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入府(1/2)
顾寻见状倒有些哭笑不得,她叹道,“唉,用修你不过听我吟了两句诗,何况那诗还不是我写的,你怎么就知道我有真才实学呢,你这般青睐有加倒让我诚惶诚恐了。”
两人如此说道着便下了楼,杨慎领着顾寻向杨府走去,两人一路说笑,也不觉时间已过去许多。春日的暖阳高悬于空中,清晨的寒意已散,二人偕行走到了杨府的正门,已有许多书生模样的人们聚集于此。杨慎将背在身上的草帽取下,戴了起来。顾寻觉得奇怪,问道,“你很晒吗?”
“太阳有些刺眼了,所以戴起来。”杨慎将帽檐压低,轻声说道。顾寻望了望四下的宜人日光,颇为奇怪地看了杨慎一眼。二人一同混迹于人群之中,不多时,正门被打开一条缝,一个老者从中走出来,对着众多前来应征的门客道,“诸位,才子贤人,老朽在此有礼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此人是谁,便相应作揖还礼。那老人继续说道,“今日首辅大人广纳贤才,在后堂设宴款待诸位,正门前厅近日正在修葺,行路有诸多不便,因而,今日就由老朽带领各位从偏门入席,还请,各位跟随我走吧。”
人群因之而动,顾寻却微微眯起眼,若有所思。杨慎见她不动,问道,“你怎么不随这位老先生一起走呢?”
顾寻笑道“我想起从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哦?是什么?”
“我听人说,楚人不给晏子开城门,而是在城门边给他开了个狗洞,要他从狗洞里进城,晏子却说,出使狗国才钻狗洞,反问楚王今日他晏子出使的究竟是楚国还是狗国。”说到这里,顾寻一笑,“首辅大人招贤纳士怎么能让我们走偏门呢,肯走偏门的无非是庸碌之才,骗取些钱财衣食罢了。”
杨慎一笑,向顾寻投向称赞之色。
顾寻有些腼腆地摇了摇头以示谦逊,这不过是她一时记起罢了。她向附近看了看,果然有十几个人不为所动,和她一道留了下来,一刻钟之后,正门大开,另一位老者出门行礼,请众人进门。在顾寻眼中,余下几人皆非凡俗之客,她略微瞟了几眼,心中大约有数。
入了大堂之后,那老人退下了,临退前向众人行礼,道,“请各位在堂中稍后,首辅大人很快就来。”
这下顾寻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堂中没有端上茶水,也没有下人前来引见,直接留下他七八人在堂中,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杨慎看了看顾寻,问道,“你说,现下这首辅大人是何意?”顾寻一笑,并没有答话,不一会儿,人群之中忽然传来一声叹息,一人开口道“素闻首辅大人惜才,今日看来,这名声可以休矣。”
杨慎与顾寻顺着声音看去,见一玄衣男子坐在堂中,在二人的正对面。杨慎皱起眉头,冷冷开口,“阁下才了解首辅大人多少,就敢在首辅的庭院中口出狂言,是不是,太沉不住气了。”
顾寻见杨慎对那人出言凛冽,便赶紧打断他的话,问道,“你方才说首辅没有诚意,是为什么?”
那人正色道,“古时人求贤若渴,主上为求得人才,总是谦逊有礼,生怕自己有所怠慢,周文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刘皇叔三顾茅庐,第三次正好遇上诸葛亮午睡,便坐在一旁不敢惊扰,这些都是惜才的典范,虽我不似卧龙先生有安邦定国之策,胸怀雄韬武略,然而当下入府后厅中无人招呼,连一碗茶水也吝啬给予,首辅大人的风度,也可见一斑。”
顾寻一笑,点点头,此人说得在理,古时文人最重气节,若觉得自己被怠慢了,才不会顾及对方是否权贵,定是要发作一番才算不辱没自己的声名。正此时,问外传来朗朗笑声,众人皆向门外望去。一老者缓缓走近,此人白首长须,身着平常人之服,他一进门,身旁的一个中年人便向诸位年轻才俊介绍道,这位就是首辅大人了。
众人齐齐行礼,有几人借机向那玄衣男子与顾寻投来不怀好意的目光,嘲讽他自作聪明。玄衣人泰然处之。让顾寻没有料到的是,首辅杨廷和丝毫没有责问先前他那番不敬之语的意思,也没有再继续考核诸位才俊才干几何的行为,而是直接闲谈几句,便让下人带他们前往门客所居的住所,之后便扬长而去。
也许是因为文人相之间毫无寒暄,首辅为门客们准备了好几个院落,虽然屋中布置简单,但每人都有一个单间,顾寻所在的雅间名为“梅君”,那玄衣人就在顾寻的对面,名为“兰士”。当日所有人在认了自己的住所之后,都分别回去取各自的行李,唯有顾寻一人留下,因她原本便没有什么行李。这屋中也放有几件干净的衣物,她将这些衣服取出在屋外晒了晒,好驱除潮气。
杨慎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又在正午时分带着酒食出现。两人相视一笑,顾寻便请他进屋,两人一面走,顾寻一面问道,“用修,你到底是什么人?”
“呵,顾寻你是聪明人,你猜猜?”
“不猜,这有什么好猜的呢,我顾寻在这京城之中没有亲信,也无差事,而今你杨用修只因一面之缘便肯将我引入首辅府中,当是我顾寻的恩人,无论你身份如何,顾寻都该记下你这好心,他日涌泉相报。”
杨慎仰面而笑,随意地摆摆手,“顾寻你客气了。”
顾寻为杨慎斟酒,两人坐在屋内向阳一面,春阳照在二人身上,空气中的尘埃缓缓移动,清晰可见,窗外鸟语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