家听说尧帝要把舜帝当接班人培养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臣子和家人都反对。舜帝不但不是尧帝的家人,更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粗鲁汉子。尧帝力排众议,他的理由很简单。不懂可以学,没文化可以教,没本事可以培养,没实力可以训练,没资历可以锻炼。为了解决舜帝的身份问题,尧帝以父亲的身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帝,而且一次性嫁给了舜帝两个女儿。这样一来大家都没有什么好说了,舜帝成为了尧帝的女婿,就算是尧帝的家人了。舜帝成为尧帝接班人之后,不但虚心学习而且尊敬师长,对自己的妻子也是很关爱。当然也没有为难和报复他的后妈和弟弟,更没有记恨对他不好的亲生父亲。尧帝传位于舜帝的时候,第一次同开提到了“孝道”的问题,正式把“孝道”划归考量官员和未来君主的重要依据上。
在中国古代君主之中,因为孝道的问题,引起公愤的有几个,更有几个皇帝为此下了台。所以当明朝建立初期的时候,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反复要求自己的家人和子孙要注意这一点。他还亲力亲为的将自己的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