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转型之初(1/2)
杨隐果真一拿到土地抵押贷款,就把先前所借的高利贷给还了。余竞冬知道后,心里对他的做法终究还是有些诟病的,但没再向上次那样去找他。担忧归担忧,他让g市分公司财务部,调集了一部分资金,在银行做一些短期金融投资,以备不时之需。他不能眼看杨隐一路闯下去,而不做丝毫准备,万一s市的资金接不上,自己好歹还能来得及帮上一把。
s—021地块的项目名称已定为“汇金大厦”。秋雅也终于将改了十来稿的销售方案,放到了杨隐桌上。杨隐看完后问:“这就是你千辛万苦做的方案?”
秋雅歉意地笑笑说:“杨总,我没有做过商业地产的策划案,按你的意思,我们已尽可能地缩减了广告投入。但鉴于写字楼市场的前景不明,我们觉得一点不作广告宣传,市场很难有所反应。至于销售价格,我们听取了余董的建议,打算以低价方式倾销,确保速战速决加快项目周转。”
杨隐将方案递给秋雅,然后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说:“这个盘子,我要打破常规做法。为的就是市场前景不明,我们要创造出前景来!你们要做的是,不是考虑如何利用广告来扩大楼盘的影响,这样的受众范围太窄,接受速度也太慢。”
“那你想怎么做呢?”秋雅实在摸不透杨隐的想法。
“我记得,你手上有一批温州投资客?”杨隐问。
秋雅眼睛一亮,随即又暗了下去,说:“这帮人确实到处投资房产,但是,据我所知,写字楼他们不太感兴趣,一直都说价格上得太慢。”
杨隐摇头道:“住宅价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先把这些客户名单全部整理出来,然后逐一联系好,我们找个时间去一趟温州。”
“什么?你要去温州找他们谈?”秋雅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本地市场客户都不一定愿意买的写字楼,这些投资客怎么肯掏腰包?
“你按我说的去做吧。还有,定价问题再放一放,我要在温州回来后再决定。”杨隐说。
打发走秋雅,杨隐又将何厚土召来。
“何工,你马上找几家好点的装璜设计公司,将汇金大厦的内外装修做两个对比方案出来。记住,所有的设施、墙及地面、顶面的装饰材料,都要用知名度高的品牌。实在不行,可以先请营销部门在客户中,对设备品牌的喜好先做个摸底。工程部门对材料价格作好把控,成本也要控制住,这点交给你来掌握。”杨隐在何厚土进办公室后,就一连串地跟他讲了自己的要求。
何厚土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作了记录。
办公建筑不同于住宅,涉及到很多的设备,而设备的产地、价格都与品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样的东西,国产与进口,价格就相差很多。甚至像空调、电梯之类的设备,一些知名国际品牌在国内的经销商,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常常是从出产国进口主机,然后自己在国内找厂家组装其它配件,冒充进口设备。
杨隐曾经帮开发商打过一个案子。对方提供的进口报送证明,经查证后,都与原装箱产品对不上,是被涂改过的假材料。一台同品牌的进口电梯与国产组装电梯,在相关参数一致的情况下,价格本就有至少十几万的差距。而供货商更离谱的是,用进口曳引绳的报送单作假欺骗开发商,最终在工程验收,进行电梯安检的时候被发现了问题。
杨隐跟何厚土说这些情况,希望他能在今后的设备选购中,不但作好成本控制,也要防备商业欺诈。因为一旦欺诈发生,对项目运作的时间环节肯定会造成影响。而汇金大厦要走的是短平快的路线,容不得哪个环节出错。
何厚土在工程上也是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工程师了,杨隐所讲的状况,他却自认从没有仔细研究过。以前公用建筑的项目毕竟碰到得少,实在没想到这设备一块里面还有这种问题,故而杨隐讲得认真,他倒也记得认真。
一周后,杨隐和秋雅一起去了温州,当初为“杏林竞秋”开盘解围的黄老板接待了他们。
这位黄老板并不是温州的城市居民。确切来说,他是永康山里土生土长的山民,原先一直经济困顿。所谓穷则思变,竟让他想出让村民集资,外出投资买房的招,还真成了。这两年,他南下深广,北上京城,带着一帮村民,四处出击,都赚到了不少的钱。慢慢地,原来一起出来的人,开始分散开来,各自又组成了自己的一个个小团体,到处捞金。但只要黄老板一发话,他们又都会聚焦到一起,集体行动。
杨隐去前就让秋雅准备了价值不菲的礼品,见到黄老板先呈上这份心意,再道明了来意。
一听是让自己带人投资写字楼,黄老板有点犹豫。他不是没投资过写字楼,但那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租金高昂,升值空间巨大。对于s市这样的城市,有多少企业会进来入驻,他可吃不准。
杨隐适时向黄老板讲了自己对汇金大厦的定位,更是向他详细分析了高新技术园区的现状,他说:“目前,进入园区的企业都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随着高科技产品在国内的兴起,这些企业未来都会有大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这些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很快就会在园区周围集合,届时,对写字楼的需求就会高涨。但作为投资商,你到那时再进场投资写字楼,还能赚多少钱呢?”
黄老板问:“你那么有信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