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秋风萧瑟天气凉(一)(1/2)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作这首燕歌行的乃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曹丕字子桓,是一代枭雄曹操的次子,曹**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改国号大魏,是为魏文帝。曹丕为人精明,不但自己做了皇帝,而且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合称三曹。
这首诗乃是曹丕的代表作,诗中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全诗开头就描写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等情景,将一幅秋色图案展示了出来,再借着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最后又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寂寞,表现思妇的哀怒。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一年已是南宋绍兴二十一年,距魏文帝曹丕逝世已有九百多年。时值八月,天气转凉,在河南信阳西北的一条大道之上,秋风萧瑟,草木摇落,全然就是一幅曹丕燕歌行中描述的场景。然而在这场景之中却并没有女子的哀怨,有的只是无边的萧索与凄凉。就在这无边的萧索与凄凉中,忽然传来了一阵车马嘈杂之声,远远望去,只见有一队人马正沿着大道缓缓向东行来。在这队人马中,纵马走在最前面的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此人腰玄宝剑,全身劲装,一副武人打扮,但眉宇深锁,脸露黑色,不见一丝武林侠士的英朗之气,却似身中剧毒一般。
在这中年男子后面,跟着十几辆马车,每辆马车旁边都有四、五名汉子看护,这些汉子也是脸现黑气,愁眉不展,表情郁郁。每辆马车之上,却都盖着一张草席,草席下面似乎摆放着什么物事,不过此时全被草席给盖住了,看不清究竟是何物。恰值一阵清风拂过,将草席一角掀了起来,只见露出的赫然竟是几条人腿。若是活人,那里会用草席遮体,那盖着的分明就是几具尸体。这队人马前后共有十几辆马车,所有车上摆放的尸体加起来,当有几十具之多。
这一队人马沿着大道行了半个多时辰,一路上几十号人竟谁也没有出一句声。眼见天色向晚,天空却忽然阴沉了下来,不一会,又刮起了西北风,众人均感到一阵寒意,赶紧各自收紧了衣服。那领头的中年男子这时却忽然开口骂道:“他奶奶的,屋漏偏遭连夜雨,连鬼老天竟也来欺负咱们,说变天就变天,这还让人活不活啊。”身后一名年轻汉子答道:“帮主,我看这天怕是要下雨了,咱们不如先找个地方暂时避避风雨吧。”
那中年男子却摇了摇头,说道:“这鬼地方前不沾天后不沾地的,到哪里去找可以避雨之处。”说了这话,却又独自纵马驰到了路边一处高地之上,放眼往前方看了几眼后,说道:“前面几里外好象有个小镇,咱们今晚就赶到那里去过夜吧。”跟着又放大了声音,向身后众人一起吼道:“大家都赶紧加快脚程,天黑之前咱们一定要赶到小镇之上,否则的话,今天晚上便只能在雨中过夜了。”众人听得,都应了一声,催动马匹加速前行。
才走了不到一里远,天空便飘起了雨来,不一会功夫,飘落的雨水就将一条原本就并不平坦的路道变得立时泥泞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忽听得后面传来了噜噜噜的车轮之声,竟又有一队人马从后方赶了上来。这队人马走到近前,但见前后也是十多辆马车,每辆马车上都放着两具棺木,那棺木颜色光鲜,显然是新近才买的。两队人马交错,但见来人亦是脸色郁黑,毫无神采,与先时那一队人马没有什么分别。那中年男子见对方领头之人过来,抱拳向他打个招呼,却并不说话,那领头之人也只是微微拱手还了一礼,便即向前急行。
两队人马一前一后同时在大道上行走,那拉着棺木的一队人马走得较快,没过多久便没有了踪影。余下的一队人马行走较慢,只得继续独自前行,不过这时道路上却由于积水淤积,变得越发泥淋了起来,众人行进的速度因此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好在这一段路程也不算太远,在又走了一阵之后,这一队人马总算也抵达了小镇之上。然而到了镇上一打听,所有的客栈竟均已全部客满,众人无奈之下,只得另找其他地方进行安顿。在小镇上徘徊了许久,终于在镇子东南边,找到一处开阔之地,见那里足够安置下好几百人,便当即驱动车马赶了过去。
走到空地近前时,却发现那里已然停了好几十辆马车,原来早有几队找不到客栈投宿的人马在此落脚了下来。那中年男子当即走了过去,向几队人马各自都打了个招呼,这才吩咐众人赶紧停靠车马,拿出锅灶等物,就地开始生火做饭。饭还没有做好,却又有好几队人马陆续赶了过来。到了入夜时分,空地上驻扎的人马竟已达到了二十多队,各队人马大小不一,多的有一百多人,少的也有十数人,狭窄的一块空地上,竟一下聚集了上千的人马。
空地上聚集的人数虽然众多,可竟是谁也不肯出声说话,除了偶然有人走动发出些许声响,其余的时间,竟都是死一般的沉寂。到了二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