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黄姐的收藏室(中)(1/2)
09这是一间足有四五百平米的房间,所有的物件都摆放的整整齐齐,给人像是穿越到了古代的感觉。大多都是文房四宝类的物件、笔、墨、纸、砚。各种都分门别类的摆放整齐。
09“这边是毛笔,这边是画纸,那边印章、靠右的是砚滴……所有凑成套儿的文具再最里面,老弟你自己挑,我把这镇纸放起来。”黄小姐笑了笑捧着木匣往里面走去。
09杨浩点了点头随即走到距离自己最近放笔的地方。
09据说如今使用的毛笔,相传是秦朝的将军蒙恬首创出来的。不过1954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一座古墓里发掘出来了整套的书写工具。由此证明,早在蒙恬之前就已经诞生过了所谓的毛笔。
0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毛笔的称呼都不同。在吴国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那里把毛笔叫做“不律”。而楚国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他们把毛笔叫做“幸”。不过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才一律改称为“毛笔”。毛笔是用兽毛扎成笔头,在粘结在管状的笔杆上制成的。
09一支好的毛笔应具有“尖、齐、圆、健”的特点。
09“尖”就是笔锋尖锐;
09“齐”就是修削整齐;
09“圆”就是笔头圆润;
09“健”就是毛笔弹性强,写出的字锐利锋利。
09杨浩拿起一只竹笔,大概年代已经认不出来了,里面的灵气也比较稀薄。
09这么长的时间,杨浩也总结出了物件内灵气的规矩。
09一个物件,年代越久,灵气也就越丰盛。越贵重,灵气也会相当浓郁。保存的越完善,灵气也越充足。
09这支笔的笔头都已经秃了,灵气自然也就少了。
09“完整的毛笔相当的难得,因为笔头的毛发相当容易脱落。”黄小姐慢步走了过来。“你手上的那支笔是狼毫笔,笔毛硬,在古代专门写小楷用的。”
09“狼?”杨浩一愣。
09“黄鼠狼。”黄小姐笑了笑。“笔头的原料有很多,胎毛、狼毫,兔肩紫毫笔(紫毫)、鹿毛、鸡毛、鸭毛、羊毛、猪鬃、鼠须、虎毛、黄牛耳毫、石獾毛,不过这些以兔毫、羊毫、狼毫为最佳。”
09黄小姐一边说着,一边给杨浩拿出各种各样的毛笔介绍着。
09杨浩也认真的听着,不是黄小姐说,杨浩还真不知道小小的毛笔里面居然有这么大的文章。
09“那是拖把么?”杨浩瞅着前面的墙壁上挂着的玩意问道。
09木头把子,通体流线纺锤体,到下面是一圈长毫。足有一人来高,外表和杨浩说的拖把并没啥两样。
09“这叫抓笔,也算是毛笔的一类。写的通常都是特大号的榜书。”黄小姐解释道。
09杨浩点了点头。
09抓起这根足足和他一样高的毛笔,用手一掂量,好家伙,真够沉的,起码三四十斤重。据说用这种笔写字,还得准备一大桶墨水,蘸了墨汁之后起码也有五十来斤重,力气不够的人根本写不来几个字。
09放下这支抓笔,杨浩的目光重新落回桌上,他可没有忘记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
09两只青白玉笔内都存放着一张人皮地图。
09按照杨浩的猜测,毫无疑问,这张人皮地图应该是某个藏宝图。藏宝的人既不想把这个秘密公布于世,又不想就此隐没,所以用了这种方法来隐藏秘密。
09杨浩并不抱希望能够凑齐这份地图。
09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古玩都会被损坏,或是流落到其他人的手中。这份藏宝图当初被撕割的部分越多,寻回的难度也就越大。不过多少也算个乐趣,聊胜于无。
09所以杨浩就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青白玉笔上。
09除了笔头,笔杆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
09大多是以竹子作为笔杆,不过也有其他的,在这里杨浩都能够看得见。有烤红的青竹、紫竹、斑竹(湘妃竹)、罗汉竹、也有红木、牛角、骨料、象牙和玉石等,显得更为名贵。
09这些毛笔都是散装,凑不成一套,但是也按照笔杆材料规放好所以并不难寻找。
09单个的毛笔,如果是上年代的器件,少说也得一万朝上。若是材质稍微好一些,保管的完整一些就不止这个价了。
09单单眼前这个笔柜,经过杨浩初步估计就有将近五六千只毛笔。
09看来收藏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爱好。
09不过饶是这么多只毛笔,想要找到里面藏有人皮地图的青白玉笔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杨浩也不着急,挨个的把玩起了这些物件。自从上次西藏一行,和狼群搏斗之后,体内的灵气锐减了大半。
09正好趁这个机会吸收一下灵气补充自己。
09虽然毛笔的灵气较少,但是数量一旦庞大起来却也相当的可观。
09一点一点的灵气顺着双手迅速的融入体力,在杨浩的观察之下缓缓渗进皮肤、经脉和肌肉之中。身体内的一些暗伤和隐疾因为灵气的进入被一点点的修复,看到这种情况杨浩不由得越发欣喜起来。
09如果在灵气充足的情况下,杨浩有绝对的信心治好老瞎子的双眼。
09不过杨浩也发现一个问题。
09平常的时候运用灵气并不会耗损体内灵气太多,但如果用作治疗的话,那么灵气将会耗损的相当厉害。而且伤的越重,消耗的灵气也就越多。
09做个简单的比较:
09如果杨浩用来透视所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