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十九人像,摄政新政(1/2)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尚年幼,致使奸佞之辈汹汹当道,今有西北王入京勤王,攘除奸佞,功莫大焉,又内外文武群臣合词劝进,故册封萧煜为摄政亲王,总理朝政。一看书·1kan钦此。”
孙士林站在坍台之上,手持明黄圣旨,尖细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萧煜并未下跪,而是站着接过圣旨,沉声道:“萧煜无能,本不应担此大任,然上有陛下封授,下有群臣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就任摄政之位。深思托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惟吾皇陛下,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兹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以正朝纲,方不负陛下所托。”
殿内群臣跪地,齐声高呼道:“拜见摄政王殿下。”
这一刻,预谋已久又耗时半年有余的入主东都终于落下了帷幕,萧煜也终于如愿得偿,被小皇帝秦显正式册封为摄政王,总揽军政大权,成为实质上的东都掌权人,并将东都以及大半个江北揽入囊中,再加上身后的西北五州和蜀州,如今的萧煜已然是坐拥半壁江山。
纵观天下,现在只剩下东北三州和江南各州还未归于一统,萧煜不止一次对林银屏说起过,天下一统之日,便是我萧某人登基称帝之时。
天下本无主,唯有德者居之。要看书·1ka书n
这时候,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今天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天,统治天下二百七十六年的大郑皇室失去了所有权利,取而代之的新政权是以萧煜为首的西北军阀集团。
退朝之后,身披蟒袍的萧煜率先走出大殿,一位位身着武官袍服的西北将领跟在他的身后,踩惯了西北冷硬地面的长靴踩在金砖上,发出沉重的声响,所有人都意气风发,因为他们是即将掌握这个天下的人。
萧煜走在皇城中,对左侧靠后的蓝玉感叹道:“上次来去匆匆,都没有来得及细看。”
蓝玉笑道:“以后有的是机会,就怕王爷会看得腻歪。”
萧煜停下脚步,轻轻说道:“怎么会腻呢?红墙金瓦为居,大丈夫平生所愿也。不过我暂时不会进皇城,也不入东都,安国公府就留给萧烈养老,我本人还是住在万寿园。”
走在萧煜右手边的萧瑾忽然说道:“我曾听艾琳娜说起过,她会一种留影之术,可将影像存于纸面之上,时值今日盛事,我们西北文臣武将尽数齐聚,何不合影留念?”
萧煜一愣,然后抚掌笑道:“怀瑜此言大善,去把本王的艾子爵找来,然后再搬几把椅子过来,本王今日就要在金銮殿前与诸位合影留念。”
这一日,正在退朝的文武公卿见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一看书·1kan
丹陛之下的宽阔广场上,西北军阀的一众文武高官排成两排,前一排坐,后一排立。
为首的萧煜坐在居中的位置,座下椅子明显比左右众人高出一筹,被众星捧月。
一个色目女子站在这些西北高官的三丈开外,手中举着一支镶满了宝石的奇异“拐杖”。
随着一道刺目闪光一闪而逝,共有十九人影像被留存下来。
萧煜、蓝玉、萧瑾、林寒、魏禁、闽行、明尘、李宸、曲苍、李如松、唐春雨、韩瑄、徐琰、端木睿晟、博努、陈涵、萧公鱼、孙立功、张海九。
——
萧煜上台执政的次日,他便借着这个“破后而立”的时机,开始大力推行自己的新政,即是达到自己整合统一的目的,也是区别于以前的萧烈政权。
第一步就是废黜被萧烈所恢复的中书和丞相制度,重设内阁制度,仍旧以文渊阁为内阁所在,赋予内阁票拟之权,内阁大学士共设四人,位首辅再次拥有宰相之实,而萧煜本人作为摄政,则从司礼监和皇帝手中拿过批红之权,拥有帝王之实。
接着萧煜分别任命孙世吾为内阁首辅、授中极殿大学士;蓝玉为内阁次辅、授建极殿大学士;周景朝作为原内阁次辅,位列第三群辅,授武英殿大学士;明尘作为道宗入世的代表,亦为群辅之一,授东阁大学士。另有韩瑄、徐琰、端木睿晟三人充学士。
内阁之下以六部尚书为尊,其中吏部尚书为六部之首,号称“天官”,萧煜任命由蓝玉兼领吏部尚书一职,户部尚书仅次于吏部尚书之下,号称“地官”,由萧瑾出任。萧公鱼出任兵部尚书,张海九出任刑部尚书,李宸出任工部尚书,孙立功出任礼部尚书。
总得来说是三老三新,三老是萧公鱼、张海九、孙立功,此三人都是萧烈旧臣,算是萧煜给满朝文武吃了一颗定心丸,表明他不会大肆清洗,即便是旧臣,他也会重用。而三新则分别是蓝玉、萧瑾、李宸,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萧煜上位以后,自然也不会只用老人,自己人上位才是必然。
虽然六部在名义上都是平级,但其中权柄大小却有天壤之别,其中吏部、兵部和户部乃是实权三部,而礼部、工部和刑部权柄就难免有些上不得台面,工部和刑部还好,在东都抬起不头,到了地方上还是有几分威严,工部更是油水厚重,可礼部这个清贵衙门就比较凄惨了,名义上是仅次于吏部和户部的第三部,实际上却被满朝文武视作养老衙门。
作为实权三部之首的吏部由西北二号人物蓝玉兼任尚书一职,没人有什么异议,如此一来蓝玉这个次辅才能压过孙世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