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3(2/3)
看,却原来是一只蝙蝠。看来传说是对的,这洞中果然住着许多蝙蝠,火把的亮光惊动了它们,这些黑暗生灵们不安地在他身边飞来飞去,有几只甚至径直朝他的火把飞撞过来。
玄奘有些狼狈地躲避着这些以身扑火的家伙,他倒不是怕火把被弄熄,而是担心这些生灵们一不小心会被火所伤。
这时他注意到,洞内还有一种奇怪的声音,沉重又恐怖,尖锐又诡异,却听不出是从哪里发出的。他握紧火把,手心里已浸满了汗水。
现在,只有佛陀的力量可以帮助他消除恐惧和不安了,于是他开始诵念《金刚经》……
伴随着殊胜的经文,玄奘一步步向前走着,恐惧的感觉果真慢慢淡了下来。
蝙蝠们似乎知道了这个闯入者并无恶意,略微安静了些,虽然仍在他身周飞来飞去,倒也没有了其它举动。玄奘松了口气,下意识地按了按怀里的火刀火石,继续朝前走去。
又行了差不多一个时辰,除了见到更多的蝙蝠、老鼠、金丝燕外,别无他物。
他突然觉得自己这样探洞有些好笑——我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来这里呢?难道真的以为,可以在这个洞中见到几位活了几百岁的圣贤?
这么一想,不禁自嘲地一笑,摇了摇头,回转身,准备退出了。
然而回途并不顺利,有些石子标记已经被这洞中的生灵弄乱,难以辨认。凭记忆勉强行了一段后,他终于在一个拥有五条岔道的路口站住了。
这地方他从未走过,他迷路了。
虽然为了这次探洞,他事先做了一定的准备,不仅带了五六支火把和一大把火绒,还备足了三天的干粮与饮水。若是省着点用,这些物质可以支撑七八天时间。但在这么一个岔道横生的山洞里,他实在不确定用七八天时间能否走得出去。
净善长老和明海不是说过,有人曾在洞中迷失了一个多月吗?
可是,不走显然也是不行的。
玄奘四处看了看,便开始重新在一些走过的路口做上标记,同时,努力记住自己走过的岔路,以期能够早些找到归途。
不知又行了多久,穿过一大片石林,他发现自己进入到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令他感到惊异的是,这地方显示出曾经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一个用苇草编织的已经破烂不堪的蒲团,上面放着一个不大的布包。
除此之外,洞中别无他物。
玄奘慢慢走上前去,将火把小心地插入洞壁的石缝里,在火光的映照下,他看出那个布包是由深褐色的粗麻布制成,大约两尺见方,上面积满灰尘,有些地方已经残破。
他来到蒲团前,双手合什深施一礼,然后便踏上一步,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揭开——
包布里面竟是一搐摆放整齐的卷轴,共有六卷!
玄奘重又取了火把,然后很小心地取下最上面的一卷。
随着卷轴的徐徐展开,映入眼帘的是用毛笔写就的弯弯曲曲的文字。
梵文!居然是梵文!
只在卷轴的最后,发现了一列小小的汉文注释: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阿弥陀佛……”玄奘低低地宣了一声佛号,又打开了第二卷。
同样是梵文抄卷,最后的汉文注释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
后面的四卷都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从卷二到卷五。
在这阴暗潮湿而又深邃无比的九老洞里,居然可以看到梵文佛经,玄奘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
不过他也知道,真正的梵文经典都是贝叶经,像这种写在卷轴上的,显然是抄本。
留下这些经文抄本的,或许是来自佛国的罗汉,或许是来自西域的大德,或许是在此地修行的中原高僧,又或许是虔诚正信的居士。
不管他是谁,玄奘都觉得冥冥之中,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在看着自己,令他在这一瞬间豁然开悟!
玄奘将这些卷轴重又包好,将包袱小心翼翼地背在背上,又对着那破烂的蒲团顶礼三拜。
他的心中满是虔诚和恭敬,思绪仿佛已飞过那不可思议的时空……
许久,他才重新站起身来,举着火把,慢慢地退出洞厅,沿着洞壁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思忖着这些经文的含意。
他毕竟是学过一点梵文的,有时想起什么,便停下来,将这些经卷小心地拿出来核对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对得上的……
梵文是古印度的字均起源于梵文。
在造纸术传到印度之前,古印度人是将经文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因而佛经又被称为“贝叶经”。
贝叶经非常名贵,一般人得不到也买不起。印度佛教徒传授佛经大多是口口相传,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师傅徒弟人手一本经书。
在印度,通常师傅手里只有一两部佛经,不是用来教学的,而是用来传承的。师傅临终前,会将这些佛经转给衣钵弟子,让他继续传承下去。
而在这之前,所有的教学都是口授,经书被供奉着,是不能轻易被请出来的。
所以印度僧人的记忆力大都非常了得,常常一张口就是几十万谒。
贝叶经既然如此神圣,要将它带出国门当然很不容易。
首先,携经者必须在佛教界拥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并且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和同意。这又要求你必须是高种性者。
佛教讲众生平等,并以此为口号向婆罗门祭司发起挑战。但是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