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章 :祸水东流(1/2)
话又说回来,单从对抗金兵的角度而言,杜充崩决黄河堤坝,放黄河之水水淹金兵,还是收到一定的效果。
这次金国出动了多少兵力入侵宋朝,历史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
历史文献中只是记载着,当这些金兵随着黄河之水流落到南京应天府时,只剩下了五六千名骑兵。
从前几次金国出兵的规模看,每次都在三万到六万兵马不等,这次按理来说,人数不会比前几次要少。
从数据上分析,这次黄河水淹,居然消灭了金兵大部分的力量!
只不过,剩下的这五六千金国jing锐骑兵,被黄河大水所驱赶和引导,在不知不觉之间,竟然把目标转移到了高宗小皇帝所在的临时行宫---扬州。
也就是说,我们的杜充大人并没有把给问题解决掉,而只是把金兵这个烫手山芋以一种非常残忍的手段移交到高宗小皇帝的手中。
换而言之,杜充祸水东引,把金兵往东南方向给引走了。
从后面的历史进程观察,这股东流的祸水,不但把高宗皇帝的小朝廷给冲散,冲得分崩离析,还直接导致了高宗小皇帝的第一次下台,以及高宗皇帝唯一一个亲生儿子的死亡。
...
时光不可以倒流,这个世界也没有后悔药卖;但是,历史可以假设。
假如高宗皇帝听从前线州府的意见,任命宗泽的儿子宗颖为开封府的新一任留守,可以想象得到:王善和杨进等各路义军不会如此轻易离开汴梁城。会留下来与金兵周旋到底。
如此一来。金兵不会轻易开启战争。黄河也不会决堤,金兵也肯定不会绕道往徐州、合淝等州府而来,直至扬州
金兵不来应天府,高宗皇帝就无需逃难,无需退位,高宗唯一一个亲生儿子就不会因为惊吓导致死亡......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高宗皇帝对老帅宗泽死后所做出的侮辱xing的赠谥,以及对开封府新一届留守的错误任命。
难怪佛家常说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历史的诡异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
完颜粘罕带着他手下的三名金狼勇士完颜拔离速、乌林答泰yu、耶律马五、以及六千jing锐骑兵,顺着滔滔黄河大水,向东南方向挥戈猛进。
金兵先攻陷中原重镇徐州,随后从徐州南下,攻打合淝;然后南下攻打楚州(今江苏淮安)、泗州、目标直指扬州,大有不生擒赵构誓不罢休的姿态。
至于金兵为何对赵构的行踪如此的清楚,史书中没有记载。
...
这支金国的jing锐骑兵,既没有粮草辎重、也没有后勤人员。甚至没有任何的攻城器械,清一se的全部都是骑兵作战单位。所以推进的速度极高,不可以用平i的推进速度来衡量。
完颜粘罕的心里也已经开始发毛了。
金兵这次损失惨重,假如不能从南方捞点过得去的战利品,估计回去又要遭到重罚,甚至人头落地。
金主完颜吴乞买在位已久,威严i盛,对完颜家几兄弟也是越来越苛刻了。
这支金兵的目的明确,作战力超强,推进速度奇快,用现代军事目光来看待,这简直就是一场典型的突击战、闪电战、又或是斩首之战。
...
在金兵的高歌猛进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扼守在淮阳的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竟然不战而退,半夜率领亲随,驾舟乘chao逃亡盐城县。
《宋史。高宗本纪》中记载道: 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军溃于沭阳......世忠奔盐城。
第二天,当韩世忠的部属发现主将已逃,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一片哇然,四下溃散而去。
其中,偏将辅逵聚众于涟水,李在占据高邮,后军管队李彦先率本队驶船逃到海上,其余搜集散卒结队成群的,不可胜数。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沭阳之溃败,是韩世忠戎马生涯中败得最惨的一次。
韩世忠不但没有抵挡,牵制住完颜粘罕,还给淮河一带留下了大量的溃兵;这些溃兵大多变成了流寇,贻害当地的百姓。
这次韩世忠表现得如此懦弱无力,与他后来在与金兵对抗时的那种英勇不屈,寸土不让的态度相比较,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也变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小小的悬案。
事实上,历史学家们没有把当时的环境背景给弄清楚。
因为杜充崩决黄河大坝,黄河大水泛滥,夺取淮河的出海口泄洪,而当时韩世忠把守的沭阳就在淮河的岸边,也就是灾情最严重的黄泛区内。
也就是说,韩世忠的部队其实是被洪水给冲溃,并不是不战而逃。
.............................
这个时候,远在在扬州的小朝廷并不知道韩世忠的部队已经溃散。
而御史中丞张徵,还在以边事未宁为题目,向朝中的大臣们请教如何对抗金兵,御敌保土的计策。
就着这个议题,起居郎兼权直学士院张守上了一道奏章:
“自从去年冬天起,金兵连破澶、濮诸州,现在又挥师山东两淮等地,虽然陛下已经派出韩世忠、范琼领兵抵挡,但恐怕两将抵挡金兵不住!为今之计,先要弄清楚前线的状况......
目前有两个对策:一是守淮、二是渡江。
如果采用守淮之策,则应屯驻重兵于楚州、泗州和淮yin三处,以防金兵突然深入。但需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